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用高效降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0973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用高效降尘装置,包括机壳、底板、降尘箱、水箱、吸尘罩、转动杆和旋转电机;所述机壳内设置有吸尘罩;所述吸尘罩下端与圆环固定连接;所述吸尘罩上端通过旋转接头转动连接有缸体,缸体下端与吸尘罩连通,缸体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的下端与螺纹杆固定连接,螺纹杆下端套设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缸体的左侧设置有除尘箱,除尘箱通过进气管与缸体连通;所述缸体右侧设置有水箱,水箱通过进水管与缸体上端连通;所述转动杆上连通有弧形喷管,弧形喷管上方设置有雾化喷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降尘范围广,降尘效率高,且降尘效果好,能源消耗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地用高效降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工地用高效降尘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雾霾对城市的影响日益严重,各大城市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差,经常是烟雾蒙蒙的,能见度很差,一年中的蓝天天气越来越少,居民对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城市中建筑工地的扬尘也是造成城市空气质量变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控制,消除建筑工地施工现场扬尘,已成为施工现场管理必须跨越的一道障碍。目前工地扬尘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是各类施工现场裸露土地产生的扬尘;二是在基础工程、管线工程的动土施工产生的扬尘;三是因建筑垃圾的存放封盖不严产生的扬尘,包括渣土运输车辆由于覆盖不严、超载等原因造成的道路扬尘遗撒。目前施工现场主要通过洒水车进行洒水降尘作用,但是洒水车只能处理位于地面处的扬尘,除尘效果一般,且严重浪费水资源,能源消耗大,而且洒水车占用较大的使用空间,给施工现场的施工作业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地用高效降尘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地用高效降尘装置,包括机壳、底板、降尘箱、水箱、吸尘罩、转动杆和旋转电机;所述机壳内设置有吸尘罩,吸尘罩贯穿机壳且与机壳滑动连接,吸尘罩上固定安装有环形挡板,环形挡板同样与机壳滑动连接;所述吸尘罩上安装有金属网,金属网右侧设置有弧形板,弧形板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吸尘罩下端与圆环固定连接,圆形内侧安装有环形齿,环形齿的左端与齿轮啮合,齿轮的转轴下端固定安装有锥齿轮B,锥齿轮B与其右端的锥齿轮A啮合,锥齿轮A设置在第一旋转轴上,第一旋转轴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还固定安装有不完全锥齿轮,不完全锥齿轮的左侧对称上下对称设置有锥齿轮C,锥齿轮C固定安装在第二旋转轴上;所述吸尘罩上端通过旋转接头转动连接有缸体,缸体下端与吸尘罩连通,缸体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的下端与螺纹杆固定连接,螺纹杆下端套设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与螺纹杆螺纹连接,且螺纹套筒贯穿吸尘罩底部且与第二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缸体的左侧设置有除尘箱,除尘箱通过进气管与缸体连通;所述缸体右侧设置有水箱,水箱通过进水管与缸体上端连通,进水管内设置有单向阀,缸体的上端左侧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与设置在转动杆内部的导水管转动连接且相通,转动杆转动连接在机壳上端;所述转动杆上连通有弧形喷管,弧形喷管上方设置有雾化喷管,雾化喷管与导水管连通,转动杆下端通过导管与出气管转动连接且相通,出气管下端与除尘箱上端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壳西段固定安装在底板上,底板下端对称安装有支腿。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尘罩伸出机壳的部分呈喇叭状且开口向外。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缸体上半部位为长方体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进气管内设置有单向阀。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杆设置有两个,且右侧的转动杆比左侧的转动杆短。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杆为中空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喷管呈圆周分布在转动杆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吸尘罩可做圆周运动,对四周的灰尘均可吸收,吸收范围广,从而使降尘效果增加,提高降尘效率,通过设置的转动杆通过处理后的气体带动,在降低了资源消耗的同时达到了转动的效果,转动杆转动时带动雾化喷管转动喷洒,增加了雾化范围,提高了降尘效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降尘范围广,降尘效率高,且降尘效果好,能源消耗低。附图说明图1为建筑工地用高效降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建筑工地用高效降尘装置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图3为建筑工地用高效降尘装置中旋转电机的正视图。图4为建筑工地用高效降尘装置中弧形喷管的俯视图。图中:1-机壳、2-吸尘罩、3-金属网、4-弧形板、5-底板、6-支腿、7-除尘箱、8-圆环、9-环形挡板、10-水箱、11-旋转接头、12-螺纹套筒、13-活塞、14-螺纹杆、15-缸体、16-转动杆、17-雾化喷管、18-弧形喷管、19-进水管、20-进气管、21-出水管、22-出气管、23-导水管、24-旋转电机、25-第一旋转轴、26-锥齿轮A、27-锥齿轮B、28-不完全锥齿轮、29-锥齿轮C、30-第二旋转轴、31-齿轮、32-环形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建筑工地用高效降尘装置,包括机壳1、底板5、降尘箱7、水箱10、吸尘罩2、转动杆16和旋转电机24;所述机壳1西段固定安装在底板5上,底板5下端对称安装有支腿6,支腿6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机壳1内设置有吸尘罩2,吸尘罩2贯穿机壳1且与机壳1滑动连接,吸尘罩2上固定安装有环形挡板9,环形挡板9同样与机壳1滑动连接,挡板9起到支撑作用;所述吸尘罩2伸出机壳1的部分呈喇叭状且开口向外,吸尘罩2上安装有金属网3,金属网3可有效防止外物破坏吸尘罩2内部结构,金属网3右侧设置有弧形板4,弧形板4上设置有单向阀,通过设置的弧形板4可增加吸尘罩2内侧的吸力,从而增加降尘范围;所述吸尘罩2下端与圆环8固定连接,圆形8内侧安装有环形齿32,环形齿32的左端与齿轮31啮合,齿轮31的转轴下端固定安装有锥齿轮B27,锥齿轮B27与其右端的锥齿轮A26啮合,锥齿轮A26设置在第一旋转轴25上,第一旋转轴25与旋转电机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旋转电机24转动时通过第一旋转轴25带动锥齿轮A26转动,锥齿轮A26带动与之啮合的锥齿轮B27转动,锥齿轮B27通过齿轮31和环形齿32的啮合作用使圆环8转动,圆环8带动吸尘罩2做圆周运动,从而增加吸尘范围,增加降尘效果。所述第一旋转轴25上还固定安装有不完全锥齿轮28,不完全锥齿轮28的左侧对称上下对称设置有锥齿轮C29,锥齿轮C29固定安装在第二旋转轴30上,第一旋转轴25转动时带动不完全锥齿轮28转动,当不完全锥齿轮28的有齿部位与上端的锥齿轮C29啮合时,锥齿轮C29带动第二旋转轴30转动,当不完全锥齿轮28继续转动,其有齿部位远离上端的锥齿轮C29且与下端的锥齿轮C29啮合时,锥齿轮C29带动第二旋转轴30反转,从而实现第二旋转轴30的正反转运动。所述吸尘罩2上端通过旋转接头11转动连接有缸体15,缸体15上半部位为长方体结构,缸体15下端与吸尘罩2连通,缸体15内滑动连接有活塞13,活塞13的下端与螺纹杆14固定连接,螺纹杆14下端套设有螺纹套筒12,螺纹套筒12与螺纹杆14螺纹连接,且螺纹套筒12贯穿吸尘罩2底部且与第二旋转轴30固定连接,第二旋转轴30正反转时通过螺纹套筒12带动螺纹杆14上下移动,螺纹杆14带动活塞13上下移动;所述缸体15的左侧设置有除尘箱7,除尘箱7通过进气管20与缸体15连通,所述的进气管20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缸体15右侧设置有水箱10,水箱10通过进水管19与缸体15上端连通,进水管19内设置有单向阀,缸体15的上端左侧连通有出水管21,出水管21与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工地用高效降尘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工地用高效降尘装置,包括机壳(1)、底板(5)、降尘箱(7)、水箱(10)、吸尘罩(2)、转动杆(16)和旋转电机(2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内设置有吸尘罩(2),吸尘罩(2)贯穿机壳(1)且与机壳(1)滑动连接,吸尘罩(2)上固定安装有环形挡板(9),环形挡板(9)同样与机壳(1)滑动连接;所述吸尘罩(2)上安装有金属网(3),金属网(3)右侧设置有弧形板(4),弧形板(4)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吸尘罩(2)下端与圆环(8)固定连接,圆形(8)内侧安装有环形齿(32),环形齿(32)的左端与齿轮(31)啮合,齿轮(31)的转轴下端固定安装有锥齿轮B(27),锥齿轮B(27)与其右端的锥齿轮A(26)啮合,锥齿轮A(26)设置在第一旋转轴(25)上,第一旋转轴(25)与旋转电机(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25)上还固定安装有不完全锥齿轮(28),不完全锥齿轮(28)的左侧对称上下对称设置有锥齿轮C(29),锥齿轮C(29)固定安装在第二旋转轴(30)上;所述吸尘罩(2)上端通过旋转接头(11)转动连接有缸体(15),缸体(15)下端与吸尘罩(2)连通,缸体(15)内滑动连接有活塞(13),活塞(13)的下端与螺纹杆(14)固定连接,螺纹杆(14)下端套设有螺纹套筒(12),螺纹套筒(12)与螺纹杆(14)螺纹连接,且螺纹套筒(12)贯穿吸尘罩(2)底部且与第二旋转轴(30)固定连接;所述缸体(15)的左侧设置有除尘箱(7),除尘箱(7)通过进气管(20)与缸体(15)连通;所述缸体(15)右侧设置有水箱(10),水箱(10)通过进水管(19)与缸体(15)上端连通,进水管(19)内设置有单向阀,缸体(15)的上端左侧连通有出水管(21),出水管(21)与设置在转动杆(16)内部的导水管(23)转动连接且相通,转动杆(16)转动连接在机壳(1)上端;所述转动杆(16)上连通有弧形喷管(18),弧形喷管(18)上方设置有雾化喷管(17),雾化喷管(17)与导水管(23)连通,转动杆(16)下端通过导管与出气管(22)转动连接且相通,出气管(22)下端与除尘箱(7)上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地用高效降尘装置,包括机壳(1)、底板(5)、降尘箱(7)、水箱(10)、吸尘罩(2)、转动杆(16)和旋转电机(2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内设置有吸尘罩(2),吸尘罩(2)贯穿机壳(1)且与机壳(1)滑动连接,吸尘罩(2)上固定安装有环形挡板(9),环形挡板(9)同样与机壳(1)滑动连接;所述吸尘罩(2)上安装有金属网(3),金属网(3)右侧设置有弧形板(4),弧形板(4)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吸尘罩(2)下端与圆环(8)固定连接,圆形(8)内侧安装有环形齿(32),环形齿(32)的左端与齿轮(31)啮合,齿轮(31)的转轴下端固定安装有锥齿轮B(27),锥齿轮B(27)与其右端的锥齿轮A(26)啮合,锥齿轮A(26)设置在第一旋转轴(25)上,第一旋转轴(25)与旋转电机(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25)上还固定安装有不完全锥齿轮(28),不完全锥齿轮(28)的左侧对称上下对称设置有锥齿轮C(29),锥齿轮C(29)固定安装在第二旋转轴(30)上;所述吸尘罩(2)上端通过旋转接头(11)转动连接有缸体(15),缸体(15)下端与吸尘罩(2)连通,缸体(15)内滑动连接有活塞(13),活塞(13)的下端与螺纹杆(14)固定连接,螺纹杆(14)下端套设有螺纹套筒(12),螺纹套筒(12)与螺纹杆(14)螺纹连接,且螺纹套筒(12)贯穿吸尘罩(2)底部且与第二旋转轴(30)固定连接;所述缸体(15)的左侧设置有除尘箱(7),除尘箱(7)通过进气管(20)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军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晟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