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afety protection device for digging holes in artificial hole piles, in particular to an omni-directional protection operating platform used in manual digging pile excavation operation. It includes the operation platform for the mouth of the manual hole digging pile,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operation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bucket channel, the operation platform is composed of a support frame, and a protective net plate is provided at the support frame, and a plurality of mounting plates are provided around the support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eferably protect workers during digging holes in manual digging pi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人工挖孔桩挖孔作业中的全方位防护操作平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挖孔过程的安全防护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挖孔作业中的全方位防护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人工挖孔桩基础因其施工方法便捷、无需大型施工机械等特点,而被广泛运用于多种工程领域中,其尤其适合作为山区、丘陵等地形的构筑物基础。但是,在人工挖孔桩的挖孔作业过程中存在较高的高处坠落、高空坠物等风险,这对坑口和坑底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现有人工挖孔桩的施工过程中,大多是依靠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配备常规的安全防护用品来规避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但该类防护措施显然无法较好地解决挖孔过程中的高处坠落、高空坠物等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内容是提供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挖孔作业中的全方位防护操作平台,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根据本技术的用于人工挖孔桩挖孔作业中的全方位防护操作平台,其包括用于设于人工挖孔桩孔口处的操作平台本体,操作平台本体中部设有提桶通道;操作平台本体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处设有防护网板;支撑架四周设有多个安装板,任一安装板处均设有安装通孔。本技术中,操作平台本体能够设 ...
【技术保护点】
用于人工挖孔桩挖孔作业中的全方位防护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于人工挖孔桩孔口处的操作平台本体(100),操作平台本体(100)中部设有提桶通道(130);操作平台本体(100)包括支撑架(110),支撑架(110)处设有防护网板(120);支撑架(110)四周设有多个安装板(140),任一安装板(140)处均设有安装通孔(141)。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人工挖孔桩挖孔作业中的全方位防护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于人工挖孔桩孔口处的操作平台本体(100),操作平台本体(100)中部设有提桶通道(130);操作平台本体(100)包括支撑架(110),支撑架(110)处设有防护网板(120);支撑架(110)四周设有多个安装板(140),任一安装板(140)处均设有安装通孔(1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工挖孔桩挖孔作业中的全方位防护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支撑架(110)包括依次连接的左辅架(111)、左主架(112)、右主架(113)和右辅架(114),防护网板(120)有多个且分别设于左辅架(111)、左主架(112)、右主架(113)和右辅架(114)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人工挖孔桩挖孔作业中的全方位防护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左辅架(111)、左主架(112)、右主架(113)和右辅架(114)均由方形钢管焊接而成,左辅架(111)和右辅架(114)整体构造成相互对称的等腰梯形状,左主架(112)和右主架(113)整体构造成相互对称的长方形状;左辅架(111)包括自左而右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左辅架组件管(310)和第二左辅架组件管(320),第一左辅架组件管(310)的长度小于第二左辅架组件管(320)的长度;第一左辅架组件管(310)的两端与第二左辅架组件管(320)的两端间分别设有第三左辅架组件管(330)和第四左辅架组件管(340);左主架(112)包括自左而右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左主架组件管(410)和第二左主架组件管(420),第一左主架组件管(410)、第二左主架组件管(420)和第二左辅架组件管(320)的长度相同;第一左主架组件管(410)的两端侧壁与第二左主架组件管(420)的两端侧壁间分别垂直地设有第三左主架组件管(431)和第四左主架组件管(432);第二左主架组件管(420)两端的右侧壁处分别设有第五左主架组件管(441)和第六左主架组件管(442),第二左主架组件管(420)的右侧壁处还垂直地设有相互间隔的第七左主架组件管(451)和第八左主架组件管(452);一第九左主架组件管(461)的两端左侧壁分别与第五左主架组件管(441)和第七左主架组件管(451)的右端部连接,一第十左主架组件管(462)的两端左侧壁分别与第六左主架组件管(442)和第八左主架组件管(452)的右端部连接;第七左主架组件管(451)和第八左主架组件管(452)间形成第一半孔(470);右主架(113)包括自右而左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右主架组件管(510)和第二右主架组件管(520),第一右主架组件管(510)、第二右主架组件管(520)和第二左主架组件管(420)的长度相同;第一右主架组件管(510)的两端侧壁与第二右主架组件管(520)的两端侧壁间分别垂直地设有第三右主架组件管(531)和第四右主架组件管(532);第二右主架组件管(520)两端的左侧壁处分别设有第五右主架组件管(541)和第六右主架组件管(542),第二右主架组件管(520)的左侧壁处还垂直地设有相互间隔的第七右主架组件管(551)和第八右主架组件管(552);一第九右主架组件管(561)的两端右侧壁分别与第五右主架组件管(541)和第七右主架组件管(551)的左端部连接,一第十右主架组件管(562)的两端右侧壁分别与第六右主架组件管(542)和第八右主架组件管(552)的左端部连接;第七右主架组件管(551)和第八右主架组件管(552)间形成第二半孔(570),第二半孔(570)和第一半孔(470)共同形成提桶通道(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涛涛,桂和怀,朱冠旻,单长孝,李凯,杨尚兴,许克克,吴明春,童宝,陈晨,周志祥,徐鹏飞,张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