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焦鱼眼全视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755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焦鱼眼全视镜头,包括外壳、顶盖、挡镜、灯罩、升降杆、弹簧、凸面镜、滑轨、液压泵、成像板、底盖、电源块、支撑杆、伸缩杆、螺纹接头、镜头座、底座和镜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灯罩的底部设置底座,底座通过升降杆与外壳连接,而且升降杆的外壁套接弹簧,这样该装置掉落或者遇到剧烈抖动时,底座上下晃动带动升降杆活动,弹簧可以保证升降杆始终长度相等,保证镜头不会剧烈晃动,并且可以使得该装置可以抗震防摔,外壳的内壁上下两侧均设置滑轨,通过支撑杆将凸面镜安装在滑轨上,支撑杆的一端设置伸缩杆,使得凸面镜可以左右横向移动,装置具有抗震防摔,变焦稳定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焦鱼眼全视镜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鱼眼全视镜头,具体为一种可变焦鱼眼全视镜头,属于光学镜头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镜头和电子技术的发展,镜头已经不仅仅再局限于相机系统中,除了传统的DV拍摄,镜头也开始用于其他的各种视频采集环境下,鱼眼全视镜头大大的提高了镜头拍摄的视野,成为广大相机或者视频采集中最受欢迎的光学镜头。但是现有的鱼眼全视镜头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定缺陷,现有的鱼眼全视镜头虽然能够提高拍摄视野,但是由于视野变大,需要不停的变换镜头的焦点,这样才能使得成像板上拍摄的物体镜像更加清晰,在变焦时移动凸面镜会导致聚焦不平稳,而且镜头很怕摔,一旦摔在地面上很容易导致镜头脱节,引起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变焦鱼眼全视镜头,具有抗震防摔,变焦稳定的优点。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可变焦鱼眼全视镜头,包括外壳和镜头,所述外壳的一端安装顶盖,所述顶盖的内部设置挡镜,所述挡镜的一侧设置灯罩,所述灯罩的底部设置螺纹接头,灯罩的下方安装镜头座,所述镜头座的底部设置底座,所述镜头座的内部设置所述镜头,所述底座的底部两端均设置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变焦鱼眼全视镜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焦鱼眼全视镜头,包括外壳(1)和镜头(1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端安装顶盖(2),所述顶盖(2)的内部设置挡镜(3),所述挡镜(3)的一侧设置灯罩(4),所述灯罩(4)的底部设置螺纹接头(15),灯罩(4)的下方安装镜头座(16),所述镜头座(16)的底部设置底座(17),所述镜头座(16)的内部设置所述镜头(18),所述底座(17)的底部两端均设置升降杆(5),所述升降杆(5)的外壁套接弹簧(6),所述底座(17)的一侧安装凸面镜(7),所述凸面镜(7)的两端设置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的顶部设置滑轨(8),所述滑轨(8)的上方安装伸缩杆(14),所述伸缩杆(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焦鱼眼全视镜头,包括外壳(1)和镜头(1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端安装顶盖(2),所述顶盖(2)的内部设置挡镜(3),所述挡镜(3)的一侧设置灯罩(4),所述灯罩(4)的底部设置螺纹接头(15),灯罩(4)的下方安装镜头座(16),所述镜头座(16)的底部设置底座(17),所述镜头座(16)的内部设置所述镜头(18),所述底座(17)的底部两端均设置升降杆(5),所述升降杆(5)的外壁套接弹簧(6),所述底座(17)的一侧安装凸面镜(7),所述凸面镜(7)的两端设置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的顶部设置滑轨(8),所述滑轨(8)的上方安装伸缩杆(14),所述伸缩杆(14)的一端设置液压泵(9),所述液压泵(9)的一侧设置成像板(10),所述成像板(10)的一侧设置电源块(12),所述电源块(12)的一侧设置底盖(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焦鱼眼全视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和所述底盖(11)均与所述外壳(1)之间呈活动连接,且顶盖(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学明杨向平谢明星林建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饶市奥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