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立军专利>正文

一种浮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08315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漂。该浮漂包括漂身,以及分别连接在漂身两端的漂脚和漂尾,其中,在连接所述漂尾的漂身一端同心的设置有圆柱状的插接头;所述插接头与漂身一体成型;所述漂尾是不封口的管体,直接套合于所述漂尾插接头外;在靠近所述漂身的漂尾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漂尾顶端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易加工、便于漂身和漂尾同心、更加牢固、远投时更加醒目的效果。

A buo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oat. The float consists of drifting bodies and drifting feet and drifting ends connected to the two ends of the drifting body, in which a cylindrical connector is set at one end of the drift body at the end of the drifting tail; the joint is formed with a drifting body; the drifting tail is a non sealing pipe body, which is directly connected to the drifting plug joint; At least one drainage hol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drifting tail body, and the drainage hol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top end of the floating tai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easy processing, convenience for drifting and drifting tail concentricity, more firmness, and more striking effect when far ca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漂
本技术涉及一种垂钓鱼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浮漂。
技术介绍
目前,在渔具行业中,无论是渔具的加工、经营者,还是垂钓爱好者,在加工、销售或者垂钓时,对渔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浮漂在加工过程中,工艺步骤繁多,特别是漂身和漂尾的同心连接步骤要求极高。现有技术一般都是在漂身两端穿孔后分别连接漂尾与漂脚,但由于漂尾、漂脚与漂身连接端的直径不同需要分开穿孔,导致两个孔同心难,连接时要求精准,尤其远投漂的漂尾为空心尾时,插接时容易偏移,空心尾和漂身连接处容易折断。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加工、便于漂身和漂尾同心、更加牢固、远投时更加灵敏和醒目的浮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浮漂,包括漂身,以及分别连接在漂身两端的漂脚和漂尾,其中,在连接所述漂尾的漂身一端同心的设置有圆柱状的插接头;所述插接头与漂身一体成型;所述漂尾是不封口的管体,直接套合于所述插接头外;在靠近所述漂身的漂尾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漂尾顶端相通。进一步的,至少有一个所述排水孔设置在紧靠所述插接头顶端的漂尾一侧。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头的直径和漂尾内径契合。作为优选,所述漂身为巴尔杉材质。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对比有如下优点:(一)易加工。所述漂身上一体成型的设置漂尾插接头,不但工艺简单,同时可以避免分开穿孔,连接空心尾时简单快捷。(二)便于漂身和漂尾同心。所述漂身设置插接头后,只需一次穿孔,降低了同心的难度;所述漂尾直接套合于所述插接头外,避免了连接时造成的同心问题。(三)更加牢固。所述漂尾直接套合于所述插接头外,相当于在漂尾和漂身连接处内部加设了支撑柱,使得浮漂更加牢固和空心尾部不容易变形。(四)远投时更加灵敏和醒目。所述漂尾是不封口的管体,相对于实心尾更加粗,远投时更加醒目。在靠近所述漂身的漂尾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漂尾顶端相通,不封口部,可以减轻漂尾的重量而灵敏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部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浮漂,包括漂身1,以及分别连接在漂身1两端的漂脚2和漂尾3。加工时,一体成型的在连接所述漂尾3的漂身1一端同心的设置圆柱状的插接头11;所述漂尾3为不封口的管体,所述插接头11的直径和漂尾3内径契合,直接套合于所述插接头11外。简化了工艺流程,便于加工,提高浮漂的质量。在靠近所述漂身1的插接头11顶端的漂尾3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水孔31;所述排水孔31与漂尾顶端32相通。适合远投,灵敏醒目。所述漂身1为巴尔杉材质。材质轻,也便于所述插接头11与漂身1一体成型。使用时,浮漂远投入水后,先是平躺状态,水从不封顶口的漂尾顶端32进入漂尾3内,浮漂翻身时,进入的水从所述在靠近漂身1的漂尾3一侧设置的排水孔31流出,因此不会改变漂尾3的重量从而影响浮漂的浮力和翻身速度。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浮漂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漂,包括漂身,以及分别连接在漂身两端的漂脚和漂尾,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所述漂尾的漂身一端同心的设置有圆柱状的插接头;所述插接头与漂身一体成型;所述漂尾是不封口的管体,直接套合于所述插接头外;在靠近所述漂身的漂尾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漂尾顶端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漂,包括漂身,以及分别连接在漂身两端的漂脚和漂尾,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所述漂尾的漂身一端同心的设置有圆柱状的插接头;所述插接头与漂身一体成型;所述漂尾是不封口的管体,直接套合于所述插接头外;在靠近所述漂身的漂尾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沈立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