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节能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99794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4:47
一种智能节能照明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源: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提供初始电源;反向保护充电储能电路:将初始电源的正负极进行电压检测,控制充电电路的通断,并存储电能,输出工作电压;功率调控单元:调节工作电压,输出照明电源;电压采集和控制单元:采集照明电源电压,和设定电压值的大小比较,输出功率调控单元的控制信号;照明单元:将电能转换为光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太阳能作为能源的照明系统中照明电压不稳定;且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节能照明系统
本技术涉及智能照明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节能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在一个全球性节能环保理念高度崇尚的社会里,最大限度地节约有限的能源消耗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课题。现有技术中,利用新能源的照明系统很多,里面存在太阳能电池板的接线接错,容易烧坏后端中间电路;而且受环境因素的现在,太阳能电源电压波动也会对用电设备工作在不正常的状态,影响电能的正常转化,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节能照明系统,解决了太阳能作为能源的照明系统中照明电压不稳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节能照明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源: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提供初始电源;反向保护充电储能电路:将初始电源的正负极进行电压检测,控制充电电路的通断,并存储电能,输出工作电压;功率调控单元:调节工作电压,输出照明电源;电压采集和控制单元:采集照明电源电压,和设定电压值的大小比较,输出功率调控单元的控制信号;照明单元:将电能转换为光能。太阳能电源为5V的太阳能板。反向保护充电储能电路包括集成运放U1、储能电池V1、NPN晶体管Q5和MOS管Q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节能照明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节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电源(1):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提供初始电源;反向保护充电储能电路(2):将初始电源的正负极进行电压检测,控制充电电路的通断,并存储电能,输出工作电压;功率调控单元(3):调节工作电压,输出照明电源;电压采集和控制单元(5):采集照明电源电压,和设定电压值的大小比较,输出功率调控单元的控制信号;照明单元(4):将电能转换为光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节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电源(1):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提供初始电源;反向保护充电储能电路(2):将初始电源的正负极进行电压检测,控制充电电路的通断,并存储电能,输出工作电压;功率调控单元(3):调节工作电压,输出照明电源;电压采集和控制单元(5):采集照明电源电压,和设定电压值的大小比较,输出功率调控单元的控制信号;照明单元(4):将电能转换为光能。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节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太阳能电源为5V的太阳能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节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反向保护充电储能电路(2)包括集成运放U1、储能电池V1、NPN晶体管Q5和MOS管Q4,集成运放U1的正向输入端6脚连接储能电池V1的正极和NPN晶体管Q5的发射极,NPN晶体管Q5的基极与集成运放U1的输出端1脚之间连接有电阻R11,NPN晶体管Q5的集电极连接有电阻R8,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9以及集成运放U1的负向输入端5脚,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10、电容C4和MOS管Q4的栅极,电阻R10和电容C4另一端连接MOS管Q4的源极和储能电池V1的负极,储能电池V1的正负极之间连接有电容C3,集成运放U1的负向输入端5脚和MOS管Q4的漏极分别作为反向保护充电储能电路(2)的正向输入端和负向输入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节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功率调控单元(3)包括PWM控制器U2、第二MOS管Q3和变压器T3,PWM控制器U2连接第二MOS管Q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温洪清杨成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国电睿霖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