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载控制系统迁移抬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8787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0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车载控制系统迁移抬升的方法,包括:车载控制系统判断目标车辆在第一位置处是否可以进行抬升;若否,则车载控制系统控制目标车辆迁移至第二位置处;车载控制系统判断在第二位置处是否可以进行抬升;若是,则车载控制系统获取标准距离h1;车载控制系统对目标车辆的车型进行识别;车载控制系统依据识别结果选取与相匹配的气囊类别;车载控制系统依据所述h1在所述气囊类别中选取与所述目标车辆相匹配的第一气囊;对放置于所述目标车辆和所述地面之间的第一气囊进行充气,至所述第一气囊完全鼓起以抬升所述目标车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轻便简洁,所使用的第一气囊并不占据空间,具有适用性广的特点。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migration uplift based on vehicle control system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of migration and lifting based on the vehicle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the vehicle control system determines whether the target vehicle can be lifted at the first position; if not, the vehicle control system controls the target vehicle to move to the second position; the vehicle control system can judge whether it can be carried out at the second position. If, the vehicle control system obtains the standard distance H1, the vehicle control system identifies the vehicle's vehicle model, and the vehicle control system selects the airbag category matching with th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and the vehicle control system selects the first air bag that matches the target vehicle in the air bag category according to the H1. The first airbag disposed between the target vehicle and the ground is inflated until the first airbag is completely bulged to lift the target vehicle. The metho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s light and concise, and the first airbag used does not occupy space,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de appl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车载控制系统迁移抬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车载控制系统迁移抬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汽车运行到道路中途时出现故障,如轮胎破裂等,此时需要对汽车进行临时抢修,如更换轮胎等。现有技术中,这种针对汽车在道路上进行临时维修的方式往往是通过机械式千斤顶放置在汽车底盘与地面之间,然后这种抬升汽车的方式就使得单个千斤顶只能对汽车的单个部位进行抬升并维修,而当汽车出现多个部位同时进行维修时,只能在通过千斤顶修理完一个部位后在换另一个部位进行抬升维修,使得维修效率极低,且由于机械式千斤顶往往体积和重量较大,在汽车后备箱中也会占据一定空间,缩小了汽车后备箱的容纳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车载控制系统迁移抬升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机械式千斤顶抬升车辆过于繁琐,继而导致维修效率低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载控制系统迁移抬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在第一位置处是否可以进行抬升;若否,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目标车辆迁移至第二位置处;其中,以所述第一位置为中心圆点,以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T12为半径,所形成的圆形区域面积是S12;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在第二位置处是否可以进行抬升;若否,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目标车辆迁移至第三位置处;其中,以所述第二位置为中心圆点,以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T23为半径,所形成的圆形区域面积是S23;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S23是否大于2倍的S12;若是,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第三位置处是否可以进行抬升;若是,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获取所述目标车辆和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标准距离h1;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对所述目标车辆的车型进行识别;所述车载控制系统依据识别结果在气囊分类表中选取与所述车型相匹配的气囊类别;所述车载控制系统依据所述h1在所述气囊类别中选取与所述目标车辆相匹配的第一气囊;其中,所述第一气囊的鼓起高度是h2,所述h2大于所述h1;所述车载控制系统控制充气装置对放置于所述目标车辆和所述地面之间的第一气囊进行充气,至所述第一气囊完全鼓起以抬升所述目标车辆。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在第三位置处是否可以进行抬升具体包括: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将所述目标车辆的左前轮与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接触点记为第一标记点;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将所述目标车辆的左后轮与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接触点记为第二标记点;所述车载控制系统测量所述第一标记点和所述第二标记点之间的水平垂直距离h12;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将所述h12和标准差H进行对比;若所述h12和所述标准差H的差值绝对值在预设区域区间范围内,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可以进行抬升。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在第三位置处是否可以进行抬升具体包括: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将所述目标车辆的左前轮与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接触点记为第一标记点;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将所述目标车辆的右前轮与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接触点记为第三标记点;所述车载控制系统测量所述第一标记点和所述第三标记点之间的水平垂直距离h13;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将所述h13和标准差H进行对比;若所述h13和所述标准差H的差值绝对值在预设区域区间范围内,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可以进行抬升。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在第三位置处是否可以进行抬升具体包括: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将所述目标车辆的右前轮与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接触点记为第三标记点;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将所述目标车辆的右后轮与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接触点记为第四标记点;所述车载控制系统测量所述第三标记点和所述第四标记点之间的水平垂直距离h34;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将所述h34和标准差H进行对比;若所述h34和所述标准差H的差值绝对值在预设区域区间范围内,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可以进行抬升。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载控制系统迁移抬升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判断模块,被配置为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在第一位置处是否可以进行抬升;第一迁移模块,被配置为若否,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目标车辆迁移至第二位置处;其中,以所述第一位置为中心圆点,以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T12为半径,所形成的圆形区域面积是S12;第二判断模块,被配置为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在第二位置处是否可以进行抬升;第二迁移模块,被配置为若否,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目标车辆迁移至第三位置处;其中,以所述第二位置为中心圆点,以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T23为半径,所形成的圆形区域面积是S23;第三判断模块,被配置为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S23是否大于2倍的S12;第四判断模块,被配置为若是,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第三位置处是否可以进行抬升;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若是,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获取所述目标车辆和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标准距离h1;识别模块,被配置为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对所述目标车辆的车型进行识别;第一选择模块,被配置为所述车载控制系统依据识别结果在气囊分类表中选取与所述车型相匹配的气囊类别;第二选择模块,被配置为所述车载控制系统依据所述h1在所述气囊类别中选取与所述目标车辆相匹配的第一气囊;其中,所述第一气囊的鼓起高度是h2,所述h2大于所述h1;充气模块,被配置为所述车载控制系统控制充气装置对放置于所述目标车辆和所述地面之间的第一气囊进行充气,至所述第一气囊完全鼓起以抬升所述目标车辆。可选的,所述第四判断模块具体包括:第一标记子模块,被配置为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将所述目标车辆的左前轮与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接触点记为第一标记点;第二标记子模块,被配置为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将所述目标车辆的左后轮与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接触点记为第二标记点;第一测量子模块,被配置为所述车载控制系统测量所述第一标记点和所述第二标记点之间的水平垂直距离h12;第一对比子模块,被配置为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将所述h12和标准差H进行对比;第一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若所述h12和所述标准差H的差值绝对值在预设区域区间范围内,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可以进行抬升。可选的,所述第四判断模块具体包括:第一标记子模块,被配置为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将所述目标车辆的左前轮与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接触点记为第一标记点;第三标记子模块,被配置为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将所述目标车辆的右前轮与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接触点记为第三标记点;第二测量子模块,被配置为所述车载控制系统测量所述第一标记点和所述第三标记点之间的水平垂直距离h13;第二对比子模块,被配置为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将所述h13和标准差H进行对比;第二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若所述h13和所述标准差H的差值绝对值在预设区域区间范围内,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可以进行抬升。可选的,所述第四判断模块具体包括:第三标记子模块,被配置为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将所述目标车辆的右前轮与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接触点记为第三标记点;第四标记子模块,被配置为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将所述目标车辆的右后轮与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接触点记为第四标记点;第三测量子模块,被配置为所述车载控制系统测量所述第三标记点和所述第四标记点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车载控制系统迁移抬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车载控制系统迁移抬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在第一位置处是否可以进行抬升;若否,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目标车辆迁移至第二位置处;其中,以所述第一位置为中心圆点,以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T12为半径,所形成的圆形区域面积是S12;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在第二位置处是否可以进行抬升;若否,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目标车辆迁移至第三位置处;其中,以所述第二位置为中心圆点,以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T23为半径,所形成的圆形区域面积是S23;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S23是否大于2倍的S12;若是,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第三位置处是否可以进行抬升;若是,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获取所述目标车辆和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标准距离h1;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对所述目标车辆的车型进行识别;所述车载控制系统依据识别结果在气囊分类表中选取与所述车型相匹配的气囊类别;所述车载控制系统依据所述h1在所述气囊类别中选取与所述目标车辆相匹配的第一气囊;其中,所述第一气囊的鼓起高度是h2,所述h2大于所述h1;所述车载控制系统控制充气装置对放置于所述目标车辆和所述地面之间的第一气囊进行充气,至所述第一气囊完全鼓起以抬升所述目标车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车载控制系统迁移抬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在第一位置处是否可以进行抬升;若否,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目标车辆迁移至第二位置处;其中,以所述第一位置为中心圆点,以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T12为半径,所形成的圆形区域面积是S12;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在第二位置处是否可以进行抬升;若否,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目标车辆迁移至第三位置处;其中,以所述第二位置为中心圆点,以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T23为半径,所形成的圆形区域面积是S23;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S23是否大于2倍的S12;若是,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第三位置处是否可以进行抬升;若是,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获取所述目标车辆和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标准距离h1;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对所述目标车辆的车型进行识别;所述车载控制系统依据识别结果在气囊分类表中选取与所述车型相匹配的气囊类别;所述车载控制系统依据所述h1在所述气囊类别中选取与所述目标车辆相匹配的第一气囊;其中,所述第一气囊的鼓起高度是h2,所述h2大于所述h1;所述车载控制系统控制充气装置对放置于所述目标车辆和所述地面之间的第一气囊进行充气,至所述第一气囊完全鼓起以抬升所述目标车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在第三位置处是否可以进行抬升具体包括: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将所述目标车辆的左前轮与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接触点记为第一标记点;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将所述目标车辆的左后轮与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接触点记为第二标记点;所述车载控制系统测量所述第一标记点和所述第二标记点之间的水平垂直距离h12;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将所述h12和标准差H进行对比;若所述h12和所述标准差H的差值绝对值在预设区域区间范围内,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可以进行抬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在第三位置处是否可以进行抬升具体包括: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将所述目标车辆的左前轮与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接触点记为第一标记点;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将所述目标车辆的右前轮与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接触点记为第三标记点;所述车载控制系统测量所述第一标记点和所述第三标记点之间的水平垂直距离h13;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将所述h13和标准差H进行对比;若所述h13和所述标准差H的差值绝对值在预设区域区间范围内,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可以进行抬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在第三位置处是否可以进行抬升具体包括: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将所述目标车辆的右前轮与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接触点记为第三标记点;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将所述目标车辆的右后轮与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接触点记为第四标记点;所述车载控制系统测量所述第三标记点和所述第四标记点之间的水平垂直距离h34;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将所述h34和标准差H进行对比;若所述h34和所述标准差H的差值绝对值在预设区域区间范围内,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可以进行抬升。5.一种基于车载控制系统迁移抬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判断模块,被配置为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在第一位置处是否可以进行抬升;第一迁移模块,被配置为若否,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目标车辆迁移至第二位置处;其中,以所述第一位置为中心圆点,以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T12为半径,所形成的圆形区域面积是S12;第二判断模块,被配置为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在第二位置处是否可以进行抬升;第二迁移模块,被配置为若否,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目标车辆迁移至第三位置处;其中,以所述第二位置为中心圆点,以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T23为半径,所形成的圆形区域面积是S23;第三判断模块,被配置为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S23是否大于2倍的S12;第四判断模块,被配置为若是,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判断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第三位置处是否可以进行抬升;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若是,则所述车载控制系统获取所述目标车辆和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标准距离h1;识别模块,被配置为所述车载控制系统对所述目标车辆的车型进行识别;第一选择模块,被配置为所述车载控制系统依据识别结果在气囊分类表中选取与所述车型相匹配的气囊类别;第二选择模块,被配置为所述车载控制系统依据所述h1在所述气囊类别中选取与所述目标车辆相匹配的第一气囊;其中,所述第一气囊的鼓起高度是h2,所述h2大于所述h1;充气模块,被配置为所述车载控制系统控制充气装置对放置于所述目标车辆和所述地面之间的第一气囊进行充气,至所述第一气囊完全鼓起以抬升所述目标车辆。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判断模块具体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志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