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施工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340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施工脚手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梁,横梁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依次连接的第一槽钢,两个横梁之间通过第二槽钢进行连接,第二槽钢垂直设置在两个第一槽钢的连接处,第一槽钢中间位置上垂直固定有第一支撑圆管,第一支撑圆管上端依次连接有一个及一个以上的叠加机构,两个第一支撑圆管和两个叠加机构之间均通过横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横梁和第二槽钢之间配合,连接成牢固的底盘结构,解决了脚手架稳定性和牢固性的问题,还通过叠加机构的安装设计,解决了脚手架安装繁琐、耗费大量工时和材料的问题。

A kind of construction scaffolding that can be recycle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scaffolding for recycling, including two parallel beams, which include two and two first channel steels connected in turn, two cross beams are connected by second channel steel, second channel steel is vertically arranged at the connection of two first channel steel, and the first channel steel is in the middle. The first support round tube is fixed vertically,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supporting circular tube is connected with one and more superposition mechanisms in turn. The two first support circular tubes and the two superposition mechanisms are all connected through the transverse pipe, and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nected to a solid chassis structure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ross beam and the second channel steel, and the solution is solved. The problem of the stability and firmness of the scaffolding and the installation and design of the superposition mechanism have solved the problem of tedious installation of scaffolding and a large amount of time and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施工脚手架
本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到一种脚手架,更具体的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施工脚手架。
技术介绍
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按搭设的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钢管脚手架。传统的脚手架都是原始的木制或竹子结构的排栅架,由于其搭建不规范,强度低,结构不牢靠,安全性较差等原因,已逐渐被牢固性更高的钢管脚手架所取代。现有的脚手架的钢管之间的连接都是靠十字扣件连接起来的,这种扣件使用起来十分繁琐,需要拧开、紧固螺栓,工作效率非常低,耗时长,大量螺栓在室外长时间使用易生锈,使拧开、紧固螺栓力量增加,造成螺栓缺陷如变形、滑丝、裂纹等,会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耗材多,钢管需求量极大,安装成本高,底盘使用钢管插在地面,致使整体结构具有不牢固易松散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施工脚手架,通过横梁和第二槽钢之间配合,连接成牢固的底盘结构,解决了脚手架稳定性和牢固性的问题,还通过叠加机构的安装设计,解决了脚手架安装繁琐、耗费大量工时和材料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施工脚手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梁,横梁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依次连接的第一槽钢,两个横梁之间通过第二槽钢进行连接,第二槽钢垂直设置在两个第一槽钢的连接处,第一槽钢中间位置上垂直固定有第一支撑圆管,第一支撑圆管上端依次连接有一个及一个以上的叠加机构,两个第一支撑圆管和两个叠加机构之间均通过横管连接;第一槽钢的一端开有T形卡槽,第一槽钢的另一端设有与T形卡槽相配合的T形卡台,通过T形卡台和T形卡槽卡接配合,将两个第一槽钢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槽钢两端对称焊接有两个角形卡铁;所述第一槽钢中央位置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槽钢两端均开有与两个角形卡铁相配合的梯形卡槽,通过两个角形卡铁嵌入到梯形卡槽内,将两个横梁通过第二槽钢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撑圆管下端周侧焊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板;所述两个连接板上分别开有两个与第一连接孔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支撑圆管上端开有与横管相配合的第一插孔;所述叠加机构包括连接杆、分别一体设置在连接杆两端的支撑板以及固定在连接板上的第二支撑圆管;所述支撑板下端焊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套接在第一支撑圆管或第二支撑圆管的上端,支撑板上端焊接有与第一套筒同轴线配合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支撑圆管下端嵌合在第二套筒内;所述第二支撑圆管上端设有与横管相配合的第二插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槽钢上位于T形卡槽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一槽钢上位于T形卡台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贯通设置有矩形扁铁,矩形扁铁上焊接有两个分别与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贯通相连的预设螺母,通过向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以及两个预设螺母内拧入螺栓,将两个第一槽钢固定在一起。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槽钢两端位于角形卡铁旁开有矩形卡槽;所述第二槽钢两端位于梯形卡槽两侧均一体设置有与矩形卡槽相配合的矩形凸块,通过矩形凸块嵌入到矩形卡槽内,将两个横梁通过第二槽钢限位连接在一起。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板与第一支撑圆管之间还通过三角块焊接相连。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管与第一插孔、第二插孔之间均为过盈配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过向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拧入螺栓,将第一支撑圆管垂直固定在第一槽钢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套筒内周侧开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条形限位槽;所述第二支撑圆管与第一支撑圆管外径大小一致,第二支撑圆管下端周侧设有两个与条形限位槽相配合的条形限位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简单,可重复性使用,第一槽钢之间的连接设计以及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配合设计,形成牢固的底盘,加强了本建筑施工脚手架的固定强度,安全性能高,并且通过叠加机构的设计,使本建筑施工脚手架的安装极为简易,避免了每个钢管之间需要扣件连接固定的繁琐操作,同时,本建筑施工脚手架均采用使用的边角料和废料制成,制造成本低,节能环保,具有很好的使用和经济价值。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施工脚手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配合爆炸视图。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中第一槽钢和第一支撑圆管的配合爆炸视图。图5本技术中叠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施工脚手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梁,横梁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依次连接的第一槽钢1,两个横梁之间通过第二槽钢2进行连接,第二槽钢2垂直设置在两个第一槽钢1的连接处,第一槽钢1中间位置上垂直固定有第一支撑圆管3,第一支撑圆管3上端依次连接有一个及一个以上的叠加机构4,两个第一支撑圆管3和两个叠加机构4之间均通过横管5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槽钢1的一端开有T形卡槽101,第一槽钢1的另一端设有与T形卡槽101相配合的T形卡台102,通过T形卡台102和T形卡槽101卡接配合,将两个第一槽钢1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槽钢1上位于T形卡槽101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孔103,第一槽钢1上位于T形卡台102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孔104,第一固定孔103和第二固定孔104贯通设置有矩形扁铁105,矩形扁铁105上焊接有两个分别与第一固定孔103、第二固定孔104贯通相连的预设螺母106,通过向第一固定孔103、第二固定孔104以及两个预设螺母106内拧入螺栓,将两个第一槽钢1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槽钢1两端对称焊接有两个角形卡铁107,角形卡铁107的夹角在30-45°范围内;所述第一槽钢1两端位于角形卡铁107旁开有矩形卡槽108;所述第一槽钢1中央位置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第一连接孔109;所述第二槽钢2两端均开有与两个角形卡铁107相配合的梯形卡槽201,第二槽钢2两端位于梯形卡槽201两侧均一体设置有与矩形卡槽108相配合的矩形凸块202,通过两个角形卡铁107嵌入到梯形卡槽201内以及矩形凸块202嵌入到矩形卡槽108内,将两个横梁通过第二槽钢2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槽钢1和第二槽钢2的设计,安装操作快捷简单,可在不同地形情况下进行横梁的安装,安装后本脚手架底盘稳定,牢固可靠,无焊接,拆卸极为容易,并能够进行多次利用,节能环保。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支撑圆管3下端周侧焊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板301,连接板301与第一支撑圆管3之间还通过三角块302焊接相连,加强连接板301与第一支撑圆管3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两个连接板301上分别开有两个与第一连接孔109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孔303,通过向第一连接孔109和第二连接孔303内拧入螺栓,将第一支撑圆管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施工脚手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施工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梁,横梁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第一槽钢(1),两个横梁之间通过第二槽钢(2)进行连接,第二槽钢(2)垂直设置在两个第一槽钢(1)的连接处,第一槽钢(1)中间位置上垂直固定有第一支撑圆管(3),第一支撑圆管(3)上端依次连接有至少一个的叠加机构(4),两个第一支撑圆管(3)和两个叠加机构(4)之间均通过横管(5)连接;第一槽钢(1)的一端开有T形卡槽(101),第一槽钢(1)的另一端设有与T形卡槽(101)相配合的T形卡台(102),通过T形卡台(102)和T形卡槽(101)卡接配合,将两个第一槽钢(1)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槽钢(1)两端对称焊接有两个角形卡铁(107);所述第一槽钢(1)中央位置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第一连接孔(109);所述第二槽钢(2)两端均开有与两个角形卡铁(107)相配合的梯形卡槽(201),通过两个角形卡铁(107)嵌入到梯形卡槽(201)内,将两个横梁通过第二槽钢(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撑圆管(3)下端周侧焊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板(301);所述两个连接板(301)上分别开有两个与第一连接孔(109)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孔(303);所述第一支撑圆管(3)上端开有与横管(5)相配合的第一插孔(304);所述叠加机构(4)包括连接杆(401)、分别一体设置在连接杆(401)两端的支撑板(402)以及固定在连接板(301)上的第二支撑圆管(403);所述支撑板(402)下端焊接有第一套筒(404),第一套筒(404)套接在第一支撑圆管(3)或第二支撑圆管(403)的上端,支撑板(402)上端焊接有与第一套筒(404)同轴线配合的第二套筒(405);所述第二支撑圆管(403)下端嵌合在第二套筒(405)内;所述第二支撑圆管(403)上端设有与横管(5)相配合的第二插孔(40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施工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梁,横梁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第一槽钢(1),两个横梁之间通过第二槽钢(2)进行连接,第二槽钢(2)垂直设置在两个第一槽钢(1)的连接处,第一槽钢(1)中间位置上垂直固定有第一支撑圆管(3),第一支撑圆管(3)上端依次连接有至少一个的叠加机构(4),两个第一支撑圆管(3)和两个叠加机构(4)之间均通过横管(5)连接;第一槽钢(1)的一端开有T形卡槽(101),第一槽钢(1)的另一端设有与T形卡槽(101)相配合的T形卡台(102),通过T形卡台(102)和T形卡槽(101)卡接配合,将两个第一槽钢(1)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槽钢(1)两端对称焊接有两个角形卡铁(107);所述第一槽钢(1)中央位置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第一连接孔(109);所述第二槽钢(2)两端均开有与两个角形卡铁(107)相配合的梯形卡槽(201),通过两个角形卡铁(107)嵌入到梯形卡槽(201)内,将两个横梁通过第二槽钢(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撑圆管(3)下端周侧焊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板(301);所述两个连接板(301)上分别开有两个与第一连接孔(109)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孔(303);所述第一支撑圆管(3)上端开有与横管(5)相配合的第一插孔(304);所述叠加机构(4)包括连接杆(401)、分别一体设置在连接杆(401)两端的支撑板(402)以及固定在连接板(301)上的第二支撑圆管(403);所述支撑板(402)下端焊接有第一套筒(404),第一套筒(404)套接在第一支撑圆管(3)或第二支撑圆管(403)的上端,支撑板(402)上端焊接有与第一套筒(404)同轴线配合的第二套筒(405);所述第二支撑圆管(403)下端嵌合在第二套筒(405)内;所述第二支撑圆管(403)上端设有与横管(5)相配合的第二插孔(40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彬樊帆宁雷严庆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诚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