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odeling method and a computer equipment for a large wooden work layer in a palace. The method includes: obtain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osition point of the column head in advance, and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of the location point based on the position of the position point of the stigma. The centroid plane is the first datum plane, which generates multiple jump models placed on the first base plane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parameter. On the jump model, the multiple prime square model is gener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third parameter, and the laying layer model is generated according to all the models, all jump models and all the prime square models. . Through the parameterization of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ancient building, the ancient building model is generated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relationship among the components, which avoids the reconstruction operation when the manual construction of the local model is wrong, and the efficiency is great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殿堂式大木作铺作层的建模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古建筑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殿堂式大木作铺作层的建模方法,还涉及一种计算机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方案中,在古城仿古风貌设计时,通过手动地搭建古城各构件模型,最终构建成古城模型。这种方式一则由于人的主观因素容易出错,二则一栋建筑对应一个模型,建筑规格稍有不同就必须对模型进行修改,还需重新搭建,工作量大幅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出错率高、工作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殿堂式大木作铺作层的建模方法,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殿堂式大木作铺作层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预先获取大木作的柱头定位点位置,基于所述柱头定位点位置确定栌枓定位点布局,根据所述栌枓定位点布局和第一参数生成多个栌枓模型;以所述栌枓模型的中心定位平面为第一基准平面,根据第二参数生成放置于所述第一基准平面上的多个出跳模型;在所述出跳模型之上,根据第三参数生成横向放置的多个素方模型;根据所有的栌枓模型、所有的出跳模型和所有的素方模型生成铺作层模型。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殿堂式大木作铺作层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预先获取大木作的柱头定位点位置,基于所述柱头定位点位置确定栌枓定位点布局,根据所述栌枓定位点布局和第一参数生成多个栌枓模型;以所述栌枓模型的中心定位平面为第一基准平面,根据第二参数生成放置于所述第一基准平面上的多个出跳模型;在所述出跳模型之上,根据第三参数生成横向放置的多个素方模型;根据所有的栌枓模型、所有的出跳模型和所有的素方模型生成铺作层模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殿堂式大木作铺作层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预先获取大木作的柱头定位点位置,基于所述柱头定位点位置确定栌枓定位点布局,根据所述栌枓定位点布局和第一参数生成多个栌枓模型;以所述栌枓模型的中心定位平面为第一基准平面,根据第二参数生成放置于所述第一基准平面上的多个出跳模型;在所述出跳模型之上,根据第三参数生成横向放置的多个素方模型;根据所有的栌枓模型、所有的出跳模型和所有的素方模型生成铺作层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栌枓定位点布局的过程,包括:根据所述柱头定位点位置,对所有的柱头定位点进行标号;在所有的标号中,通过开间数和进深数确定出角栌枓模型的第一序号,根据所述第一序号确定角栌枓定位点布局;通过从所有的序号中去除所述第一序号,将所述所有的标号中剩余的标号标为第二序号,根据所述第二序号生成第一栌枓定位点布局;基于所述柱头定位点位置,根据预定补间的数值在每两个相邻的柱头定位点之间的柱头定位线上标记多个第三序号,根据所述第三序号生成第二栌枓定位点布局;以所述角栌枓定位点布局、所述第一栌枓定位点布局和所述第二栌枓定位点布局构建所述栌枓定位点布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栌枓模型均包括:欹模型、平模型和耳模型三部分,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所述欹模型的尺寸大小、所述平模型的尺寸大小和所述耳模型的尺寸大小;所述生成多个栌枓模型的过程,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生成所述欹模型、所述平模型和所述耳模型;基于所述栌枓定位点布局,以所述欹模型、所述平模型和所述耳模型生成所述多个栌枓模型,其中在每个所述栌枓模型中,所述欹模型在最底层,所述耳模型在最顶层,所述平模型位于所述欹模型和所述耳模型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跳模型包括多个层叠的模型、且形成层数小于五层的多层模型;所述多层模型中的第一层模型位于最下层,所述第一层模型只分布有所述华栱模型和所述泥道栱模型,其余各层均包括一个华栱模型;最上层还包括令栱模型;其中每相邻两层模型之间通过以下模型至少一个模型关联:交互枓模型、齐心枓模型、散枓模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模型的生成过程,包括:以每个所述栌枓模型的中心定位平面为第二基准平面,在所述第二基准平面之上,生成相交的华栱模型和泥道栱模型作为所述第一层模型;所述令栱模型与相邻层的华栱模型之间采用交互枓模型关联;所述令栱模型的生成过程包括:以其相邻层的华栱模型上的交互枓模型的中心定位平面为第七基准平面,在所述第七基准平面之上生成所述令栱模...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