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扣和手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7965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8 22:51
一种表扣和手表,表扣包括第一扣舌(10)、与第一扣舌(10)滑接的第二扣舌(20)、与第二扣舌(20)滑接的第三扣舌(30)、扣设于第一扣舌(10)上的扣盖(40)和具有第一按键(51)和第二按键(52)的松紧按钮(50),第一按键(51)和第二按键(52)分别设有第一扣柱(53)和第二扣柱(54),第一按键(51)和第二按键(52)分别穿出扣盖(40);第三扣舌(30)上设有第一导向槽(311)和第二导向槽(312),第一导向槽(311)和第二导向槽(312)内分别设有与第一扣柱(53)和第二扣柱(54)扣接的第一定位凸起(313)和第二定位凸起(314)。表扣的合上和打开操作非常方便,且可使得表带与手腕之间的间隙缩小而让手表佩戴人在手腕上的舒适感更佳。

Watch and watch

A table button and a watch, which includes the first button tongue (10), the second button tongue (20) slipped with the first button tongue (10), the third button tongue (30) slipped with the second button tongue (20), the buckle lid (40) on the first button tongue (10), the first button (51) and second key (52), and the first buttons and keys, respectively. A first button column (53) and a second button column (54) are provided, the first key (51) and the second key (52) are respectively worn out of the buckle lid (40), and the third buckle tongue (30)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uide slot (311) and a second guide slot (312), and the first guide slot (311) and the second guide slo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positioning protruding with the first button column and the button column. 313) and second positioning protruding (314). The closing and opening operation of the buckle is very convenient, and the gap between the strap and the wrist can be reduced to make the wearer feel comfortable on the wri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表扣和手表
本技术属于手表
,尤其涉及一种表扣和手表。
技术介绍
手表一般包括表带和表盘,佩戴时可以通过表带将表盘束在手腕上。其中表带上一般是设有表扣,现有的表扣例如有蝴蝶扣、双按弹簧扣、龟壳扣、潜水扣、二折扣等等,种类虽然繁多,但均以折叠形式的居多,折叠形式的表扣在扣合操作时较为困难,并且扣合后的表带通常与手腕之间存在的间隙较大,如此造成佩戴的手表舒适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扣,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手表的表扣扣合操作困难并且会因为表带与手腕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而导致佩戴不舒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扣舌、第二扣舌、第三扣舌、扣盖和松紧按钮,所述松紧按钮包括设于其长度方向两端且受力可压缩、移除受力可复原的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所述第一按键的底部设有第一扣柱,所述第二按键的底部设有第二扣柱,所述扣盖扣设于所述第一扣舌上,所述松紧按钮设于所述扣盖与所述第一扣舌之间,且所述第一按键的外端和所述第二按键的外端分别穿出所述扣盖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扣舌与所述第一扣舌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二扣舌相对于所述第一扣舌滑动可重叠于所述第一扣舌内,所述第三扣舌与所述第二扣舌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三扣舌相对于所述第二扣舌滑动可重叠于所述第二扣舌内,所述第三扣舌上设有位置与所述第一扣柱和所述第二扣柱对应的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内设有当所述第一扣柱沿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时与所述第一扣柱扣接的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导向槽内当所述第二扣柱沿所述第二导向槽滑动时与所述第二扣柱扣接的第二定位凸起。优选地,所述松紧按钮还包括套接件和弹性件,所述套接件开设有套接腔,所述第一按键的内端延伸设有第一键板,所述第二按键的内端延伸设有第二键板,所述第一键板和所述第二键板叠层设于所述套接腔内,所述弹性件套设于叠层设置的所述第一键板和所述第二键板外,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一按键的内端和第二按键的内端。优选地,所述套接件的底部开设有用于避空所述第一扣柱和所述第二扣柱的第一避空槽和第二避空槽,所述第一避空槽和所述第二避空槽均与所述套接腔连通。优选地,所述扣盖包括盖板和设于所述盖板宽度方向两端且向下延伸的挡板,所述盖板封盖于所述第一扣舌的上方且两所述挡板限位于所述第一扣舌宽度方向的两侧,两所述挡板分别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按键的外端和所述第二按键的外端穿出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优选地,所述第一扣柱背向所述第二扣柱的侧端开设有第一柱斜面,所述第二扣柱背向所述第一扣柱的侧端开设有第二柱斜面,所述第一定位凸起朝向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的侧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柱斜面斜面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扣柱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扣接的第一凸起斜面,所述第二定位凸起朝向所述第一定位凸起的侧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柱斜面斜面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二扣柱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扣接的第二凸起斜面。优选地,所述第一扣舌包括第一舌底板、设于所述第一舌底板宽度方向两端且向上延伸的第一舌挡板和于所述第一舌挡板向内侧延伸的第一舌内板,两所述第一舌内板、两所述第一舌挡板和所述第一舌底板围设形成两第一侧凹槽,所述第一舌底板上设有第一舌柱,所述第二扣舌包括叠层于所述第一舌底板上的第二舌底板,所述第二舌底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伸入两所述第一侧凹槽内,且所述第二舌底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舌柱滑动配合的第一柱槽。优选地,所述第二扣舌还设于所述第二舌底板宽度方向两端且向上延伸的第二舌挡板和于所述第二舌挡板向内侧延伸的第二舌内板,两所述第二舌内板、两所述第二舌挡板和所述第二舌底板围设形成两第二侧凹槽,所述第二舌底板上设有第二舌柱,所述第三扣舌包括叠层于所述第二舌底板上的第三舌底板,所述第三舌底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伸入两所述第二侧凹槽内,且所述第三舌底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舌柱滑动配合的第二柱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开设于所述第三舌底板上。优选地,所述第一扣舌包括第一舌底板和设于所述第一舌底板宽度方向两端且向上延伸的第一舌挡板,两所述第一舌挡板均开设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侧滑槽,所述第二扣舌包括叠层于所述第一舌底板上的第二舌底板,所述第二舌底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凸设有伸入两所述第一侧滑槽内并分别与两所述第一侧滑槽滑动配合的两第一侧滑板。优选地,所述第二扣舌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舌底板宽度方向两端且向上延伸的第二舌挡板,两所述第二舌挡板分别位于两所述第一舌挡板的内侧,且两所述第二舌挡板均开设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侧滑槽,所述第三扣舌包括叠层于所述第二舌底板上的第三舌底板,所述第三舌底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凸设有伸入两所述第二侧滑槽内并分别与两所述第二侧滑槽滑动配合的两第二侧滑板,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均开设于所述第三舌底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表扣,合上时,滑动第三扣舌,使得第三扣舌完全叠层于第二扣舌上,滑动第二扣舌,使得第二扣舌完全叠层于第一扣舌上,并且由于第三扣舌上设有位置与松紧按钮的第一扣柱和第二扣柱对应的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那么第一扣柱和第二扣柱分别于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内滑动,直至第一扣柱和第二扣柱扣接在第一导向槽内设置的第一定位凸起和第二导向槽内设置的第二定位凸起上,如此使得表扣合上;打开时,压缩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直至使得第一按键的上设置的第一扣柱和第二按键上设置的第二扣柱脱离与第一导向槽内设置的第一定位凸起和第二导向槽内设置的第二定位凸起的扣接,然后松开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复位带动第一扣柱和第二扣柱复位,第一扣柱和第二扣柱分别再次与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滑动配合,拉伸第二扣舌和第三扣舌,使得第二扣舌滑出与第一扣舌的叠层设置以及第三扣舌滑出与第二扣舌的叠层设置,如此使得表扣打开。整个操作方便快捷,并且该种表扣应用于手表的表链上时,可以使得表带与手腕之间的间隙缩小而让手表佩戴人在手腕上的舒适感更佳。本技术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手表,包括表盘和与所述表盘连接的表链,所述表链上连接有上述的表扣。本技术的手表,由于使用有上述的表扣,那么可以使得表带佩戴在手腕上时更加方便,并且还可以使得表带与手腕之间粉间隙缩小而让手表佩戴在人手腕上的舒适感更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表扣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表扣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表扣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表扣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表扣的松紧按钮与第三扣舌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5中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表扣的松紧按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表扣的松紧按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表扣的扣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表扣的第一扣舌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表扣和手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表扣,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扣舌、第二扣舌、第三扣舌、扣盖和松紧按钮,所述松紧按钮包括设于其长度方向两端且受力可压缩、移除受力可复原的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所述第一按键的底部设有第一扣柱,所述第二按键的底部设有第二扣柱,所述扣盖扣设于所述第一扣舌上,所述松紧按钮设于所述扣盖与所述第一扣舌之间,且所述第一按键的外端和所述第二按键的外端分别穿出所述扣盖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扣舌与所述第一扣舌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二扣舌相对于所述第一扣舌滑动可重叠于所述第一扣舌内,所述第三扣舌与所述第二扣舌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三扣舌相对于所述第二扣舌滑动可重叠于所述第二扣舌内,所述第三扣舌上设有位置与所述第一扣柱和所述第二扣柱对应的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内设有当所述第一扣柱沿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时与所述第一扣柱扣接的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导向槽内当所述第二扣柱沿所述第二导向槽滑动时与所述第二扣柱扣接的第二定位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扣,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扣舌、第二扣舌、第三扣舌、扣盖和松紧按钮,所述松紧按钮包括设于其长度方向两端且受力可压缩、移除受力可复原的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所述第一按键的底部设有第一扣柱,所述第二按键的底部设有第二扣柱,所述扣盖扣设于所述第一扣舌上,所述松紧按钮设于所述扣盖与所述第一扣舌之间,且所述第一按键的外端和所述第二按键的外端分别穿出所述扣盖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扣舌与所述第一扣舌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二扣舌相对于所述第一扣舌滑动可重叠于所述第一扣舌内,所述第三扣舌与所述第二扣舌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三扣舌相对于所述第二扣舌滑动可重叠于所述第二扣舌内,所述第三扣舌上设有位置与所述第一扣柱和所述第二扣柱对应的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内设有当所述第一扣柱沿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时与所述第一扣柱扣接的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导向槽内当所述第二扣柱沿所述第二导向槽滑动时与所述第二扣柱扣接的第二定位凸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按钮还包括套接件和弹性件,所述套接件开设有套接腔,所述第一按键的内端延伸设有第一键板,所述第二按键的内端延伸设有第二键板,所述第一键板和所述第二键板叠层设于所述套接腔内,所述弹性件套设于叠层设置的所述第一键板和所述第二键板外,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一按键的内端和第二按键的内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件的底部开设有用于避空所述第一扣柱和所述第二扣柱的第一避空槽和第二避空槽,所述第一避空槽和所述第二避空槽均与所述套接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表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盖包括盖板和设于所述盖板宽度方向两端且向下延伸的挡板,所述盖板封盖于所述第一扣舌的上方且两所述挡板限位于所述第一扣舌宽度方向的两侧,两所述挡板分别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按键的外端和所述第二按键的外端穿出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表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柱背向所述第二扣柱的侧端开设有第一柱斜面,所述第二扣柱背向所述第一扣柱的侧端开设有第二柱斜面,所述第一定位凸起朝向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的侧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柱斜面斜面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扣柱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扣接的第一凸起斜面,所述第二定位凸起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克来马涛
申请(专利权)人:天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