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7340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包括第一换热管路;蒸发器外壳,所述蒸发器外壳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外壳内,且所述第一换热管路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第二喷嘴,所述第二喷嘴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外壳内,且所述第二喷嘴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感温包、湿度传感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感温包、所述湿度传感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制冷和加湿分别在不同的容纳腔中进行,使加湿后的空气不会经过工作中的蒸发器,在制冷模式下,互不影响,提高了加湿效果的同时,还避免了制冷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空调。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调大多具有加湿系统,空调只能在送风模式或则制热模式下进行加湿,在制冷模式下,由于制冷本身进行除湿,会造成环境湿度的降低,从而降低人体舒适性,故在制冷模式下进行加湿更具有显著意义,但如若空调在运行制冷模式时边制冷边加湿,加湿后的空气必然会经过工作中的蒸发器,导致原本潮湿的空气湿度降低,不仅没有任何加湿效果,还会使得制冷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制冷模式下加湿,不仅没有效果还会导致制冷效果降低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包括第一换热管路和蒸发器外壳,所述蒸发器外壳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换热管路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第二喷嘴,所述第二喷嘴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外壳内,且所述第二喷嘴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湿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控制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加湿装置。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还包括第二换热管路,所述第二换热管路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且所述第一换热管路与所述第二换热管路并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第一喷嘴,所述第一喷嘴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外壳内,且所述第一喷嘴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进一步地,所述空调还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单独控制所述第一换热管路流通或关闭,所述第二控制阀用于单独控制所述第二换热管路流通或关闭。进一步地,所述空调还包括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喷嘴,所述第四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喷嘴。进一步地,还包括:感温包,所述感温包位于室内机的回风口处,用于检测室内的环境温度;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室内机的回风口处,用于检测室内的环境湿度。本技术通过在蒸发器外壳内设置两个相互独立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并将蒸发器的第一换热管路设置在第一容纳腔中,将第二喷嘴设置在第二容纳腔中,使制冷和加湿分别在不同的容纳腔中进行,使加湿后的空气不会经过工作中的蒸发器,在制冷模式下,互不影响,提高了加湿效果的同时,还避免了制冷效果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空调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加湿控制方法流程图;图例:10、蒸发器;11、第一换热管路;12、第二换热管路;20、蒸发器外壳;21、第一容纳腔;22、第二容纳腔;30、第一喷嘴;40、第二喷嘴;50、第一控制阀;60、第二控制阀;70、第三控制阀;80、第四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包括:蒸发器10、蒸发器外壳20、加湿装置、感温包、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蒸发器10包括第一换热管路11,蒸发器外壳20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容纳腔21和第二容纳腔22,蒸发器10设置在蒸发器外壳20内,且第一换热管路11位于第一容纳腔21内,加湿装置包括第二喷嘴40,第二喷嘴40设置在蒸发器外壳20内,且第二喷嘴40位于第二容纳腔22内,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湿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控制所述蒸发器10和所述加湿装置。本技术通过在蒸发器外壳20内设置两个相互独立的第一容纳腔21和第二容纳腔22,并将蒸发器10的第一换热管路11设置在第一容纳腔21中,将第二喷嘴40设置在第二容纳腔22中,使制冷和加湿分别在不同的容纳腔中进行,使加湿后的空气不会经过工作中的蒸发器,在制冷模式下,互不影响,提高了加湿效果的同时,还避免了制冷效果降低。在上述实施例中,蒸发器10还包括第二换热管路12,第二换热管路12位于第二容纳腔22内,且第一换热管路11与第二换热管路12并联设置,加湿装置还包括第一喷嘴30,第一喷嘴30设置在蒸发器外壳20内,且第一喷嘴30位于第一容纳腔21内,空调还包括第一控制阀50、第二控制阀60、第三控制阀70和第四控制阀80,第一控制阀50用于单独控制第一换热管路11流通或关闭,第二控制阀60用于单独控制第二换热管路12流通或关闭,第三控制阀70用于控制第一喷嘴30,第四控制阀80用于控制第二喷嘴40。本技术通过在第二容纳腔22内增加一条与第一换热管路11并联的第二换热管路12,使空调在制冷模式下,制冷效率更高,通过在第一容纳腔21内设置第一喷嘴30,在只加湿的模式下,可以提高加湿效率;进一步地,由于第一换热管路11与第二换热管路12是并联设置,通过第一控制阀50与第二控制阀60相互配合,可以使蒸发器10具有第一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和第三工作状态,其中,在第一工作状态,蒸发器10全部换热,第一控制阀50和第二控制阀60均为开启状态,且第三控制阀70与第四控制阀80处于关闭状态;在第二状态,部分蒸发器10换热,第一控制阀50与第二控制阀60的开闭状态相反,且第三控制阀70与第四控制阀80开闭状态相反,第一控制阀50与第四控制阀80开闭状态相同;在第三状态,蒸发器10不换热,第一控制阀50和第二控制阀60均为关闭状态,且第三控制阀70与第四控制阀80处于开启状态。通过设置第一控制阀50、第二控制阀60、第三控制阀70和第四控制阀80,使空调的控制方式更加多样,更加灵活,用户可以有更多选择,从而提高舒适度。感温包位于室内机的回风口处,用于检测室内的环境温度,湿度传感器位于室内机的回风口处,用于检测室内的环境湿度。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上述空调的加湿控制方法,包括:在空调处于制冷运行时,检测是否具有加湿需求;在具有加湿需求的情况下,根据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控制蒸发器10和加湿装置。在上述方法中,根据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控制蒸发器和加湿装置的步骤中包括:判断环境温度T1与空调设定温度T2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环境预定值t1;在T1-T2>t1的情况下,控制蒸发器10进行换热,控制加湿装置关闭。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在T1-T2≤t1的情况下,判断环境湿度R1与空调设计湿度R2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湿度预定值N1;在R2-R1≥N1的情况下,控制蒸发器10停止换热,控制加湿装置打开;在R2-R1<N1的情况下,控制蒸发器10进行换热,控制加湿装置打开。在上述方法中,空调器的蒸发器10还包括第二换热管路12,第二换热管路12位于第二容纳腔22内,且第一换热管路11与第二换热管路12并联设置,加湿装置还包括第一喷嘴30,第一喷嘴30设置在蒸发器外壳20内,且第一喷嘴30位于第一容纳腔21内;在加湿控制方法中,在T1-T2>t1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换热管路11和第二换热管路12同时打开,控制第一喷嘴30和第二喷嘴40同时关闭;在加湿控制方法中,在R2-R1≥N1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换热管路11和第二换热管路12同时关闭,控制第一喷嘴30和第二喷嘴40同时打开;在加湿控制方法中,在R2-R1<N1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换热管路11和第二喷嘴40同时打开,控制第二换热管路12和第一喷嘴30同时关闭;或者控制第二换热管路12和第一喷嘴30同时打开,控制第一换热管路11和第二喷嘴40同时关闭。本技术通过环境温差和湿度差的联合判断,智能控制空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10),所述蒸发器(10)包括第一换热管路(11)和蒸发器外壳(20),所述蒸发器外壳(20)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容纳腔(21)和第二容纳腔(22),所述第一换热管路(11)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21)内;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第二喷嘴(40),所述第二喷嘴(40)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外壳(20)内,且所述第二喷嘴(40)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22)内;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湿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控制所述蒸发器(10)和所述加湿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10),所述蒸发器(10)包括第一换热管路(11)和蒸发器外壳(20),所述蒸发器外壳(20)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容纳腔(21)和第二容纳腔(22),所述第一换热管路(11)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21)内;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第二喷嘴(40),所述第二喷嘴(40)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外壳(20)内,且所述第二喷嘴(40)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22)内;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湿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控制所述蒸发器(10)和所述加湿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0)还包括第二换热管路(12),所述第二换热管路(12)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22)内,且所述第一换热管路(11)与所述第二换热管路(12)并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浩贤何林肖彪梁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