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护的建筑升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064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防护的建筑升降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升降架安装在底座的上方,所述底座的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升降架的上端设置有升降平台,所述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收卷轴,所述收卷轴的转轴上设置有收卷气垫布,所述高压气泵安装在底座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升降平台底座的两侧以及远离前面的一侧均设置气垫,升降平台使用时,将收卷气垫布展开,气泵启动通过气管对收卷气垫布进行充气,形成防护气垫,对升降平台操作区进行防护,保证操作人员出现意外摔落时,起到保护缓冲作用,有效对操作人员进行保护,降低受伤程度,防止出现死亡情况,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A building lifting platform with prot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fting platform with a protective building, which includes a base. The lifting frame is mounted above the base. The upper middle position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hydraulic telescopic rod. The upper end of the lifting rack is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platform, both sides of the base are provided with a reel shaft, and the reel shaft is transferred. An air cushion cloth is arranged on the shaft, and the high-pressure air pump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as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air cushion is set on both sides of the lifting platform base and the side far away from the front. When the lifting platform is used, the air cushion cloth will be rolled up, the air pump starts to inflate the reel air cushion cloth through the trachea, forms a protective air cushion, protects the operating area of the lifting platform, and ensures the operator. When the accident falls, it plays the role of protection and buffer, effectively protects the operator, reduces the degree of injury, prevents the occurrence of death, and uses mor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防护的建筑升降平台
本技术属于升降平台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防护的建筑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升降平台是一种多功能起重装卸机械设备,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导轨式、折臂升降、曲臂式,固定式有剪叉式升降货梯、链条式升降机、装卸平台及附着式电动施工平台等。现有的建筑升降平台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缺陷:建筑升降平台使用时会上升到5-8米的高度,由于高度较高使得升降平台重心较高,操作人员在平台上若出现意外摔落,没有设置保护措施,极易导致操作人员摔伤甚至死亡,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防护的建筑升降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防护的建筑升降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升降架安装在底座的上方,所述底座的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升降架的上端设置有升降平台,所述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收卷轴,所述收卷轴的转轴上设置有收卷气垫布,所述高压气泵安装在底座的下方,所述高压气泵的两侧均设置有气管。优选的,所述收卷气垫布包括展开气垫布和防护气垫两种结构,所述展开气垫布为收卷气垫布的展开结构,所述防护气垫为收卷气垫布的展开充气结构。优选的,所述防护气垫靠近收卷轴的位置处设置有充气嘴。优选的,所述收卷轴的转轴两端设置有扭转式弹簧。优选的,所述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四个移动轮,所述四个移动轮均通过支撑杆连接固定。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拐角处移动轮的外侧均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为伸缩顶杆式结构。优选的,所述气管远离高压气泵的一端设置有充气连接头,所述充气连接头和充气嘴通过限位卡扣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靠后一侧设置有收卷轴和收卷气垫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升降平台底座的两侧以及远离前面的一侧均设置气垫,升降平台使用时,将收卷气垫布展开,气泵启动通过气管对收卷气垫布进行充气,形成防护气垫,对升降平台操作区进行防护,保证操作人员出现意外摔落时,起到保护缓冲作用,有效对操作人员进行保护,降低受伤程度,防止出现死亡情况,使用更加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展开气垫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充气形成防护气垫的结构图;图中:1-升降平台、2-升降架、3-收卷气垫布、4-收卷轴、5-支撑柱、6-移动轮、7-气管、8-高压气泵、9-液压伸缩杆、31-展开气垫布、32-防护气垫、10-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防护的建筑升降平台,包括底座10,升降架2安装在底座10的上方,底座10的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液压伸缩杆9,升降架2的上端设置有升降平台1,底座10的两侧均设置有收卷轴4,收卷轴4的转轴上设置有收卷气垫布3,高压气泵8安装在底座10的下方,高压气泵8的两侧均设置有气管7。本技术中,优选的,收卷气垫布3包括展开气垫布31和防护气垫32两种结构,展开气垫布31为收卷气垫布3的展开结构,防护气垫32为收卷气垫布3的展开充气结构。为了方便充气,本技术中,优选的,防护气垫32靠近收卷轴4的位置处设置有充气嘴。为了方便收纳收卷气垫布3,本技术中,优选的,收卷轴4的转轴两端设置有扭转式弹簧。为了方便移动,本技术中,优选的,底座10的下方设置有四个移动轮6,四个移动轮6均通过支撑杆连接固定。为了方便支撑稳固,本技术中,优选的,底座10的下方设置有拐角处移动轮6的外侧均设置有支撑柱5,支撑柱5为伸缩顶杆式结构。为了方便充气,本技术中,优选的,气管7远离高压气泵8的一端设置有充气连接头,充气连接头和充气嘴通过限位卡扣连接。为了对升降平台1周围防护,本技术中,优选的,底座10的靠后一侧设置有收卷轴4和收卷气垫布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通过移动轮6将升降平台1移动到指定位置,放下支撑柱5在四周进行支撑,操作人员站在升降平台1上,控制液压伸缩杆9将升降架2升起进行作业,升起的过程中,高压气泵8工作产生高压气体通过气管7对收卷气垫布3进行充气,收卷气垫布3顺着收卷轴4展开,展开之后形成展开气垫布31,气管7上充气头和充气嘴连接,展开气垫布31充满气之后形成防护气垫32,对升降平台周围实现防护,避免操作人员摔落受到较大损伤,使用更加安全可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有防护的建筑升降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防护的建筑升降平台,包括升降架(2)、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2)安装在底座(10)的上方,所述底座(10)的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液压伸缩杆(9),所述升降架(2)的上端设置有升降平台(1),所述底座(10)的两侧均设置有收卷轴(4),所述收卷轴(4)的转轴上设置有收卷气垫布(3),高压气泵(8)安装在底座(10)的下方,所述高压气泵(8)的两侧均设置有气管(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防护的建筑升降平台,包括升降架(2)、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2)安装在底座(10)的上方,所述底座(10)的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液压伸缩杆(9),所述升降架(2)的上端设置有升降平台(1),所述底座(10)的两侧均设置有收卷轴(4),所述收卷轴(4)的转轴上设置有收卷气垫布(3),高压气泵(8)安装在底座(10)的下方,所述高压气泵(8)的两侧均设置有气管(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护的建筑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气垫布(3)包括展开气垫布(31)和防护气垫(32)两种结构,所述展开气垫布(31)为收卷气垫布(3)的展开结构,所述防护气垫(32)为收卷气垫布(3)的展开充气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护的建筑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气垫(32)靠近收卷轴(4)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化龙李向辉洪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京龙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