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9349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份比包括以下组份,含氮硼酸酯5%~8%、多元醇酯65%~75%、稀土溶液3%~5%、石墨烯1%~2%、硅烷偶联剂1%~2%、防沉剂1%~2%、分散剂1%~2%及基础油13%~25%。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润滑油的耐温性,润滑性及抗磨性,有效延长内燃机的使用寿命,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

A kind of lubricating oil additiv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ubricating oil additiv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including 5% to 8% borate esters of nitrogen, 65% to 75% of polyol esters, 3% to 5% of rare earth solution, 1% to 2% of graphene, 1% to 2% of silane coupling agent, 1% to 2%, 1% ~ 2% dispersant and base oil. To 25%.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temperature resistance, lubricity and abrasion resistance of the lubricating oil, effectively prolong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reduces the emission of toxic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英文缩写ZDDP)有较好的抗磨抗氧机理,成本低,性能高,在汽车内燃机油行业,通常在机油或润滑油中加入这种基础型添加剂。但是,由于ZDDP含有硫磷,而燃油或润滑油中含硫、磷等有毒有害物质,是导致大气污染加剧的一个原因,而且硫、磷等有毒有害物质会缩短尾气净化装置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节能环保且能提高内燃机使用寿命的润滑油添加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润滑油添加剂,按质量百份比包括以下组份,含氮硼酸酯5%~8%、多元醇酯65%~75%、稀土溶液3%~5%、石墨烯1%~2%、硅烷偶联剂1%~2%、防沉剂1%~2%、分散剂1%~2%及基础油13%~25%。进一步,按质量百份比包括以下组份,含氮硼酸酯5%、多元醇酯70%、稀土溶液3%、石墨烯1%、硅烷偶联剂1%、防沉剂1%、分散剂1%及基础油18%。进一步,所述含氮硼酸酯包括脂肪酸二乙醇酰胺或三乙醇胺硼酸酯。进一步,所述多元醇酯包括C5-C9脂肪酸的三羟甲基丙烷酯或者季戊四醇酯。进一步,所述硅烷偶联剂包括钛酸酯偶联剂。进一步,所述分散剂为非离子型分散剂。进一步,所述基础油为矿物油。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比例准备原材料;步骤(2):将石墨烯投入基础油中,加热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步骤(3):在搅拌状态下,把硅烷偶联剂分多次投入至混合溶液中;步骤(4):在搅拌状态下,分别投入防沉剂及分散剂,搅拌均匀;步骤(5):投入含氮硼酸酯、多元醇酯及稀土溶液,加热并搅拌均匀得到成品。进一步,所述步骤(2)和步骤(5)的加热温度为30℃~60℃。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硅烷偶联剂的每次投入量占组份总量的0.2%以下,每次投入时间间隔为至少30min。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硅烷偶联剂对石墨烯进行表面改性,防止石墨烯在基础油中出现分层与沉淀现象,原材料不含硫磷,耐温性,润滑性及抗磨性好,有效延长内燃机的使用寿命,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润滑油添加剂,按质量百份比包括以下组份,含氮硼酸酯5%~8%、多元醇酯65%~75%、稀土溶液3%~5%、石墨烯1%~2%、硅烷偶联剂1%~2%、防沉剂1%~2%、分散剂1%~2%及基础油13%~25%。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按质量百份比包括以下组份,含氮硼酸酯5%、多元醇酯70%、稀土溶液3%、石墨烯1%、硅烷偶联剂1%、防沉剂1%、分散剂1%及基础油18%。含氮硼酸酯包括脂肪酸二乙醇酰胺或三乙醇胺硼酸酯。多元醇酯包括C5-C9脂肪酸的三羟甲基丙烷酯或者季戊四醇酯。硅烷偶联剂包括钛酸酯偶联剂。分散剂为非离子型分散剂。基础油为矿物油。不含硫磷的稀土及石墨烯,有效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抗磨减摩性能,可提升发动机动力,降低发动机噪音,提升发动机内部清净能力及延长发动机寿命,节省汽柴油能源,减少汽车的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排放,延伸三元催化器和氧传感器使用寿命。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比例准备原材料。步骤(2):将石墨烯投入基础油中,加热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加热温度为30℃~60℃。步骤(3):在搅拌状态下,把硅烷偶联剂分多次投入至混合溶液中;硅烷偶联剂的每次投入量点组份总量的0.2%以下,每次投入时间间隔为至少30min。步骤(4):在搅拌状态下,分别投入防沉剂及分散剂,搅拌均匀。步骤(5):投入含氮硼酸酯、多元醇酯及稀土溶液,加热并搅拌均匀得到成品。加热温度为30℃~60℃。测试数据:按标准SH/T0189进行四球机抗磨试验,试验条件:速度为392N/1200转/60min,温度为150℃。在基础油双龙250N中加入2%ZDDP,检测到的平均摩擦系数为0.12,平均磨斑直径为0.63mm。基础油双龙250N中加入2%本专利技术润滑油添加剂,检测到的平均摩擦系数为0.067,平均磨斑直径为0.34mm。结果表明,在高温150℃的条件下,本专利技术产品的平均摩擦系数及磨斑直径均小于ZDDP。本专利技术产品的耐温性、抗磨减摩能力均优于传统基础添加剂ZDDP。而且本产品不含硫磷,对内燃机及发动机的节能减排有着显著的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份比包括以下组份,含氮硼酸酯5%~8%、多元醇酯65%~75%、稀土溶液3%~5%、石墨烯1%~2%、硅烷偶联剂1%~2%、防沉剂1%~2%、分散剂1%~2%及基础油13%~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份比包括以下组份,含氮硼酸酯5%~8%、多元醇酯65%~75%、稀土溶液3%~5%、石墨烯1%~2%、硅烷偶联剂1%~2%、防沉剂1%~2%、分散剂1%~2%及基础油13%~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份比包括以下组份,含氮硼酸酯5%、多元醇酯70%、稀土溶液3%、石墨烯1%、硅烷偶联剂1%、防沉剂1%、分散剂1%及基础油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氮硼酸酯包括脂肪酸二乙醇酰胺或三乙醇胺硼酸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酯包括C5-C9脂肪酸的三羟甲基丙烷酯或者季戊四醇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包括钛酸酯偶联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伟
申请(专利权)人:鹤山市金润纳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