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小型空间激光通信终端粗跟踪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电跟踪捕获领域,涉及一种光电跟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的空间激光通信终端粗跟踪装置。
技术介绍
小卫星光通信终端由于其低SWaP(Size、WeightandPower)、开发周期短、星上资源消耗少的特点,被国内外广泛研究和应用。小卫星空间激光通信一般先通过卫星调姿进行光轴初始对准,然后通过粗跟踪的方式补偿误差角,这样降低了光通信载荷的任务需求,所以小卫星光通信载荷具有天线口径小(小于100mm)、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这便对光通信终端粗跟踪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粗跟踪结构一般采用的结构有潜望式、O型架式、经纬仪式或摆镜式。潜望式适用于100mm~150mm口径光端机;O型架式适用于200mm~300mm大口径的光端机;摆镜式需要安装空间较大;经纬仪式偏转范围较大(90°~180°),适用于需要大角度调节的卫星光端机,而且重量大、体积大,无法适用于小卫星光通信终端,并且这几种结构的粗跟踪装置都采用机械轴,由于齿轮有回转间隙、空回、摩擦的问题,会造成光轴指向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粗跟踪装置因其体积大、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小型空间激光通信终端粗跟踪装置,应用于小卫星光通信系统中;所述小卫星光通信系统包括卫星体(7);所述粗跟踪装置包括光端机(1)和基座(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自由度柔性铰链(2)、方位轴线型促动器(3)和俯仰轴线型促动器(4)、第一电涡流位移传感器(5)和第二电涡流位移传感器(6)、线型促动器的驱动器(801)和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前置器(802);光端机(1)通过所述二自由度柔性铰链(2)安装在基座(8)上;所述二自由度柔性铰链(2)的回转中心与光端机(1)的回转中心重合;方位轴线型促动器(3)与俯仰轴线型促动器(4)的结构相同;所述方位轴线型促动器(3)包括动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小型空间激光通信终端粗跟踪装置,应用于小卫星光通信系统中;所述小卫星光通信系统包括卫星体(7);所述粗跟踪装置包括光端机(1)和基座(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自由度柔性铰链(2)、方位轴线型促动器(3)和俯仰轴线型促动器(4)、第一电涡流位移传感器(5)和第二电涡流位移传感器(6)、线型促动器的驱动器(801)和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前置器(802);光端机(1)通过所述二自由度柔性铰链(2)安装在基座(8)上;所述二自由度柔性铰链(2)的回转中心与光端机(1)的回转中心重合;方位轴线型促动器(3)与俯仰轴线型促动器(4)的结构相同;所述方位轴线型促动器(3)包括动子(307)、柔性杆(305)和定子(308);动子(307)的一端与柔性杆(305)的一端连接;柔性杆(305)的另一端与光端机安装面(101)连接;动子(307)的另一端伸入定子(308)内,动子(307)外缠绕有线圈(309),线圈(309)和定子(308)之间设置有永磁体(306);方位轴线型促动器(3)与俯仰轴线型促动器(4)的柔性杆均与光端机(1)相连,定子均用于将促动器整体与所述卫星体(7)相连接;方位轴线型促动器(3)与俯仰轴线型促动器(4)位于光端机(1)回转中心的0°与90°方位,且二者到光端机(1)回转中心的距离相等;第一电涡流位移传感器(5)和第二电涡流位移传感器(6)的结构相同,均安装于所述卫星体(7)上;第一电涡流位移传感器(5)用于检测光端机(1)在第一电涡流位移传感器(5)所对应检测点处的线位移,第二电涡流位移传感器(6)用于检测光端机(1)在第二电涡流位移传感器(6)所对应检测点处的线位移;第一电涡流位移传感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萍,张福瑞,韩俊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