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用氟泵冷却流量兼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999312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数据中心用氟泵冷却流量兼容系统,包括冷凝器、氟泵、单向阀、热管换热器、控制阀、制冷剂供液管和制冷剂回气管及流量兼容管;所述流量兼容管一端连接氟泵出口和制冷剂供液管,另一端连接冷凝器进口和制冷剂回气管,冷凝器出口连接至氟泵进口;在流量兼容管上设置用于实现制冷剂由氟泵流向冷凝器的单向阀;制冷剂供液管和制冷剂回气管之间连接至少一个热管换热器,热管换热器进口设置控制阀。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解决数据中心在使用现有的氟泵冷却系统时,靠近氟泵的供液支管制冷剂流量过大,热管换热器内制冷剂流动状态不稳定、流量分配不均匀,不同机架/柜间制冷剂流量分布不均匀、散热能力不达标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中心用氟泵冷却流量兼容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中心用氟泵冷却流量兼容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加速了IT设备的更新换代,使其向高集成度、高发热密度方向发展。虽然水冷技术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用户对“水进机房”持反对态度。基于以上情况,数据中心用氟泵冷却系统应运而生。专利公开号为CN105451508A的“一种氟泵内循环式二次冷媒环路服务器机柜散热系统”公开了内循环氟泵、储液器、中间换热器、外循环水泵、热管散热器等技术特征,目的是冷却机房的服务器。专利公告号为CN203615671U的“一种机柜服务器散热用前板系统”公开了储液器、氟泵、换热前板(蒸发器)、中间换热器、冷水机组等内容,解决机房局部过热问题。由于冷却服务器的介质由水转变为氟泵制冷剂,一方面避免了水进机房的困扰,另一方面在提升冷却能力的同时也减小了冷剂输配的能量消耗。为进一步提升换热器的冷却能力以提升IT设备的功率密度,近十年来,国内外(尤其在国外)很多家制造商纷纷选用脉动式热管换热器作为IT机架/机柜的冷却末端。然而,在运行使用过程中发现脉动式热管换热器内制冷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数据中心用氟泵冷却流量兼容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中心用氟泵冷却流量兼容系统,包括冷凝器、氟泵、热管换热器、控制阀、制冷剂供液管和制冷剂回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量兼容管;所述流量兼容管的一端连接氟泵出口和制冷剂供液管,流量兼容管的另一端连接冷凝器进口和制冷剂回气管,冷凝器出口连接至氟泵进口;在流量兼容管上设置用于实现制冷剂由氟泵流向冷凝器的单向阀;制冷剂供液管和制冷剂回气管之间连接至少一个热管换热器,热管换热器进口设置控制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中心用氟泵冷却流量兼容系统,包括冷凝器、氟泵、热管换热器、控制阀、制冷剂供液管和制冷剂回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量兼容管;所述流量兼容管的一端连接氟泵出口和制冷剂供液管,流量兼容管的另一端连接冷凝器进口和制冷剂回气管,冷凝器出口连接至氟泵进口;在流量兼容管上设置用于实现制冷剂由氟泵流向冷凝器的单向阀;制冷剂供液管和制冷剂回气管之间连接至少一个热管换热器,热管换热器进口设置控制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用氟泵冷却流量兼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换热器所处的分支管路设置为同程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用氟泵冷却流量兼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毛细管;所述毛细管与单向阀并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用氟泵冷却流量兼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量平衡器;所述流量平衡器包括具有进口、出口的空腔体和设置在空腔体内的折流板,相邻的折流板沿空腔体的长度方向间隔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洁平曲德虎邓泳德张晓艳张学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