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油墨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820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油墨搅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的内底部设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搅拌腔,所述壳体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中空杆,两个所述中空杆的内部均设有升降腔,两个所述升降腔内均套接有升降杆,两个所述升降杆的上端均贯穿中空杆的上端侧壁并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侧壁贯穿设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下端依次贯穿连接板、壳体并延伸至升降腔内,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上端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不仅能够方便使用者移动,而且能够提高搅拌机的使用效率。

An efficient inks agit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fficient ink mixing device, including a base.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ed groove. The inner bottom of the limit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shell. The inner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stirring chamber,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shell is symmetrical with two hollow rods, and the inside of the two hollow rods is provided with a lift. The upper end of the two lifting rods are both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wall of the hollow rod and connected through a connecting plate. The side wall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runs through the first rotating ro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rotation rod runs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late, the shell body and extended to the lifting cavity. The first part of the first rotation rod runs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late, the shell and the lifting cavity. The upper end of the rotating rod is sheathed with a first gear,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servo moto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and simple operation, which can not only facilitate users to move, but als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mix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油墨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墨搅拌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油墨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油墨是用于印刷的重要材料,是由树脂、颜料、填充料及其他辅助成分混合而形成的粘稠体,其混合主要通过搅拌分散完成,这就需要使用搅拌机进行,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使用者越来越觉得传统的搅拌机不能满足现在的要求,传统的搅拌机主要就是通过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从而使搅拌扇叶进行搅拌,但是单纯的旋转搅拌并不能提高搅拌效率,这就亟需生产商进行升级,传统的油墨搅拌机具有难以移动、搅拌效率低下等弊端,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高效的油墨搅拌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难以移动、搅拌效率低下等弊端,而提出的一种高效的油墨搅拌装置,其不仅能够方便使用者移动,而且能够提高搅拌机的使用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油墨搅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的内底部设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搅拌腔,所述壳体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中空杆,两个所述中空杆的内部均设有升降腔,两个所述升降腔内均套接有升降杆,两个所述升降杆的上端均贯穿中空杆的上端侧壁并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侧壁贯穿设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下端依次贯穿连接板、壳体并延伸至升降腔内,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上端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两个所述中空杆相对的一端侧壁分别水平连接有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的内部设有两端均具有第一开口的第一滑动槽,且所述第一横板的大小与第一开口的大小相配合,所述第二横板的底部侧壁设有与第一滑动槽相互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侧壁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两个所述中空杆相对的一端侧壁分别水平设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分别与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齿条板和第二齿条板,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上端均设有第二滑动槽,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远离第二滑动槽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与相对的升降杆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的上端对称设有第一L形杆和第二L形杆,所述第一L形杆和第二L形杆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两个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板、第二齿条板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侧壁对称设有多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远离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扇叶。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在第二转动杆侧壁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第二转动杆的一端侧壁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槽内设有延伸块,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壁贯穿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依次贯穿固定块的侧壁、延伸块并与第三限位槽的侧壁相抵,所述延伸块远离第三限位槽的一端与搅拌扇叶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上端贯穿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部设有两端均具有第三开口的连接腔,所述连接腔与搅拌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转动杆与连接腔的内侧壁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为万向轮。优选地,所述升降腔的内底部竖直设有限位杆,所述升降杆的内部设有限位腔,所述升降杆的底部设有卡块,所述限位杆的上端依次贯穿卡块、升降杆的底部侧壁并延伸至限位腔内。优选地,所述升降腔的内底部设有减震弹簧,所述限位杆套接在减震弹簧内,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与卡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本技术中,行走机构方便使用者推动,当需要进行搅拌时,启动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转动,在第一齿轮的作用下,使得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转动,从而使得搅拌扇叶进行搅拌工作,当需要提高搅拌效率时,启动两个第二伺服电机,分别带动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转动,在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进行往复运动,从而使得两个连接杆进行往复运动,在两个连接杆的作用下,使得两个升降杆上下移动,带动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最终实现搅拌扇叶转动的同时进行上下移动,提高搅拌效率,第一横板在移动过程中,可以滑动至第一滑动槽内,且第一齿条板可以穿过第二开口,不会造成阻挡影响搅拌工作。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不仅能够方便使用者移动,而且能够提高搅拌机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的油墨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的油墨搅拌装置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的油墨搅拌装置的B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的油墨搅拌装置的C处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的油墨搅拌装置的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底座、2壳体、3搅拌扇叶、4第二转动杆、5第一限位板、6连接板、7第二齿轮、8固定块、9限位块、10第一L形杆、11第二L形杆、12第二限位板、13限位杆、14升降杆、15连接杆、16第二横板、17第一伺服电机、18第一齿轮、19第一转动杆、20中空杆、21第一横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高效的油墨搅拌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设有限位凹槽,限位凹槽的内底部设有壳体2,壳体2的内部设有搅拌腔,壳体2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中空杆20,两个中空杆20的内部均设有升降腔,两个升降腔内均套接有升降杆14,两个升降杆14的上端均贯穿中空杆20的上端侧壁并通过连接板6连接,连接板6的侧壁贯穿设有第一转动杆19,第一转动杆19的下端依次贯穿连接板6、壳体2并延伸至升降腔内,第一转动杆19的上端套接有第一齿轮18,连接板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7,第一伺服电机17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18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7,两个中空杆20相对的一端侧壁分别水平连接有第一横板21和第二横板16,第二横板16的内部设有两端均具有第一开口的第一滑动槽,且第一横板21的大小与第一开口的大小相配合,第二横板16的底部侧壁设有与第一滑动槽相互连通的第二开口,第一横板21和第二横板16的侧壁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两个中空杆20相对的一端侧壁分别水平设有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12,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12分别与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滑动连接,第一横板21和第二横板16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齿条板和第二齿条板,第一横板21和第二横板16的上端均设有第二滑动槽,两个第二滑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两个滑动块远离第二滑动槽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5,两个连接杆15分别与相对的升降杆14侧壁转动连接,壳体2的上端对称设有第一L形杆10和第二L形杆11,第一L形杆10和第二L形杆11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两个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板、第二齿条板相互啮合,第一转动杆19的底部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的油墨搅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的油墨搅拌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的内底部设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内部设有搅拌腔,所述壳体(2)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中空杆(20),两个所述中空杆(20)的内部均设有升降腔,两个所述升降腔内均套接有升降杆(14),两个所述升降杆(14)的上端均贯穿中空杆(20)的上端侧壁并通过连接板(6)连接,所述连接板(6)的侧壁贯穿设有第一转动杆(19),所述第一转动杆(19)的下端依次贯穿连接板(6)、壳体(2)并延伸至升降腔内,所述第一转动杆(19)的上端套接有第一齿轮(18),所述连接板(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7),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7)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18)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7),两个所述中空杆(20)相对的一端侧壁分别水平连接有第一横板(21)和第二横板(16),所述第二横板(16)的内部设有两端均具有第一开口的第一滑动槽,且所述第一横板(21)的大小与第一开口的大小相配合,所述第二横板(16)的底部侧壁设有与第一滑动槽相互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横板(21)和第二横板(16)的侧壁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两个所述中空杆(20)相对的一端侧壁分别水平设有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12),所述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12)分别与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横板(21)和第二横板(16)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齿条板和第二齿条板,所述第一横板(21)和第二横板(16)的上端均设有第二滑动槽,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远离第二滑动槽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5),两个所述连接杆(15)分别与相对的升降杆(14)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壳体(2)的上端对称设有第一L形杆(10)和第二L形杆(11),所述第一L形杆(10)和第二L形杆(11)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两个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板、第二齿条板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转动杆(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4),所述第二转动杆(4)的侧壁对称设有多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远离第二转动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扇叶(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油墨搅拌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的内底部设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内部设有搅拌腔,所述壳体(2)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中空杆(20),两个所述中空杆(20)的内部均设有升降腔,两个所述升降腔内均套接有升降杆(14),两个所述升降杆(14)的上端均贯穿中空杆(20)的上端侧壁并通过连接板(6)连接,所述连接板(6)的侧壁贯穿设有第一转动杆(19),所述第一转动杆(19)的下端依次贯穿连接板(6)、壳体(2)并延伸至升降腔内,所述第一转动杆(19)的上端套接有第一齿轮(18),所述连接板(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7),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7)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18)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7),两个所述中空杆(20)相对的一端侧壁分别水平连接有第一横板(21)和第二横板(16),所述第二横板(16)的内部设有两端均具有第一开口的第一滑动槽,且所述第一横板(21)的大小与第一开口的大小相配合,所述第二横板(16)的底部侧壁设有与第一滑动槽相互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横板(21)和第二横板(16)的侧壁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两个所述中空杆(20)相对的一端侧壁分别水平设有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12),所述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12)分别与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横板(21)和第二横板(16)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齿条板和第二齿条板,所述第一横板(21)和第二横板(16)的上端均设有第二滑动槽,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远离第二滑动槽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5),两个所述连接杆(15)分别与相对的升降杆(14)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壳体(2)的上端对称设有第一L形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振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安光油墨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