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改变光通量的三位灯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795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改变光通量的三位灯驱动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交流输入模块、整流滤波电路、驱动电路、输出模块以及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并联的挡位检测电路;所述交流输入模块包括至少三种不同的输入组合;所述挡位检测电路通过检测到的不同输入组合,来控制所述驱动电路,以获取不同的输出电流,从而实现无闪烁、无噪音,且通过不同灯光亮度的切换,可满足客户对不同灯光亮度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改变光通量的三位灯驱动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LED驱动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可改变光通量的三位灯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在LED驱动技术越来越成熟的同时,人们对于灯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市场上的非调光灯由于只有单一的亮度,已经满足不了客户对不同灯光亮度的需求了,而调光灯由于市面上的调光种类繁多,兼容性较差,常有因不兼容而出现灯光闪烁,还伴随有噪音,所以急需出现一种无闪烁、无噪音,且可满足客户对不同灯光亮度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改变光通量的三位灯驱动电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改变光通量的三位灯驱动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交流输入模块、整流滤波电路、驱动电路、输出模块以及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并联的挡位检测电路;所述交流输入模块包括至少三种不同的输入组合;所述挡位检测电路通过检测到的不同输入组合,来控制所述驱动电路,以获取不同的输出电流,从而实现不同灯光亮度的切换。进一步地,所述交流输入模块包括J1、J2以及N三个输入端。进一步地,所述输出模块包括LED+及LED-。进一步地,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整流桥BR,二极管D1、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改变光通量的三位灯驱动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改变光通量的三位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交流输入模块、整流滤波电路、驱动电路、输出模块以及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并联的挡位检测电路;所述交流输入模块包括至少三种不同的输入组合;所述挡位检测电路通过检测到的不同输入组合,来控制所述驱动电路,以获取不同的输出电流,从而实现不同灯光亮度的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改变光通量的三位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交流输入模块、整流滤波电路、驱动电路、输出模块以及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并联的挡位检测电路;所述交流输入模块包括至少三种不同的输入组合;所述挡位检测电路通过检测到的不同输入组合,来控制所述驱动电路,以获取不同的输出电流,从而实现不同灯光亮度的切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变光通量的三位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输入模块包括J1、J2以及N三个输入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变光通量的三位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包括LED+及LED-。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改变光通量的三位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整流桥BR,二极管D1、D2,电感L1、L2,电容C1、C2以及电阻R1;所述电感L1的一端连接到整流桥BR的3号引脚,另一端连接到输入端N;所述电阻R1与电感L1并联连接;所述电容C2一端通过电感L2连接到整流桥的2号引脚,另一端连接到地;所述电容C1一端连接到整流桥的2号引脚,另一端连接到地;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到整流桥的2号引脚,阳极连接到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到地。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改变光通量的三位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变压器T1A、T1B,三极管V1、V2、V3、V4、V5,MOS管Q1、Q2,二极管D3、D4、D5、D6,稳压二极管ZD1,电容C3、C4,电解电容E以及电阻R2、R3、R4、R5、R6、R7、R8、R9、R10、R13、R16、R17、R18、R19A、R19、R30;所述变压器T1A的一端通过电阻R2、R3、R4连接到三极管V5的基极,所述变压器T1A的另一端连接到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的阴极通过电解电容E连接到LED-;所述三极管V5的集电极同时连接到电阻R5的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到MOS管Q2的源极;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同时连接到三极管V1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2的基极,发射极连接到LED-;所述三极管V1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7连接到MOS管Q2的源极,基极同时连接到三极管V2的集电极、电阻R9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同时连接到三极管V3、V4的基极;所述R8的另一端连接到MOS管Q2的源极;所述三极管V2的发射极连接到LED-;所述三极管V3的集电极连接到MOS管Q2的源极,发射极连接到三极管V4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V4的集电极连接到LED-;所述MOS管Q1的栅极同时连接到三极管V3的发射极、三极管V4的发射极和电阻R13的一端,漏极通过二极管D3连接到LED+,源极直接连接到LED-;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同时连接到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所述MOS管Q2的栅极通过电阻R17、R18连接到LED+,漏极通过电阻R16连接到LED+,源极同时连接到二极管D4的阳极、电容C3的一端、二极管D5的阴极,二极管D4的阴极同时连接到稳压二极管ZD1的阴极、MOS管Q2的栅极;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进金吴勇杰陈国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