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装式两用型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772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拆装式两用型耳机,包括头弓及可拆卸式组装于头弓上的左耳机、右耳机;头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耳机容置腔,所述耳机容置腔具有安装入口,耳机容置腔外壁上设有贯通耳机容置腔的耳机线定位口,以及,耳机容置腔的外壁对应安装入口的周缘处往内延伸有限位块;左耳机、右耳机均具有耳机主体、连接于耳机主体的耳机线及凸于耳机主体内侧的入耳部;所述耳机主体自安装入口可拆卸式组装于相应耳机容置腔内,所述限位块受限于耳机主体的内侧,所述耳机线自耳机线定位口伸出;藉此,其通过对头弓结构的改良设计,达成头戴式、入耳式两种可选使用模式,给使用者带来了方便,实用性强,同时,其结构设计简单、易于生产制作及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拆装式两用型耳机
本技术涉及耳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拆装式两用型耳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耳机结构单一,要么是头戴式,要么入耳式,不能根据需要自由替换使用,实用性较弱;也有一些耳机是设计为可依需选择头戴或入耳两种不同使用模式,但是,其结构设计较复杂。还有,目前,静电式耳机凭借其较佳解析力,能够捕捉音乐信号中极为细微的变化,充分表现音乐的神韵,所以,其较受消费者青睐。所谓静电式耳机是指使用静电式扬声器的耳机,静电式扬声器指极薄的振膜在静电力的作用下作前后移动的那类扬声器,和依靠电磁力来使振膜作前后移动的电动式扬声器是不相同的。现有驻极体静电式扬声器由于不含磁铁和线圈,不会产生电磁感应,可以应用于要求无磁环境下。但是传统驻极体静电式扬声器通常是将两个极板接在放大电路的两极上,将驻极体化薄膜层设置于振膜上,而振膜并不与放大电路相连,这样设计出来的静电式扬声器虽然也能发声,但是功率小,发出的声音非常小,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装式两用型耳机,其通过对头弓结构的改良设计,达成头戴式、入耳式两种可选使用模式,给使用者带来了方便,实用性强,同时,其结构设计简单、易于生产制作及组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可拆装式两用型耳机,包括头弓及可拆卸式组装于头弓上的左耳机、右耳机;所述头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耳机容置腔,所述耳机容置腔具有安装入口,所述耳机容置腔外壁上设有贯通耳机容置腔的耳机线定位口,以及,所述耳机容置腔的外壁对应安装入口的周缘处往内延伸有限位块;所述左耳机、右耳机均具有耳机主体、连接于耳机主体的耳机线及凸于耳机主体内侧的入耳部;所述耳机主体自安装入口可拆卸式组装于相应耳机容置腔内,所述限位块受限于耳机主体的内侧,所述耳机线自耳机线定位口伸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头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结构件,前述耳机容置腔形成于连接结构件上,所述连接结构件的外侧连接有弹性卡扣,相应地,于头弓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卡扣槽,所述卡扣槽具有环形倒扣边,所述弹性卡扣则卡入卡扣槽内并受限于环形倒扣边。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耳机容置腔具有与安装入口相对侧布置的第一让位孔,以及,所述卡扣槽具有开设于头弓端部的第二让位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耳机主体包括有耳机壳及装设于耳机壳内的静电式扬声器;所述静电式扬声器包括有第一背极板部、第二背极板部、振膜部以及连接于耳机线的音频放大电路模块,该第一背极板部、第二背极板部和振膜部彼此平行设置,该第一背极板部包括有彼此电性接触的第一连接环和经过极化充电的第一极板,于第一极板上设置有复数个第一通孔;该第二背极板部包括有彼此电性接触的第二连接环和经过极化充电后与第一极板极性相反,且与第一极板表面电位相对正负值相匹配的第二极板,于第二极板上设置有复数个与第一极板上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并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彼此相对,于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彼此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可永久保存电荷的驻极体薄膜层;该振膜部包括有第一膜环、第二膜环和双面镀有金属层的振膜,该振膜夹设于第一膜环和第二膜环之间,振膜双面分别与第一膜环和第二膜环电性接触;该音频放大电路模块其中一端与上述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相连,另一端与上述其中一膜环相连。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环的下端、第二连接环的下端,以及,第一膜环或第二膜环的下端,三者分别设置有一与音频放大电路模块相连的引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静电式扬声器还包括有一支架,该支架呈圆筒状,所述支架具有一支架容置腔,上述第一背极板部、第二背极板部和振膜部安装于支架容置腔中;所述支架容置腔进一步凹设有间隙槽,所述支架容置腔的内底面于间隙槽外围形成安装面,所述第二连接环水平安装于安装面上;所述支架容置腔外壁上间隔设置有三个供前述引脚伸出的缺口,三个引脚分别由对应的缺口伸出支架外部,所述间隙槽的后壁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支架容置腔的前侧设置有一前盖,所述前盖具有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内壁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前盖周缘向外延伸有环形凸边,前述支架上对应环形凸边设有卡凸,所述前盖与支架连接,环形凸边与卡凸相适配。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的后壁上对应第三通孔自前往后依次设有第一环形垫片、第一防水网;所述前盖的前壁上对应第四通孔自前往后依次设有第二防水网、第二环形垫片。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耳机壳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上设有透音孔;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对应缺口分别延伸设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之间相互连接形成安装腔,前述静电式扬声器装设于安装腔内;前述入耳部设于后壳体的端部上,入耳部外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入耳部具有出音腔,所述出音腔的内壁上设有限位台阶面,所述限位台阶面上装设有第三环形垫片,所述第三环形垫片上装设有第三防水网。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入耳部具有一出音管,所述出音管的中轴线与后壳体的中轴线成一夹角设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一、通过对头弓结构的改良设计,达成头戴式、入耳式两种可选使用模式,给使用者带来了方便,实用性强,同时,其结构设计简单、易于生产制作及组装,结构稳定佳;二、通过对静电式扬声器的设计,其采用两个经过极化充电的背极板与振膜部组合,并将两个背极板连接于音频放大电路模块其中一端,振膜部连接于音频放大电路模块另一端,使两背极板分别与振膜产生交变电场,产生至少两倍于传统静电耳机的声音,满足用户需求;三、设置第一防水网、第二防水网以及第三防水网,能够提高耳机中静电式扬声器及整个耳机的防水性能,从而延长耳机的使用寿命;四、所述出音管的中轴线与后壳体的轴线成一夹角设置,符合人体工程学,使用者长时间配带不容易让耳朵疲劳。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第一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第二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之实施例中连接结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之实施例中耳机壳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之实施例中静电式扬声器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之实施例中静电式扬声器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头弓101、左耳机102、右耳机11、耳机容置腔111、第一让位孔12、耳机线定位口13、限位块14、卡扣槽141、第二让位孔15、环形倒扣边20、耳机主体21、入耳部211、凹槽212、限位台阶面213、出音管22、耳机壳23、前壳体231、透音孔232、第一安装部24、后壳体241、第二安装部25、第三环形垫片26、第三防水网30、耳机线40、静电式扬声器41、第一背极板部411、第一连接环412、第一极板413、第一通孔42、第二背极板部421、第二连接环422、第二极板423、第二通孔43、振膜部431、第一膜环432、振膜433、第二膜环44、支架441、支架容置腔442、间隙槽443、安装面444、缺口445、第三通孔446、卡凸447、第一环形垫片448、第一防水网45、前盖451、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拆装式两用型耳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拆装式两用型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头弓及可拆卸式组装于头弓上的左耳机、右耳机;所述头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耳机容置腔,所述耳机容置腔具有安装入口,所述耳机容置腔外壁上设有贯通耳机容置腔的耳机线定位口,以及,所述耳机容置腔的外壁对应安装入口的周缘处往内延伸有限位块;所述左耳机、右耳机均具有耳机主体、连接于耳机主体的耳机线及凸于耳机主体内侧的入耳部;所述耳机主体自安装入口可拆卸式组装于相应耳机容置腔内,所述限位块受限于耳机主体的内侧,所述耳机线自耳机线定位口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装式两用型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头弓及可拆卸式组装于头弓上的左耳机、右耳机;所述头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耳机容置腔,所述耳机容置腔具有安装入口,所述耳机容置腔外壁上设有贯通耳机容置腔的耳机线定位口,以及,所述耳机容置腔的外壁对应安装入口的周缘处往内延伸有限位块;所述左耳机、右耳机均具有耳机主体、连接于耳机主体的耳机线及凸于耳机主体内侧的入耳部;所述耳机主体自安装入口可拆卸式组装于相应耳机容置腔内,所述限位块受限于耳机主体的内侧,所述耳机线自耳机线定位口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装式两用型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结构件,前述耳机容置腔形成于连接结构件上,所述连接结构件的外侧连接有弹性卡扣,相应地,于头弓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卡扣槽,所述卡扣槽具有环形倒扣边,所述弹性卡扣则卡入卡扣槽内并受限于环形倒扣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装式两用型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容置腔具有与安装入口相对侧布置的第一让位孔,以及,所述卡扣槽具有开设于头弓端部的第二让位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装式两用型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主体包括有耳机壳及装设于耳机壳内的静电式扬声器;所述静电式扬声器包括有第一背极板部、第二背极板部、振膜部以及连接于耳机线的音频放大电路模块,该第一背极板部、第二背极板部和振膜部彼此平行设置,该第一背极板部包括有彼此电性接触的第一连接环和经过极化充电的第一极板,于第一极板上设置有复数个第一通孔;该第二背极板部包括有彼此电性接触的第二连接环和经过极化充电后与第一极板极性相反,且与第一极板表面电位相对正负值相匹配的第二极板,于第二极板上设置有复数个与第一极板上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并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彼此相对,于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彼此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可永久保存电荷的驻极体薄膜层;该振膜部包括有第一膜环、第二膜环和双面镀有金属层的振膜,该振膜夹设于第一膜环和第二膜环之间,振膜双面分别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虎鸣贺志坚邓小林温增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泉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