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盒及充电盒的供电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充电盒及充电盒的供电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充电盒是一种便携式供电设备,内置有供电电源,通过供电电源可以为电子设备,特别是无线设备,例如无线耳机等进行供电,充电盒可以通过外接电源给供电电源充电,此外,充电盒还可以内置处理组件等电子器件实现充电盒的充电管理及其他的功能管理。目前,充电盒通过外接电源为供电电源充电时,默认的是通过供电电源为内置的电子器件进行供电,如果充电盒同时外接电子设备时,供电电源还需要给电子设备供电。此时,就会出现供电电源一边通过外接电源充电,一边还需要给内置电子器件和外接电子设备供电,大大延长了充电盒中电池的充电时间,降低了充电盒的充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盒及充电盒的供电控制方法,用以减少充电盒的充电时间,提高充电盒的充电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盒,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外的充电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的充电控制芯片、分别与所述充电控制芯片连接的供电电源以及有源电子器件;所述充电控制芯片检测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外的充电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的充电控制芯片、分别与所述充电控制芯片连接的供电电源以及有源电子器件;所述充电控制芯片检测所述充电接口连接外接电源时,建立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有源电子器件的通路,以利用所述外接电源提供的电能供电给所述有源电子器件;检测所述充电接口未连接外接电源时,建立所述供电电源与所述有源电子器件的通路,以利用所述供电电源提供的电能供电给所述有源电子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外的充电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的充电控制芯片、分别与所述充电控制芯片连接的供电电源以及有源电子器件;所述充电控制芯片检测所述充电接口连接外接电源时,建立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有源电子器件的通路,以利用所述外接电源提供的电能供电给所述有源电子器件;检测所述充电接口未连接外接电源时,建立所述供电电源与所述有源电子器件的通路,以利用所述供电电源提供的电能供电给所述有源电子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充电控制芯片连接的电源控制芯片;所述有源电子器件具体通过所述电源控制芯片与所述充电控制芯片连接;所述充电控制芯片具体将所述外接电源提供的或者所述供电电源提供的电能输出至电源控制芯片;所述电源控制芯片检测存在使能信号时,将所述充电控制芯片输出的电能供电给所述有源电子器件;检测未存在使能信号时,终止将所述充电控制芯片输出的电能供电给所述有源电子器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芯片包括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的第一输入接口、与电源控制芯片连接的第一输出接口以及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的供电接口;所述充电控制芯片检测所述第一输入接口存在电能信号时,确定所述充电接口连接外接电源,并控制所述第一输入接口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导通;检测所述第一输入接口未存在电能信号时,确定所述充电接口未连接外接电源,控制所述供电接口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导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芯片包括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连接的第二输入接口、与有源电子器件连接的第二输出接口连接的有源电子器件;所述电源控制芯片通过第二输入接口接收所述充电控制芯片输出的电能;检测存在使能信号时,通过所述第二输出接口,将所述充电控制芯片输出的电能供电给所述有源电子器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芯片还包括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的使能接口;所述充电接口连接外接电源时输出所述使能信号至所述使能接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电子器件包括处理组件;其中,所述电源控制芯片的使能接口与所述处理组件连接;所述处理组件处于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砚波,高杰,徐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