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伟专利>正文

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220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包括底部固定板以及千斤顶,所述底部固定板由两个半圆形内扣板构成,两个半圆形内扣板之间通过锁定机构连接,所述底部固定板的顶部开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两侧开有下固定孔,所述千斤顶由主体、设置在主体底部的转轴、通过转轴与主体连接的转块以及设置在主体底部两侧的外固定板构成,所述外固定板的表面开有上固定孔,固定杆贯穿上固定孔直至下固定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提升了桥梁建设的速度,同时提升桥梁顶升时就位准确,支撑牢固性能优,可扩展性能优,可以进行反复的使用。

A highway bridge girder jacking bod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ighway bridge girder jacking body,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fixed plate and a jack. The bottom fixed plate is composed of 2.5 circular inner buckle plates. The 2.5 circular inner buckle plate is connected by a locking mechanism, and the top of the bottom fixed plate is opened with a ring groove,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ring groove are open with a lower fixed hole. The jack is composed of a body, a rotating shaft set at the bottom of the main body, a rotating block connected to the main body by a rotating shaft, and an external fixed plate set at the bottom of the main body. The surface of the external fixed plate is opened with an upper fixed hole, and the fixed rod runs through the upper fixed hole to the lower fixed hol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new type of utility model. It has the following beneficial effects: improving the speed of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improving the position of the bridge beam at the top of the bridge, the strong support performance, the excellent expansibility and the repeate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
本技术是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桥梁顶升技术应用具有十分明显的优越和价值,顶升施工对社会效应影响较小,顶升施工相对于拆除重建总体造价成本较低,顶升施工既环保又节能,其所用的建筑材料很少,所消耗的能源也就很少,由于旧桥是全部利用,所以也不存在废弃材料,并且顶升作业基本不产生废水,废渣和噪声,对环境基本没有影响,顶升技术总体工期较短,进度较快,破坏较小,对周围交通基本无影响,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影响较小。但是,目前公路桥梁顶升的一般方法是在需要顶升的桥梁或公路下搭设顶升支架,这种方法施工时存在工作量大,工期长,浪费人工和材料等缺陷,因此实施起来比较麻烦,操作使用起来非常的不灵活,实用性能不佳,所以存在着不足。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包括底部固定板以及千斤顶,所述底部固定板由两个半圆形内扣板构成,两个半圆形内扣板之间通过锁定机构连接,所述底部固定板的顶部开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两侧开有下固定孔,所述千斤顶由主体、设置在主体底部的转轴、通过转轴与主体连接的转块以及设置在主体底部两侧的外固定板构成,所述外固定板的表面开有上固定孔,固定杆贯穿上固定孔直至下固定孔内。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设有多个,多个锁定机构对称的设置在两个半圆形内扣板的连接处,所述锁定机构由紧固锁扣以及紧固锁体构成。进一步地,所述转块与环形槽相配合,所述转块在环形槽内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千斤顶设有多个,多个千斤顶结构相同,多个千斤顶均匀的设置在环形槽内。进一步地,所述下固定孔的内表面滚有内螺纹,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滚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所述固定杆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从而将外固定板固定在底部固定板上,继而将千斤顶固定在底部固定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在实际使用的时候,通过将底部固定板固定在桥墩上,然后根据实际的顶升情况,通过推动千斤顶在环形槽内移动,直至千斤顶在合适的位置,然后旋转主体,使外固定板上的上固定孔与下固定孔的位置相配合,此时固定杆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从而将外固定板固定在底部固定板上,继而将千斤顶固定在底部固定板上,然后通过千斤顶完成顶升工作,这种设计提升了桥梁建设的速度,同时提升桥梁顶升时就位准确,支撑牢固性能优,可扩展性能优,可以进行反复的使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的千斤顶示意图;图中:1-底部固定板、2-千斤顶、11-锁定机构、12-环形槽、13-下固定孔、21-主体、22-转轴、23-转块、24-外固定板、25-上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包括底部固定板1以及千斤顶2,底部固定板1由两个半圆形内扣板构成,两个半圆形内扣板之间通过锁定机构11连接,底部固定板1的顶部开有环形槽12,环形槽12的两侧开有下固定孔13,千斤顶2由主体21、设置在主体21底部的转轴22、通过转轴22与主体21连接的转块23以及设置在主体21底部两侧的外固定板24构成,外固定板24的表面开有上固定孔25,固定杆贯穿上固定孔25直至下固定孔13内。锁定机构11设有多个,多个锁定机构11对称的设置在两个半圆形内扣板的连接处,锁定机构11由紧固锁扣以及紧固锁体构成。转块23与环形槽12相配合,转块23在环形槽12内移动。千斤顶2设有多个,多个千斤顶2结构相同,多个千斤顶2均匀的设置在环形槽12内。下固定孔13的内表面滚有内螺纹,固定杆的外表面滚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固定杆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从而将外固定板24固定在底部固定板1上,继而将千斤顶2固定在底部固定板1上。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实际使用的时候,通过将底部固定板1固定在桥墩上,然后根据实际的顶升情况,通过推动千斤顶2在环形槽12内移动,直至千斤顶2在合适的位置,然后旋转主体21,使外固定板24上的上固定孔25与下固定孔13的位置相配合,此时固定杆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从而将外固定板24固定在底部固定板1上,继而将千斤顶2固定在底部固定板1上,然后通过千斤顶2完成顶升工作,这种设计提升了桥梁建设的速度,同时提升桥梁顶升时就位准确,支撑牢固性能优,可扩展性能优,可以进行反复的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包括底部固定板以及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固定板由两个半圆形内扣板构成,两个半圆形内扣板之间通过锁定机构连接,所述底部固定板的顶部开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两侧开有下固定孔,所述千斤顶由主体、设置在主体底部的转轴、通过转轴与主体连接的转块以及设置在主体底部两侧的外固定板构成,所述外固定板的表面开有上固定孔,固定杆贯穿上固定孔直至下固定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包括底部固定板以及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固定板由两个半圆形内扣板构成,两个半圆形内扣板之间通过锁定机构连接,所述底部固定板的顶部开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两侧开有下固定孔,所述千斤顶由主体、设置在主体底部的转轴、通过转轴与主体连接的转块以及设置在主体底部两侧的外固定板构成,所述外固定板的表面开有上固定孔,固定杆贯穿上固定孔直至下固定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设有多个,多个锁定机构对称的设置在两个半圆形内扣板的连接处,所述锁定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刘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