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量可调型矫牙用钛合金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374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扬氏模量可调型矫牙用β钛合金及其制备工艺。该合金的化学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铁3~5%,铌10~20%,锆2~10%,铝2~5%,锡2~15%,碳0.1~0.3%,氮0.0~0.01,氢0.0~0.02%。制备工艺为真空自耗熔炼+轧制+室温冷拔+真空时效处理。该合金的扬氏模量值能够随着时效时间的变化在40GPa~120GPa范围之间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钛合金可应用于口腔正畸方面的矫牙丝、矫牙支架以及微型矫牙弹簧,也可应用于医疗器械以及体育用品等方面需要特定扬氏模量值的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扬氏模量连续可调特征的矫牙用β钛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用于医疗矫牙用的金属材料主要有低扬氏模量的NiTi合金(~40GPa)、中扬氏模量的β钛合金(~70GPa)以及高扬氏模量的不锈钢(~200GPa)。合金的扬氏模量不同,弯曲后所产生的回弹力不同,对牙齿的矫正作用也就不同。通常根据矫牙患者牙齿的偏离程度以及矫牙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来选择不同扬氏模量的矫牙材料,达到给牙齿连续施加外力,使其能够有效地移动,以达到矫正的目的。不锈钢材料太硬,所施加的外力较大,常会引起患者牙根疼痛,甚至引起牙根收缩。NiTi合金材料虽加力比较柔和,但其在使用过程中释放出的Ni离子常引起患者的过敏反应。β钛合金是目前为止较为合适的一类矫牙材料,但是其扬氏模量单一,还不能满足矫牙的实际需要。扬氏模量连续可调型β钛合金,正是在这一实际需求背景下提出。专利技术的目的不仅可以制备出同现有的NiTi合金及β钛合金的扬氏模量相匹配的β钛合金,而且,还可以制备出一系列连续的、具有不同大小扬氏模量的β钛合金,为不同的矫牙患者以及不同的矫牙阶段提供更多的材料选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扬氏模量连续可调型β钛合金,其特征在于β钛合金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铁3~5%,铌10~20%,锆2~10%,铝2~5%,锡2~15%,碳0.1~0.3%,氮0.0~0.01,氢0.0~0.0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西平张蓓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