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层状结构三氧化钼/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制备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层状结构三氧化钼/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根据该方法制备得到的三氧化钼/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商业上应用最广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石墨,而石墨的实际比容量已达到360mAhg-1,十分接近于其理论容量372mAhg-1。为了满足市场对高容量锂电池的需求,开发新型的可取代石墨的负极材料显得尤为重要。正交相三氧化钼(α-MoO3)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希望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材料,不仅价格低廉、安全性能好,而且其独特的二维层状结构有利于锂离子在层间脱嵌,因此具有很高的理论容量(1117mAhg-1)。然而,正交相三氧化钼存在导电性差、锂离子嵌入和脱出过程中体积效应大等缺点,导致电极材料首次不可逆容量高,以及容量衰减迅速,这些问题使其无法满足工业应用的要求。为克服正交相三氧化钼的上述问题,人们研究并提出了多种改性方法和手段。其中,制备纳米结构三氧化钼和三氧化钼与导电高分子复合是两种主要的改性手段。目前,纳米结构的三氧化钼有纳米片、纳米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层状结构三氧化钼/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以有机胺插层的三氧化钼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为前驱体,通过层状前驱体的热解制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状结构三氧化钼/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以有机胺插层的三氧化钼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为前驱体,通过层状前驱体的热解制得。2.一种层状结构三氧化钼/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三氧化钼与有机胺在醇溶剂中搅拌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经抽滤洗涤和减压干燥后得到有机胺插层的三氧化钼前驱体;S2.有机胺插层的三氧化钼前驱体与苯胺在有机酸溶剂中搅拌反应生成淡粉色沉淀,经抽滤洗涤和减压干燥后得到苯胺插层的三氧化钼化合物;S3.将苯胺插层的三氧化钼化合物在空气氛围中加热至100~150℃,,升温速率0.5~5℃/min,保温处理72~120h后缓慢冷却至室温,得到层状结构三氧化钼/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层状结构三氧化钼/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搅拌反应的条件是60~90℃,反应时间是24~48h。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磊,安富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长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