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波挺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金属材料金相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0580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1 0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金属材料金相采集装置,包括固定座和固定设置在固定座中间顶部的竖直架体以及前后延伸固定设置在竖直架体下侧的调节机体,所述竖直架体顶部右侧末端设置影像映射仪,所述竖直架体上侧设置左右延伸的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一导滑槽内设置滑动配合连接的支撑板,所述第一导滑槽内设置左右延伸的第一调接螺纹杆,所述第一调节螺纹杆与所述支撑板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螺纹杆左侧末端动力连接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嵌设在所述第一导滑槽左侧内壁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集准确度高,方便移动和搬运,同时,提高了金相采集的效率以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金属材料金相采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实验器材
,具体是一种智能金属材料金相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金属材料研究处于还比较落后的状态,其中金属材料的金相采集就是实验时主要的步骤之一,一般都会采用蔡司显微镜,需要采集的金相数量一般都较多,而蔡司显微镜的操作极其复杂,一般情况下会很难寻找到清晰额金相照片,通常由于操作这的技术不规范会造成采集效果差异极大,采集照片存在大量的划痕,腐蚀严重区域很明显,给实验的结果带来极大的影响,而且在操作者的繁琐操作过程中耽误了采集的时间,腐蚀时间较长对金属才材料腐蚀严重,不仅采集效率低而且效果差,严重时由于操作者的失误会损坏蔡司显微镜,因此,目前急需一种智能的金属材料金相采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金属材料金相采集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金属材料金相采集装置,包括固定座和固定设置在固定座中间顶部的竖直架体以及前后延伸固定设置在竖直架体下侧的调节机体,所述竖直架体顶部右侧末端设置影像映射仪,所述竖直架体上侧设置左右延伸的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一导滑槽内设置滑动配合连接的支撑板,所述第一导滑槽内设置左右延伸的第一调接螺纹杆,所述第一调节螺纹杆与所述支撑板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螺纹杆左侧末端动力连接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嵌设在所述第一导滑槽左侧内壁内,所述支撑板右侧末端固定连接变位平台,所述变位平台内设置平面切换驱动装置,所述调节机体包括设置在前后两侧的粗调机构和微调机构,所述粗调机构前侧内设置前后延伸的第二导滑槽,所述第二导滑槽前侧滑动配合连接设置粗调机体,所述粗调机体内从上至下有序相连通设置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设置切换驱动装置,包括前后延伸设置在第三空腔内的第二调节螺纹杆以及螺纹配合连接在第二调节螺纹杆的第三电动机,所述第二调节螺纹杆前侧末端与所述第三空腔前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螺纹杆后侧末端动力连接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嵌设在所述第三空腔后侧内壁内,所述第三电动机上下侧分别动力连接向上延伸的第一旋转轴和向下延伸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顶部末端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旋转轴底部末端固定连接第一齿转轮,所述第三空腔底部后侧设置第二齿转轮,所述第二齿转轮下侧固定连接向下延伸并伸进第四空腔内的第三旋转轴,所述第四空腔顶部设置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上侧与所述第三旋转轴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空腔后侧设置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后侧固定连接向后延伸的第四旋转轴,所述第四旋转轴伸进第五空腔内并在后侧末端固定连接内防滑纹柱体,所述内防滑纹柱体与所述第五空腔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空腔内旋转配合连接前后延伸并贯穿粗调机体的第一内螺纹柱,所述第一内螺纹柱螺纹配合连接左右延伸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滑槽内的第一固定螺纹杆,所述第一内螺纹柱前侧固定设置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上下延伸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第四锥齿轮最大齿合圆伸进所述第三空腔内,所述微调机构包括后侧前后前后延伸的第三导滑槽以及与第三导滑槽滑动配合连接的微调机体,所述微调机体中心设置第四导滑槽,所述第四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设置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后侧螺纹配合连接上下延伸的第三调节螺纹杆,所述第三调节螺纹杆下侧末端与所述第四导滑腔下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调节螺纹杆顶部末端动力连接第四电动机,所述第四电动机嵌设在所述第四导滑腔底壁内,所述第一导滑块前侧嵌设第五电动机,所述第五电动机上侧动力连接第五锥齿轮以及下侧动力连接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四导滑腔顶部相连通设置上下延伸的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内设置第七锥齿轮,所述第七锥齿轮固定连接第二内螺纹柱,所述第二内螺纹柱前后延伸并旋转配合连接在第七空腔内,所述第七空腔与第六空腔相连通并左右前后延伸贯穿所述微调机体,所述第二内螺纹柱螺纹配合连接前后延伸的第二固定螺纹杆,所述第四导滑槽底部相连通设置上下延伸的第八空腔,所述第八空腔内设置第八锥齿轮,所述第八锥齿轮固定连接前后延伸的旋转柱,所述旋转柱前侧中心设置内防滑纹孔,所述旋转柱贯穿所述微调机体并滑动配合连接第九空腔,所述第九空腔前后延伸并与所述第八空腔相连通。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平面切换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变位平台上侧内的第五导滑槽、第五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导滑块,所述第五导滑槽内设置前后延伸的第四调节螺纹杆,所述第四调节螺纹杆螺纹配合连接第二导滑块,所述第四调节螺纹杆前侧末端动力连接第六电动机,所述第六电动机嵌设在所述第五导滑槽前侧内壁内,所述第四调节螺纹杆后侧末端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五导滑槽后侧内壁,所述第二导滑块内设置左右延伸的第六导滑槽,所述第六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设置第三导滑块,所述第六导滑槽内设置左右延伸的第五调节螺纹杆,所述第五调节螺纹杆与所述第三导滑块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五调节螺纹杆左侧末端与所述第六导滑槽左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六调节螺纹杆右侧末端动力连接第七电动机,所述第七电动机嵌设在所述第六导滑槽右侧内壁内,所述第三导滑块上侧稳固凹槽。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第一固定螺纹杆前后两侧末端与所述第二导滑槽前后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螺纹杆前后两侧末端与所述第三导滑槽前后内壁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转轮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转轮直径,所述第二锥齿轮直径大于所述第三锥齿轮直径,实现内防滑纹柱的快速转动,实现快速调节,所述第六锥齿轮直径小于所述第八锥齿轮直径。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影像映射仪通过集成电路分别与第六电动机和第七电动机、第三电动机、第五电动机电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固定架体上侧设置第一导滑槽,第一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设置支撑板,支撑板与设置在第一导滑槽内向右延伸的第一调节螺纹杆螺纹配合连接,第一导滑槽左侧内壁内嵌设第一电动机,第一电动机与第一调节螺纹杆左侧末端动力连接支撑板右侧末端固定连接变位平台,变位平台内设置前后延伸的第五导滑槽,第五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设置第二导滑块,第五导滑腔内设置前后延伸的第四调节螺纹杆,第四调节螺纹杆与第二导滑块螺纹配合连接,第四调节螺纹杆前侧动力连接第六电动机,第六电动机嵌设在第五导滑槽前侧内壁内,第四调节螺纹杆与第五导滑槽后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第二导滑槽内设置左右延伸的第六导滑槽,第六导滑槽内设置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三导滑块和左右延伸的第五调节螺纹杆,第五调节螺纹杆与第三导滑块螺纹配合连接,第五调节螺纹杆右侧末端动力连接第七电动机,第七电动机嵌设在第六导滑槽右侧内壁内,第五调节螺纹杆左侧末端与第六导滑槽左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在固定架体下侧设置前后延伸的调节机体,调节机体前侧设置粗调机构,粗调机构前侧设置前后延伸的第二导滑槽,第二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设置粗调机体,粗调机体内顶部设置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前后延伸并贯穿调节机体,调节机体内旋转配合连接第一内螺纹柱,第一内螺纹柱中心螺纹配合连接前后延伸的第一固定螺纹杆,第一内螺纹柱前侧固定设置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上下延伸设置在第二空腔内,第二空腔贯穿第一空腔相连通设置,第二空腔下侧相连通设置第三空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金属材料金相采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金属材料金相采集装置,包括固定座和固定设置在固定座中间顶部的竖直架体以及前后延伸固定设置在竖直架体下侧的调节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架体顶部右侧末端设置影像映射仪,所述竖直架体上侧设置左右延伸的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一导滑槽内设置滑动配合连接的支撑板,所述第一导滑槽内设置左右延伸的第一调接螺纹杆,所述第一调节螺纹杆与所述支撑板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螺纹杆左侧末端动力连接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嵌设在所述第一导滑槽左侧内壁内,所述支撑板右侧末端固定连接变位平台,所述变位平台内设置平面切换驱动装置,所述调节机体包括设置在前后两侧的粗调机构和微调机构,所述粗调机构前侧内设置前后延伸的第二导滑槽,所述第二导滑槽前侧滑动配合连接设置粗调机体,所述粗调机体内从上至下有序相连通设置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设置切换驱动装置,包括前后延伸设置在第三空腔内的第二调节螺纹杆以及螺纹配合连接在第二调节螺纹杆的第三电动机,所述第二调节螺纹杆前侧末端与所述第三空腔前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螺纹杆后侧末端动力连接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嵌设在所述第三空腔后侧内壁内,所述第三电动机上下侧分别动力连接向上延伸的第一旋转轴和向下延伸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顶部末端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旋转轴底部末端固定连接第一齿转轮,所述第三空腔底部后侧设置第二齿转轮,所述第二齿转轮下侧固定连接向下延伸并伸进第四空腔内的第三旋转轴,所述第四空腔顶部设置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上侧与所述第三旋转轴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空腔后侧设置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后侧固定连接向后延伸的第四旋转轴,所述第四旋转轴伸进第五空腔内并在后侧末端固定连接内防滑纹柱体 ,所述内防滑纹柱体与所述第五空腔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空腔内旋转配合连接前后延伸并贯穿粗调机体的第一内螺纹柱,所述第一内螺纹柱螺纹配合连接左右延伸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滑槽内的第一固定螺纹杆,所述第一内螺纹柱前侧固定设置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上下延伸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第四锥齿轮最大齿合圆伸进所述第三空腔内,所述微调机构包括后侧前后前后延伸的第三导滑槽以及与第三导滑槽滑动配合连接的微调机体,所述微调机体中心设置第四导滑槽,所述第四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设置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后侧螺纹配合连接上下延伸的第三调节螺纹杆,所述第三调节螺纹杆下侧末端与所述第四导滑腔下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调节螺纹杆顶部末端动力连接第四电动机,所述第四电动机嵌设在所述第四导滑腔底壁内,所述第一导滑块前侧嵌设第五电动机,所述第五电动机上侧动力连接第五锥齿轮以及下侧动力连接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四导滑腔顶部相连通设置上下延伸的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内设置第七锥齿轮,所述第七锥齿轮固定连接第二内螺纹柱,所述第二内螺纹柱前后延伸并旋转配合连接在第七空腔内,所述第七空腔与第六空腔相连通并左右前后延伸贯穿所述微调机体,所述第二内螺纹柱螺纹配合连接前后延伸的第二固定螺纹杆,所述第四导滑槽底部相连通设置上下延伸的第八空腔,所述第八空腔内设置第八锥齿轮,所述第八锥齿轮固定连接前后延伸的旋转柱,所述旋转柱前侧中心设置内防滑纹孔,所述旋转柱贯穿所述微调机体并滑动配合连接第九空腔,所述第九空腔前后延伸并与所述第八空腔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金属材料金相采集装置,包括固定座和固定设置在固定座中间顶部的竖直架体以及前后延伸固定设置在竖直架体下侧的调节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架体顶部右侧末端设置影像映射仪,所述竖直架体上侧设置左右延伸的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一导滑槽内设置滑动配合连接的支撑板,所述第一导滑槽内设置左右延伸的第一调接螺纹杆,所述第一调节螺纹杆与所述支撑板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螺纹杆左侧末端动力连接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嵌设在所述第一导滑槽左侧内壁内,所述支撑板右侧末端固定连接变位平台,所述变位平台内设置平面切换驱动装置,所述调节机体包括设置在前后两侧的粗调机构和微调机构,所述粗调机构前侧内设置前后延伸的第二导滑槽,所述第二导滑槽前侧滑动配合连接设置粗调机体,所述粗调机体内从上至下有序相连通设置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设置切换驱动装置,包括前后延伸设置在第三空腔内的第二调节螺纹杆以及螺纹配合连接在第二调节螺纹杆的第三电动机,所述第二调节螺纹杆前侧末端与所述第三空腔前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螺纹杆后侧末端动力连接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嵌设在所述第三空腔后侧内壁内,所述第三电动机上下侧分别动力连接向上延伸的第一旋转轴和向下延伸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顶部末端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旋转轴底部末端固定连接第一齿转轮,所述第三空腔底部后侧设置第二齿转轮,所述第二齿转轮下侧固定连接向下延伸并伸进第四空腔内的第三旋转轴,所述第四空腔顶部设置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上侧与所述第三旋转轴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空腔后侧设置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后侧固定连接向后延伸的第四旋转轴,所述第四旋转轴伸进第五空腔内并在后侧末端固定连接内防滑纹柱体,所述内防滑纹柱体与所述第五空腔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空腔内旋转配合连接前后延伸并贯穿粗调机体的第一内螺纹柱,所述第一内螺纹柱螺纹配合连接左右延伸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滑槽内的第一固定螺纹杆,所述第一内螺纹柱前侧固定设置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上下延伸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第四锥齿轮最大齿合圆伸进所述第三空腔内,所述微调机构包括后侧前后前后延伸的第三导滑槽以及与第三导滑槽滑动配合连接的微调机体,所述微调机体中心设置第四导滑槽,所述第四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设置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后侧螺纹配合连接上下延伸的第三调节螺纹杆,所述第三调节螺纹杆下侧末端与所述第四导滑腔下侧内壁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波挺
申请(专利权)人:吴波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