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IS用汇控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73547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GIS用汇控柜,包括由左前立柱和右前立柱组成外层安装立柱,以及左后立柱和右后立柱组成内层安装立柱;外层安装立柱和内层安装立柱通过分别设置在两侧的若干个连接板连接固定;外层安装立柱上半部分从上到下安装有GIS智能控制单元安装板和智能转换开关安装板;下半部分转动设置有内门;内层安装立柱上对应内门的部分从上到下安有空开安装板和重载对接安装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GIS智能单元的连接光纤随内门的开启和闭合而折弯引起的损坏,将智能转换开关固定安装于内门外的智能开关安装板也避免其接线因折弯而引起的损坏。内门上安装的电气单元和元件的取消和减少,有效的解决了内门因负重过大,长期运行后倾斜、塌陷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GIS用汇控柜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压输变电设备
,涉及GIS用汇控柜的结构设计,具体为一种GIS用汇控柜。
技术介绍
目前,GIS用汇控柜柜体结构的基本特是:在柜体的内门板上,集成安装了GIS智能控制单元、操作开关、温湿度控制器和带电显示等较多的电气单元和电气元件。具有以上结构特征的GIS用汇控柜虽被行业内广泛使用,但该种结构的柜体仍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操作空开时,需要开启内门板,GIS智能控制单元连接光纤随内门的不断开启和关闭过程中需要折弯,光纤频繁折弯易造成损坏;其它电气原件的接线同样在随内门板的开合和关闭过程中和柜体内壁摩擦而易造成表皮破损,漏电;内门板装配电气单元和电气元件过多,承受重量过大,长期运行后门板易下沉。内门板面积有限,智能控制单元体积较大,造成智能控制单元的安装数量受限。随着市场对GIS用汇控柜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大,现有汇控柜的光纤和接线易损坏、智能控制单元安装数量有限和内门板倾斜、塌陷等,结构设计不合理性和运行不可靠性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已经无法满足目前对汇控柜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GIS用汇控柜,结构合理、对光纤和接线保护性好,运行稳定性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GIS用汇控柜,包括由左前立柱和右前立柱组成外层安装立柱,以及左后立柱和右后立柱组成内层安装立柱;外层安装立柱和内层安装立柱通过分别设置在两侧的若干个连接板连接固定;所述的外层安装立柱上半部分从上到下安装有GIS智能控制单元安装板和智能转换开关安装板;下半部分转动设置有内门;所述的内层安装立柱上对应内门的部分从上到下安有空开安装板和重载对接安装板。优选的,内门上安装有无锁把手,内门通过铰链安装于左前立柱的下部。优选的,GIS智能控制单元安装板和智能转换开关安装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左前立柱和右前立柱上。优选的,空开安装板和重载对接安装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左后立柱和右后立柱上。优选的,左前立柱、右前立柱、左后立柱、右后立柱、空开安装板和重载对接安装板由覆铝锌板冲压制成。优选的,GIS智能控制单元安装板、智能转换开关安装板和内门由不锈钢板冲压制成。优选的,所述的内层安装立柱上对应GIS智能控制单元安装板的部分,分别设置有多个与GIS智能控制单元安装板上的安装孔对应设置的托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GIS用汇控柜,通过设计双层立柱安装结构,在内门外侧上部增加GIS智能控制单元安装板和智能转换开关安装板,将重量较大的智能控制单元设计为在内门外的固定安装板安装,避免了GIS智能单元的连接光纤随内门的开启和闭合而折弯引起的损坏,将智能转换开关固定安装于内门外的智能开关安装板也避免了其接线因折弯而引起的损坏。内门上安装的电气单元和元件的取消和减少,有效的解决了内门因负重过大,长期运行后倾斜、塌陷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例中所述内门开启状态下GIS用汇控柜的结构图。其中:1、无锁把手;2、内门;3、空开安装板;4、智能转换开关安装板;5、GIS智能控制单元安装板;6、左前立柱;7、左后立柱;8、托板;9、右前立柱;10、右后立柱;11、连接板;12、重载对接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本专利技术一种GIS用汇控柜,拥有于双层立柱安装结构。其左前立柱6和右前立柱9组成外层安装立柱。左后立柱7和右后立柱10组成内层安装立柱。外层安装立柱和内层安装立柱通过若干个连接板11连接,并通过螺钉固定。外层安装立柱上半部分从上到下安装有GIS智能控制单元安装板5和智能转换开关安装板4;下半部分安装有内门2。内层安装立柱从上到下安有空开安装板3和重载对接安装板12。内门2上安装有无锁把手,通过铰链安装于左前立柱6的下部。GIS智能控制单元安装板5和智能转换开关安装板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左前立柱6和右前立柱9上。空开安装板3和重载对接安装板1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左后立柱7和右后立柱10上,空开安装3板和重载对接安装板12在内门2的内部。左前立柱6、右前立柱9、左后立柱7、右后立柱10、空开安装板3和重载对接安装板12所用材料为覆铝锌板。GIS智能控制单元安装板5、智能转换开关安装板4和内门2所用材料为不锈钢板。本专利技术一种GIS用汇控柜,根据目前柜体结构所存在问题进行新的汇控柜结构设计,新柜体为双层立柱安装结构,对柜体的内门和安装板进行重新设计。包含内门2、内门外安装板和内门内安装板两部分,内门外安装板包含GIS智能控制单元安装板5和智能转换开关安装板4两部分,内门内安装板含空开安装板3和重载对接安装板12两部分。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在于,内门2的高度约为整个柜体高度的一半,内门2的面积减小约一半,内门只留有操作开关的安装孔,内门的承重大为减少。因内门高度减小,内门的锁扣为无锁把手1,经济性提高。内门外安装板在内门的上部,上部为智能GIS智能控制单元安装板5,下部为智能转换开关安装板4。本优选实例中个,GIS智能控制单元安装板5为覆铝锌钢板材料冲压而成,通过螺钉连接在柜体立柱上。智能转换开关安装板4为不锈钢板材料冲压而成,通过螺钉连接在柜体立柱上。内门内安装板在柜体的下部,内门内安装板上部为空开安装板3,下部为重载对接安装板12。空开安装板5在内门2内上部位置,距离内门2较近,操作空开时人体可不用进入柜体,且不用下蹲,操作方便。空开安装板5由覆铝锌钢板材料冲压而成,通过螺钉连接在柜体立柱上。重载对接安装板12在内门内部的下部位置。重载安装板12由覆铝锌钢板材料冲压而成,通过螺钉连接在柜体立柱上。具体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GIS用汇控柜,整体分为双层安装立柱结构,左前立柱6和右前立柱9组成外层安装立柱,左后立柱7和右后立柱10组成内层安装立柱。外层安装立柱和内层安装立柱通过若干个连接板11连接,并通过螺钉固定。外层安装立柱上安装的序号2为汇控柜的内门,通过铰链连接于左前立柱6上,可进行开启和闭合,因内门高度大为降低,内门2上安装有经济性较好的无锁把手1,内门2的上部从上到下依次为GIS智能控制单元安装板5和智能转换开关安装板4,GIS智能控制单元安装板5和智能转换开关安装板4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外层安装立柱上。避免了GIS智能控制单元和智能转换开关的连接光纤和连接线在随内门开启和闭合造成的折弯损坏。将内门2上重量较大的GIS智能控制单元转移至外侧安装立柱固定安装,大幅减轻了内门2的负重。避免了长期使用后内门2的下沉问题。内门2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为空开安装板3和重载对接安装板12。空开安装板3和重载对接安装板1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内层安装立柱上。空开安装板安装在内层安装立柱上,距离内门2距离较近,操作空开时,只需打开内门2,伸手即可操作,无需身体进入柜体即可操作。本专利技术是设计全新的柜体结构,将GIS智能控制单元、智能转换开关、空开、重载对接的安装位置全部重新布局,具体是GIS智能控制单元、智能转换开关从内门上转移至固定安装板安装,将空开位置转移至距离内门较近的位置固定安装,将重载对接由汇控柜的侧壁转移至正面位置安装。各电气单元的安装、操作、检查和检修均因位置优化,在操作时打开汇控柜的内门和外门后,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GIS用汇控柜

【技术保护点】
一种GIS用汇控柜,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左前立柱(6)和右前立柱(9)组成外层安装立柱,以及左后立柱(7)和右后立柱(10)组成内层安装立柱;外层安装立柱和内层安装立柱通过分别设置在两侧的若干个连接板(11)连接固定;所述的外层安装立柱上半部分从上到下安装有GIS智能控制单元安装板(5)和智能转换开关安装板(4);下半部分转动设置有内门(2);所述的内层安装立柱上对应内门(2)的部分从上到下安有空开安装(3)板和重载对接安装板(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GIS用汇控柜,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左前立柱(6)和右前立柱(9)组成外层安装立柱,以及左后立柱(7)和右后立柱(10)组成内层安装立柱;外层安装立柱和内层安装立柱通过分别设置在两侧的若干个连接板(11)连接固定;所述的外层安装立柱上半部分从上到下安装有GIS智能控制单元安装板(5)和智能转换开关安装板(4);下半部分转动设置有内门(2);所述的内层安装立柱上对应内门(2)的部分从上到下安有空开安装(3)板和重载对接安装板(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IS用汇控柜,其特征在于,内门(2)上安装有无锁把手(1),内门(2)通过铰链安装于左前立柱(6)的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IS用汇控柜,其特征在于,GIS智能控制单元安装板(5)和智能转换开关安装板(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乐王益博孟忠莫冰康鹏印炳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