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磁力方向的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391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调节磁力方向的门,其包括:门板、门套、门吸,门套包括墙体部和抵挡部,门板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旋转圆盘,第二通孔内设有圆盘,圆盘直径方向设有条形通孔,条形通孔内横向设置第一磁铁卡位槽、间隔块卡位槽以及第二磁铁卡位槽,第一磁铁卡位槽内置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卡位槽内置第二磁铁,盘体和圆盘伸出所述门板形成伸出部,伸出部的外表面为齿轮面,两个伸出部之间设有与齿轮面相匹配的环形齿轮条;抵挡部与第一磁铁卡位槽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凹槽内置第三磁铁;门吸与第二磁铁卡位槽的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省力、结构简单、操作简单、解决多个问题、保护使用者。

A gate that regulates the direction of the magnetic for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or which can adjust the direction of magnetic force, which comprises a door plate, a door sleeve and a door suction, a door cover comprises a wall part and a blocking part, a doo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and a second pass hole, a rotary disc is provided in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 disc is provided in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disc is provided with a bar shaped through hole and a bar shaped through hole inside. The first magnet card slot, the interval block card slot and the second magnet card slot are arranged. The first magnet slot is built with the first magnet, the second magnet card slot is built with the second magnet, the disc body and the disc protruding the door plate to form an extension part,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extension is the gear surface, and the two outstretched parts are fitted with the gear face. A ring gear bar is fitted. A groove is arranged at the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magnet slot. The groove is built with third magnets, and the door is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second magnet slo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abor saving, simple structure, simple operation, multiple problems solving and user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磁力方向的门
本技术涉及室内门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磁力方向的门。
技术介绍
室内门是指安装在室内房间入口的门,是所有房间门的总称。室内门是门从用途上定义的;与之对应的是"室外门"即入户门、进户门--就是通常所说的防盗门、安全门等。室内门也可以称为家居门。现在的室内门多数会采用门吸将门稳定在一个开的状态,但是由于门吸的存在,当想关门时,需要用力去将门从门吸上分离下来,当小孩子或者老人力气与自身平衡性较差的人去实施这个动作时,一方面可能无法关门,二来很可能因用力过大无法保持自身平衡而摔倒以致受伤。还有,当门处于半开半合的状态时,当风一吹,很可能就自动关合或者开启,而且大风时,门在自动开或者关时很容易产生较大的力,对门框等都有着危害,缩短使用效果。还有,当风很大,当人去关门时,很可能会夹上手。综上所述存在的问题,需要一一解决。目前市面上有许多防止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发生的技术,如专利号为2009100006655.9中国专利公布的一种磁阻室内门,包括磁阻装置和活动们,磁阻装置安装于活动们上,磁阻装置由磁滚轮、导磁外壳、外壳及弹簧构成,磁滚轮设有转轴,转轴动配合于导磁外壳的轴承座上,导磁外壳动配合于外壳内,磁滚轮与导磁外壳留有间隙,磁滚轮与导磁外壳动配合连接,磁滚轮由N磁极和S磁极构成。但是这样无法解决用更少的力去分离门与门吸,也无法解决维持门的一个半开半合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省力、结构简单、操作简单、解决多个问题、保护使用者的可调节磁力方向的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可调节磁力方向的门,门板以及与所述门板相配的门套、门吸,所述门套包括与墙体相连的墙体部和设置在墙体部内侧并抵住所述门板的抵挡部,所述门板的一侧与所述墙体部内侧的一侧转动连接形成转动副,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远离所述转动副的一侧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在第二通孔的上方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平行,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旋转圆盘,所述旋转圆盘包括盘体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盘体两侧的条状旋钮,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圆盘,所述圆盘直径方向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内横向由远离所述转动副到靠近所述转动副依次设置第一磁铁卡位槽、间隔块卡位槽以及第二磁铁卡位槽,所述第一磁铁卡位槽内置第一磁铁,所述第二磁铁卡位槽内置第二磁铁,所述盘体和圆盘均由相同的一侧伸出所述门板形成伸出部,所述伸出部的外表面为齿轮面,所述盘体的伸出部和所述圆盘的伸出部之间设有与所述齿轮面相匹配的环形齿轮条;所述抵挡部与第一磁铁卡位槽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置第三磁铁;所述门吸与所述第二磁铁卡位槽的位置相对应。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磁铁的两个磁极之间的连线与所述条形通孔方向平行,所述第二磁铁的两个磁极之间的连线与所述条形通孔方向平行。这样能够将第一磁铁的磁极对应第三磁铁的磁极,第二磁铁的磁极对应门吸的磁极,吸引力或排斥力都能达到最大,调节条状旋钮,更改磁极,有利于保持门的开满状态、隔离门吸与门时不需要太大的力、不开不关的状态以及保护手不被夹伤。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在同一侧的磁极不同。通过旋转条状旋钮,可以改变第三磁铁和门吸对应的是不同的磁极,这样才能解决如何防止夹手、如何轻松将门与门吸分开、如何保持门开满与半开这些问题。进一步优选,所述门吸与所述第三磁铁相对的面磁极一致。门吸与第三磁铁相对面的磁极一致,而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在同一侧的磁极不同,可以随着旋转条状旋钮改变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的位置,可以产生不同的磁力效果,以此解决上述的一些问题。作为优选,所述盘体和圆盘的两侧向外均设有第一环形保护片。防止旋转圆盘和圆盘因转动脱离门板,影响使用效果。作为优选,所述伸出部与所述门板相连处均向外设有第二环形保护片。防止环形齿轮条在转动时对门板造成磨损,有利于保护门板不受损伤,同样保护环形齿轮条不被门板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圆盘与盘体的直径相等。这样便于操作,转动同样角度的盘体,圆盘跟着转动多少角度。作为优选,所述伸出部位于所述圆盘与盘体靠近门吸的一侧。设置在靠近门吸的一侧,比较美观实用。作为优选,所述条形旋钮的两端均标记与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磁极对应的磁极标志。便于操作,根据自己想要的效果来旋转条形旋钮,防止因磁极调整不对而导致损害。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片和第二环形片保护与门板之间均设有防打滑层。可以保证旋转圆盘转动多少,圆盘就转动多少,保证条形旋钮的两端永远对应相对应的磁极,保证能够达到效果。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设置条状旋钮,一来方便操作,二来可以通过在条状旋钮上标记磁极,让其对应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磁极,方便操作者操作,能够根据自己所要的效果来调节条状旋钮便可,不需要去观察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此时的磁极。2.设置间隔块卡位槽,在间隔块卡位槽内防止阻磁块可以隔绝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之间产生的磁性联系,且可以将阻磁块伸出圆盘两侧,可以更好地阻止除了与门吸和第三磁铁相对的一侧产生的磁力的其他磁力。3.设置伸出部,方便后续在其上设置齿轮面,在其外设置环形齿轮条,这样的设置可以方便改变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位置,同时改变他们与第三磁铁和门吸的磁力方向。4.凹槽与第一磁铁卡位槽相对,门吸与第二磁铁卡位槽相对,当旋转条状旋钮180°后,则凹槽与第二磁铁卡位槽相对,门吸与第一磁铁卡位槽相对,让吸引力与排斥力都达到最大,达到更好地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门板的侧视图。图中,1、门板,11、第一通孔,111、旋转圆盘,1111、盘体,1112、条形旋钮,12、第二通孔,121、圆盘,122、条形通孔,1221、第一磁铁卡位槽,1222、间隔块卡位槽,1223、第二磁铁卡位槽,1224、第一磁铁,1225、第二磁铁,13、伸出部,131、环形齿轮条,14、第一环形保护片,15、第二环形保护片,2、门套,21、墙体部,22、抵挡部,221、凹槽,2211、第三磁铁,3、门吸,4、转动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到2所示的一种可调节磁力方向的门,包括门板1、门套2、门吸3。所述门套2包括与墙体相连的墙体部21和设置在墙体部21内侧并抵住所述门板1的抵挡部22,所述门板1的一侧与所述墙体部21内侧的一侧转动连接形成转动副4,所述门板1远离所述转动副4的一侧设有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所述第一通孔11在第二通孔12的上方且所述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平行,所述第一通孔11内设有旋转圆盘111,所述旋转圆盘111包括盘体1111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盘体1111两侧的条状旋钮1112,设置条状旋钮,一来方便操作,二来可以通过在条状旋钮上标记磁极,让其对应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磁极,方便操作者操作,能够根据自己所要的效果来调节条状旋钮便可,不需要去观察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此时的磁极,所述第二通孔12内设有圆盘121,所述圆盘121直径方向设有条形通孔122,所述条形通孔122内横向由远离所述转动副4到靠近所述转动副4依次设置第一磁铁卡位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调节磁力方向的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磁力方向的门,包括门板(1)以及与所述门板(1)相配的门套(2)、门吸(3),所述门套(2)包括与墙体相连的墙体部(21)和设置在墙体部(21)内侧并抵住所述门板(1)的抵挡部(22),所述门板(1)的一侧与所述墙体部(21)内侧的一侧转动连接形成转动副(4),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1)远离所述转动副(4)的一侧设有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所述第一通孔(11)在第二通孔(12)的上方且所述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平行,所述第一通孔(11)内设有旋转圆盘(111),所述旋转圆盘(111)包括盘体(1111)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盘体(1111)两侧的条状旋钮(1112),所述第二通孔(12)内设有圆盘(121),所述圆盘(121)直径方向设有条形通孔(122),所述条形通孔(122)内横向由远离所述转动副(4)到靠近所述转动副(4)依次设置第一磁铁卡位槽(1221)、间隔块卡位槽(1222)以及第二磁铁卡位槽(1223),所述第一磁铁卡位槽(1221)内置第一磁铁(1224),所述第二磁铁卡位槽(1223)内置第二磁铁(1225),所述盘体(1111)和圆盘(121)均由相同的一侧伸出所述门板(1)形成伸出部(13),所述伸出部(13)的外表面均为齿轮面,所述盘体(1111)的伸出部(13)和所述圆盘(121)的伸出部(13)之间设有与所述齿轮面相匹配的环形齿轮条(131);所述抵挡部(22)与第一磁铁卡位槽(122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221),所述凹槽(221)内置第三磁铁(2211);所述门吸(3)与所述第二磁铁卡位槽(1223)的位置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磁力方向的门,包括门板(1)以及与所述门板(1)相配的门套(2)、门吸(3),所述门套(2)包括与墙体相连的墙体部(21)和设置在墙体部(21)内侧并抵住所述门板(1)的抵挡部(22),所述门板(1)的一侧与所述墙体部(21)内侧的一侧转动连接形成转动副(4),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1)远离所述转动副(4)的一侧设有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所述第一通孔(11)在第二通孔(12)的上方且所述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平行,所述第一通孔(11)内设有旋转圆盘(111),所述旋转圆盘(111)包括盘体(1111)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盘体(1111)两侧的条状旋钮(1112),所述第二通孔(12)内设有圆盘(121),所述圆盘(121)直径方向设有条形通孔(122),所述条形通孔(122)内横向由远离所述转动副(4)到靠近所述转动副(4)依次设置第一磁铁卡位槽(1221)、间隔块卡位槽(1222)以及第二磁铁卡位槽(1223),所述第一磁铁卡位槽(1221)内置第一磁铁(1224),所述第二磁铁卡位槽(1223)内置第二磁铁(1225),所述盘体(1111)和圆盘(121)均由相同的一侧伸出所述门板(1)形成伸出部(13),所述伸出部(13)的外表面均为齿轮面,所述盘体(1111)的伸出部(13)和所述圆盘(121)的伸出部(13)之间设有与所述齿轮面相匹配的环形齿轮条(131);所述抵挡部(22)与第一磁铁卡位槽(122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221),所述凹槽(221)内置第三磁铁(2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锋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南浔金迎门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