一种实验室用手握灭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1120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验室用手握灭火器,包括灭火器本体,可移动固定架结构,可调节喷粉管结构,固定环结构,手柄,反光贴,荧光贴和卡扣,所述的灭火器本体放置在可移动固定架结构的内侧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反光贴和荧光贴的设置,有利于方便使用者在夜间更容易看到该灭火器;喷粉管与加长管和调节扣的配合设置,有利于方便调节喷粉管的长度,能够提高使用者与失火地点的距离,防止使用者与失火地点过近,对使用者造成烧伤;三角轮与拉手的设置,有利于方便使用者携带该灭火器攀爬楼梯,能够降低使用者的劳动强度;紧固螺栓和定位孔的设置,有利于方便根据灭火器的大小调整固定环本体的长度,适用于多种不同大小的灭火器。

A fire extinguisher in the laborator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and-held fire extinguisher for a laboratory, including a fire extinguisher, a movable frame structure, adjustable powder nozzle structure, a fixed ring structure, a handle, a reflective paste, a fluorescent paste and a buckle, and the fire extinguisher body is placed on the inside part of the movable fixed fram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for users to see the fire extinguisher more easily at night,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user to see the fire extinguisher at night; the powder nozzle is fitted with the lengthening tube and the adjusting buckle to facilitate the adjustment of the length of the powder injection tub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user and the site of the fire, and prevent the user from being too close to the site of the fire. It is beneficial for users to carry the fire extinguisher to climb the stairs and reduce the labor strength of the users. The setting of fastening bolts and positioning holes can facilitate the adjustment of the length of the fixed ring body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the fire extinguisher, and it is suitable for a variety of fire extinguishers of different siz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用手握灭火器
本技术属于灭火器
,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室用手握灭火器。
技术介绍
在发生火灾的时候,灭火器可在消防人员到来之前,有效控制火势甚至将火扑灭,但是灭火器比较重,需要一手提着灭火器的手柄,一手控制喷嘴,如果力气比较小,使用起来就比较困难。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310448215.5,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便于提拿的灭火器,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设有手柄,手柄控制灭火器的开关,手柄前端通过软管连接喷嘴,所述软管底部设有一托板,罐体上连接有一滑槽,滑槽垂直设置,连接杆的一端通过销连接在托板上,另一端卡合在滑槽上,罐体上设有把手。但是现有的手握灭火器还存在着不方便携带攀爬楼梯,在灭火时火焰容易伤到使用者和功能单一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实验室用手握灭火器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实验室用手握灭火器,以解决现有的手握灭火器不方便携带攀爬楼梯,在灭火时火焰容易伤到使用者和功能单一的问题。一种实验室用手握灭火器,包括灭火器本体,可移动固定架结构,可调节喷粉管结构,固定环结构,手柄,反光贴,荧光贴和卡扣,所述的灭火器本体放置在可移动固定架结构的内侧上部;所述的卡扣安装在灭火器本体的左侧,并与灭火器本体的上部接通;所述的手柄安装在灭火器本体的上部;所述的固定环结构套接在灭火器本体的中部上下两侧;所述的反光贴和荧光贴分别粘接在灭火器本体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节喷粉管结构包括软管,喷粉管,调节扣,加长管,喷嘴,螺纹连接槽和螺纹连接头,所述的螺纹连接槽开设在软管的下部;所述的螺纹连接头固定在喷粉管的上部;所述的喷粉管通过螺纹连接头螺纹连接在软管的下部的螺纹连接槽内;所述的加长管套接在喷粉管的下部外侧;所述的调节扣安装在喷粉管与加长管的连接处;所述的喷嘴安装在加长管的下部。优选的,所述的反光贴采用3C反光贴。优选的,所述的荧光贴采用黄色荧光贴。优选的,所述的卡扣设置有两个。优选的,所述的喷粉管与加长管相适配。优选的,所述的可移动固定架结构包括把手,承载架,橡胶防滑块,三角轮,拉手,放置槽和连接轴,所述的把手焊接在承载架的上部右侧;所述的橡胶防滑块固定在承载架的下部左右;所述的三角轮安装在承载架的右下部;所述的放置槽开设在把手的上部;所述的拉手通过连接轴轴接在放置槽内。优选的,所述的承载架设置为L型。优选的,所述的固定环结构包括固定环本体,加长环,固定孔,紧固螺栓和定位孔,所述的固定环本体插接在加长环的左侧;所述的固定孔纵向开设在固定环本体的左侧;所述的定位孔开设在固定环本体的中上部;所述的紧固螺栓安装在固定环本体和加长环的连接处,并插接在定位孔内。优选的,所述的定位孔设置有多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技术的一种实验室用手握灭火器广泛应用于灭火器
同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反光贴和荧光贴的设置,有利于方便使用者在夜间更容易看到该灭火器。2.本技术中,所述的卡扣设置有两个,有利于方便固定喷粉管,防止在移动该设备时喷粉管晃动脱落,影响工作人员正常运输。3.本技术中,所述的喷粉管与加长管和调节扣的配合设置,有利于方便调节喷粉管的长度,能够提高使用者与失火地点的距离,防止使用者与失火地点过近,对使用者造成烧伤。4.本技术中,所述的三角轮与拉手的设置,有利于方便使用者携带该灭火器攀爬楼梯,能够降低使用者的劳动强度。5.本技术中,所述的紧固螺栓和定位孔的设置,有利于方便根据灭火器的大小调整固定环本体的长度,适用于多种不同大小的灭火器。6.本技术中,所述的橡胶防滑块的设置,有利于防止该灭火器在斜坡上滑动,提高固定防滑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可移动固定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调节喷粉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固定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灭火器本体;2、可移动固定架结构;21、把手;22、承载架;23、橡胶防滑块;24、三角轮;25、拉手;26、放置槽;27、连接轴;3、可调节喷粉管结构;31、软管;32、喷粉管;33、调节扣;34、加长管;35、喷嘴;36、螺纹连接槽;37、螺纹连接头;4、固定环结构;41、固定环本体;42、加长环;43、固定孔;44、紧固螺栓;45、定位孔;5、手柄;6、反光贴;7、荧光贴;8、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实验室用手握灭火器,包括灭火器本体1,可移动固定架结构2,可调节喷粉管结构3,固定环结构4,手柄5,反光贴6,荧光贴7和卡扣8,所述的灭火器本体1放置在可移动固定架结构2的内侧上部;所述的卡扣8安装在灭火器本体1的左侧,并与灭火器本体1的上部接通;所述的手柄5安装在灭火器本体1的上部;所述的固定环结构4套接在灭火器本体1的中部上下两侧;所述的反光贴6和荧光贴7分别粘接在灭火器本体1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节喷粉管结构3包括软管31,喷粉管32,调节扣33,加长管34,喷嘴35,螺纹连接槽36和螺纹连接头37,所述的螺纹连接槽36开设在软管31的下部;所述的螺纹连接头37固定在喷粉管32的上部;所述的喷粉管32通过螺纹连接头37螺纹连接在软管31的下部的螺纹连接槽36内;所述的加长管34套接在喷粉管32的下部外侧;所述的调节扣33安装在喷粉管32与加长管34的连接处;所述的喷嘴35安装在加长管34的下部。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反光贴6采用3C反光贴。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荧光贴7采用黄色荧光贴。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卡扣8设置有两个。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喷粉管32与加长管34相适配。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移动固定架结构2包括把手21,承载架22,橡胶防滑块23,三角轮24,拉手25,放置槽26和连接轴27,所述的把手21焊接在承载架22的上部右侧;所述的橡胶防滑块23固定在承载架22的下部左右;所述的三角轮24安装在承载架22的右下部;所述的放置槽26开设在把手21的上部;所述的拉手25通过连接轴27轴接在放置槽26内。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承载架22设置为L型。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环结构4包括固定环本体41,加长环42,固定孔43,紧固螺栓44和定位孔45,所述的固定环本体41插接在加长环42的左侧;所述的固定孔43纵向开设在固定环本体41的左侧;所述的定位孔45开设在固定环本体41的中上部;所述的紧固螺栓44安装在固定环本体41和加长环42的连接处,并插接在定位孔45内。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定位孔45设置有多个。工作原理本技术在工作过程中,安装时将灭火器本体21放置在承载架22上,然后利用螺栓贯穿固定孔43将固定环本体41固定在灭火器本体1的外侧,需要运输该灭火器时,可将拉手25在放置槽26内拉出,然后拉动该设备使三角轮24进行移动。利用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实验室用手握灭火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验室用手握灭火器,其特征在于,该实验室用手握灭火器,包括灭火器本体(1),可移动固定架结构(2),可调节喷粉管结构(3),固定环结构(4),手柄(5),反光贴(6),荧光贴(7)和卡扣(8),所述的灭火器本体(1)放置在可移动固定架结构(2)的内侧上部;所述的卡扣(8)安装在灭火器本体(1)的左侧,并与灭火器本体(1)的上部接通;所述的手柄(5)安装在灭火器本体(1)的上部;所述的固定环结构(4)套接在灭火器本体(1)的中部上下两侧;所述的反光贴(6)和荧光贴(7)分别粘接在灭火器本体(1)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节喷粉管结构(3)包括软管(31),喷粉管(32),调节扣(33),加长管(34),喷嘴(35),螺纹连接槽(36)和螺纹连接头(37),所述的螺纹连接槽(36)开设在软管(31)的下部;所述的螺纹连接头(37)固定在喷粉管(32)的上部;所述的喷粉管(32)通过螺纹连接头(37)螺纹连接在软管(31)的下部的螺纹连接槽(36)内;所述的加长管(34)套接在喷粉管(32)的下部外侧;所述的调节扣(33)安装在喷粉管(32)与加长管(34)的连接处;所述的喷嘴(35)安装在加长管(34)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手握灭火器,其特征在于,该实验室用手握灭火器,包括灭火器本体(1),可移动固定架结构(2),可调节喷粉管结构(3),固定环结构(4),手柄(5),反光贴(6),荧光贴(7)和卡扣(8),所述的灭火器本体(1)放置在可移动固定架结构(2)的内侧上部;所述的卡扣(8)安装在灭火器本体(1)的左侧,并与灭火器本体(1)的上部接通;所述的手柄(5)安装在灭火器本体(1)的上部;所述的固定环结构(4)套接在灭火器本体(1)的中部上下两侧;所述的反光贴(6)和荧光贴(7)分别粘接在灭火器本体(1)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节喷粉管结构(3)包括软管(31),喷粉管(32),调节扣(33),加长管(34),喷嘴(35),螺纹连接槽(36)和螺纹连接头(37),所述的螺纹连接槽(36)开设在软管(31)的下部;所述的螺纹连接头(37)固定在喷粉管(32)的上部;所述的喷粉管(32)通过螺纹连接头(37)螺纹连接在软管(31)的下部的螺纹连接槽(36)内;所述的加长管(34)套接在喷粉管(32)的下部外侧;所述的调节扣(33)安装在喷粉管(32)与加长管(34)的连接处;所述的喷嘴(35)安装在加长管(34)的下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手握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贴(6)采用3C反光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手握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荧光贴(7)采用黄色荧光贴。4.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永彪王鼎华褚志芳于梦洋唐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鹏安数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