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景思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调节的电力用电力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772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电力用电力柜,涉及电力领域。该便于调节的电力用电力柜,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的两侧均穿插设置有竖杆,所述竖杆靠近壳体的一端贯穿壳体的顶部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且两个竖杆远离壳体的一端通过柜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且两个卡槽通过滑板滑动连接。该便于调节的电力用电力柜,通过对卡槽、滑板、减震弹簧、电机、丝杆、套筒和螺母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电力用电力柜的高度进行调节的效果,从而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以此也提高了电力用电力柜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电力用电力柜的使用效率,以此也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的电力用电力柜
本技术涉及电力
,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的电力用电力柜。
技术介绍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专利技术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电力的专利技术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十八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二十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当今是互联网的时代,我们仍然对电力有着持续增长的需求,因为我们专利技术了电脑、家电等更多使用电力的产品。不可否认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电力成为人们的必需品。电力的产生方式主要有:火力发电(煤等可燃烧物)、太阳能发电、大容量风力发电技术、核能发电、氢能发电、水利发电等。二十一世纪能源科学将为人类文明再创辉煌,例如,燃料电池是将氢、天然气、煤气、甲醇、肼等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一类化学电源;生物质能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生物质能的高效和清洁利用技术也得到极大发展。在涉及电力时,就涉及到对电力用电力柜进行使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力用电力柜,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对电力用电力柜进行调节,从而影响了电力用电力柜的正常使用,以此也降低了电力用电力柜的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电力用电力柜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的电力用电力柜,解决了电力用电力柜不便于调节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调节的电力用电力柜,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的两侧均穿插设置有竖杆,所述竖杆靠近壳体的一端贯穿壳体的顶部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且两个竖杆远离壳体的一端通过柜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且两个卡槽通过滑板滑动连接,所述滑板的顶部与竖杆位于壳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表面且位于滑板的上方环绕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顶部与壳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远离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贯穿滑板并延伸至滑板的上方,所述丝杆远离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与丝杆相适配的套筒,所述套筒的顶部与壳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表面且位于滑板的下方螺纹连接有与丝杆相适配的螺母,所述螺母的顶部与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线圈,所述电机和线圈均与外设的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柜体的正表面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柜门,所述柜门的正表面固定安装有提手。优选的,所述柜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套设有胶皮套。优选的,所述胶皮套与把手配合设置,且胶皮套的内壁与把手的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竖杆的表面且位于柜体与壳体之间环绕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柜体的底部和壳体的顶部接触。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固定板分布于壳体底部的四角。(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的电力用电力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便于调节的电力用电力柜,通过对卡槽、滑板、减震弹簧、电机、丝杆、套筒和螺母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电力用电力柜的高度进行调节的效果,从而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以此也提高了电力用电力柜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电力用电力柜的使用效率,以此也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2、该便于调节的电力用电力柜,通过对固定板、固定孔、把手和胶皮套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电力用电力柜进行固定安装的效果,从而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以此也提高了电力用电力柜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电力用电力柜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竖杆、3柜体、4卡槽、5滑板、6减震弹簧、7电机、8丝杆、9套筒、10螺母、11卡块、12线圈、13柜门、14提手、15把手、16胶皮套、17弹簧、18固定板、19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电力用电力柜,如图1-2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8,固定板18上开设有固定孔19,固定板18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固定板18分布于壳体1底部的四角,固定板18和固定孔19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电力柜进行固定安装的效果,从而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壳体1顶部的两侧均穿插设置有竖杆2,竖杆2的表面且位于柜体3与壳体1之间环绕设置有弹簧17,弹簧17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柜体3的底部和壳体1的顶部接触,弹簧17的设置,达到方便对柜体3进行缓冲的效果,从而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竖杆2靠近壳体1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顶部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且两个竖杆2远离壳体1的一端通过柜体3固定连接,柜体3的正表面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柜门13,柜门13的正表面固定安装有提手14,柜体3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把手15,把手15的表面套设有胶皮套16,胶皮套16与把手15配合设置,且胶皮套16的内壁与把手15的表面固定连接,胶皮套16的设置,达到了增加摩擦力的效果,从而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壳体1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4,且两个卡槽4通过滑板5滑动连接,滑板5的顶部与竖杆2位于壳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竖杆2的表面且位于滑板5的上方环绕设置有减震弹簧6,减震弹簧6的顶部与壳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壳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丝杆8,丝杆8远离电机7输出轴的一端贯穿滑板5并延伸至滑板5的上方,丝杆8远离电机7输出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与丝杆8相适配的套筒9,套筒9的顶部与壳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套筒9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丝杆8进行限位的效果,从而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丝杆8的表面且位于滑板5的下方螺纹连接有与丝杆8相适配的螺母10,螺母10的顶部与滑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壳体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块11,卡块1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线圈12,线圈12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灰尘进行吸附的效果,电机7和线圈12均与外设的控制器电性连接,外设控制器的型号为MAM-200。工作原理:使用时,操作外设的控制器,控制电机7和线圈12工作,电机7带动丝杆8上的螺母10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滑板5顶部的竖杆2移动,以此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同时线圈12工作,对壳体1的内部进行除尘操作,以此也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综上所述,该便于调节的电力用电力柜,通过对卡槽4、滑板5、减震弹簧6、电机7、丝杆8、套筒9和螺母10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电力用电力柜的高度进行调节的效果,从而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以此也提高了电力用电力柜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电力用电力柜的使用效率,以此也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并且,通过对固定板18、固定孔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调节的电力用电力柜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调节的电力用电力柜,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的两侧均穿插设置有竖杆(2),所述竖杆(2)靠近壳体(1)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顶部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且两个竖杆(2)远离壳体(1)的一端通过柜体(3)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4),且两个卡槽(4)通过滑板(5)滑动连接,所述滑板(5)的顶部与竖杆(2)位于壳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竖杆(2)的表面且位于滑板(5)的上方环绕设置有减震弹簧(6),所述减震弹簧(6)的顶部与壳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丝杆(8),所述丝杆(8)远离电机(7)输出轴的一端贯穿滑板(5)并延伸至滑板(5)的上方,所述丝杆(8)远离电机(7)输出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与丝杆(8)相适配的套筒(9),所述套筒(9)的顶部与壳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丝杆(8)的表面且位于滑板(5)的下方螺纹连接有与丝杆(8)相适配的螺母(10),所述螺母(10)的顶部与滑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块(11),所述卡块(1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线圈(12),所述电机(7)和线圈(12)均与外设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的电力用电力柜,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的两侧均穿插设置有竖杆(2),所述竖杆(2)靠近壳体(1)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顶部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且两个竖杆(2)远离壳体(1)的一端通过柜体(3)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4),且两个卡槽(4)通过滑板(5)滑动连接,所述滑板(5)的顶部与竖杆(2)位于壳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竖杆(2)的表面且位于滑板(5)的上方环绕设置有减震弹簧(6),所述减震弹簧(6)的顶部与壳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丝杆(8),所述丝杆(8)远离电机(7)输出轴的一端贯穿滑板(5)并延伸至滑板(5)的上方,所述丝杆(8)远离电机(7)输出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与丝杆(8)相适配的套筒(9),所述套筒(9)的顶部与壳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丝杆(8)的表面且位于滑板(5)的下方螺纹连接有与丝杆(8)相适配的螺母(10),所述螺母(10)的顶部与滑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块(11),所述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景思李艳岳震杨玲
申请(专利权)人:潘景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