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排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808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排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排插,包括插头、插座以及电源线;所述插头包括第一壳体、第一连接口、以及插脚;所述插座包括第二壳体、插头插座、以及第二连接口;所述插头插座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壳体对应所述插头插座的位置设有插口;所述第二连接口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电源线包括电源线本体、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分别设于所述电源线本体的两端;所述电源线的第一接头与所述插头的第一连接口相耦合;所述电源线的第二接头与所述插座的第二连接口相耦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排插,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排插的无法拼接拆卸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排插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插
,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排插。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排插主要为一体化的产品,即集插线板、插头和电源线一体,其中电源线一端与插线板固定连接,电源线的另一端与插头固定连接,且电源线的长度是固定不动的。长长的电线通常只能缠绕在插线板上或单独缠绕形成一不规则部件,这样的排插不仅体积大、占用的空间大,不便于排插的包装、运输,且包装和运输过程中,可能因为电源线的过度弯折或挤压而导致其损坏或不可用,进而降低其使用寿命。且当电源线需要延长时,需要拆开插线板进行更换电源线,且此过程中需要专业知识,否则,换线会出现错误而导致排插不可用或引起不良的后果。且由于使用者会因室内布局的改变而需要与之前所用的排插的电源线长度不一致的排插,这样,改变室内布局后,使用者还得重新购置新的排插或更换不同电源线,这往往会造成使用者的生活成本上升,且导致排插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排插,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排插的无法拼接拆卸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排插,包括插头、插座以及电源线;所述插头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模块化排插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化排插,包括插头、插座以及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第一壳体、用于连接插座的第一连接口、以及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插脚;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插脚分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插座包括设有容纳腔的第二壳体、插头插座、以及用于连接插头的第二连接口;所述插头插座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壳体对应所述插头插座的位置设有插口;所述第二连接口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电源线包括电源线本体、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分别设于所述电源线本体的两端;所述电源线的第一接头与所述插头的第一连接口相耦合;所述电源线的第二接头与所述插座的第二连接口相耦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排插,包括插头、插座以及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第一壳体、用于连接插座的第一连接口、以及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插脚;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插脚分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插座包括设有容纳腔的第二壳体、插头插座、以及用于连接插头的第二连接口;所述插头插座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壳体对应所述插头插座的位置设有插口;所述第二连接口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电源线包括电源线本体、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分别设于所述电源线本体的两端;所述电源线的第一接头与所述插头的第一连接口相耦合;所述电源线的第二接头与所述插座的第二连接口相耦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排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脚的数量为两个或三个;所述插脚为扁平状结构、圆柱状结构、或扁平状结构和圆柱状结构组合。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峙岚肖娟傅文辉赖国民王靖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贵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