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风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71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然风加湿器,包括:基座,其顶部设有加湿槽,所述加湿槽被隔板分隔成添加剂腔和储水腔,所述添加剂腔设有加料组件,所述储水腔设有除垢组件;水箱,其底部可与所述基座扣合,所述水箱中心处沿竖向设有贯通的空间,所述空间内设有水雾引导组件,所述水箱底部设有一入水口,所述水箱内部位于所述入水口处设有导流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延缓水箱的出水速度,保持加湿槽内的储水量一定高度,同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调节出雾方向,除垢、除菌性能好,实用性好,具有大规模推广生产的价值。

Natural air humidifi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atural wind humidifier, including a base, a humidifying tank at the top, and a humidifying tank separated by a partition into an additive cavity and a water storage cavity. The additive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assembly, and the water storage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scale removal assembly, and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tank can be buckled with the base, and the center of the water tank is vertical. The space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mist guiding component in the space.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and the inside of the water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flow guide assembly. The invention can postpone the water flow rate of the water tank, maintain a certain height of water storage in the humidifying tank, and adjust the fog direction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and have good performance of descaling and bacteria removal, good practicality, and has the value of large-scale popularization of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然风加湿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然风加湿器。
技术介绍
加湿器是增加房间湿度的家用电器。目前市面上的加湿器一般为下加水式加湿器,包括基座和水箱,水箱的加水口和入水口为同一开口,该处设一橡胶吸盘,在顶杆顶推下实现加水和出水,当加水或排水时水压过大均容易导致吸盘变形,大量水积聚在加湿槽内容易增殖细菌。根据加湿原理,目前市面上的加湿器为超声波加湿器和加热加湿器。其中,超声波加湿器产生的能量会伤害到使用者、增加危险,加热加湿器可能造成短路或漏电,此外,上述两种加湿器均存在细菌增殖和水垢堆积洗涤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然风加湿器,其能够延缓水箱的出水速度,保持加湿槽内的储水量一定高度,同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调节出雾方向,除垢、除菌性能好,实用性好,具有大规模推广生产的价值。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自然风加湿器,包括:基座,其顶部设有加湿槽,所述加湿槽被隔板分隔成添加剂腔和储水腔,所述添加剂腔设有加料组件,所述储水腔设有除垢组件,所述加料组件包括推力杆、吸盘、第一压簧,所述推力杆的一端伸出所述基座侧壁形成手柄、另一端伸出所述隔板连接所述吸盘,所述吸盘的凹陷面朝向所述储水腔,所述第一压簧套设在所述推力杆上,且一端固设在所述隔板上、另一端固设在所述推力杆的中部,所述第一压簧设置为:所述第一压簧自然伸长时,所述推力杆未套设所述第一压簧的部分伸出所述基座、且所述吸盘贴附在所述隔板上形成密封;按压所述手柄压缩所述第一压簧至极限时,所述吸盘远离所述隔板形成所述添加剂腔和所述储水腔的连通路径;所述除垢组件包括导水槽、顶杆、排水管、除垢器,所述导水槽顶部敞开,所述顶杆同轴竖直向上设置在所述导水槽的中心、且伸出所述导水槽的顶部,所述排水管一端与所述导水槽的侧壁连通、另一端形成发散端,所述排水管上固设有所述除垢器;水箱,其底部可与所述基座扣合,所述水箱中心处沿竖向设有贯通的空间,所述空间内设有水雾引导组件,所述水箱底部设有一入水口,所述水箱内部位于所述入水口处设有导流组件,所述水箱底部位于所述入水口外周向下延伸一环形第一封装板,所述第一封装板外周螺接一水箱盖,所述水箱盖的中心处设有一排水孔,所述水箱盖位于所述排水孔外周向上延伸一环形上导水板、向下延伸一环形下导水板,所述上导水板与所述下导水板等直径,所述第一封装板与所述水箱盖螺紧、所述水箱与所述基座扣合时,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顶杆正上方,所述下导水板底部插入所述导水槽;其中,所述水雾引导组件包括:导雾板,其底部滑动设置在所述空间的顶部,所述导雾板上设有长条形出雾口;电机与减速器,其位于所述导雾板下方,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导雾板的底部中心连接,驱动所述导雾板旋转;抽风风扇,其位于所述电机与减速器下方,所述抽风风扇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将所述空间内的风抽出;滤网单元,其位于所述抽风风扇下方,所述滤网单元包括多个倾斜设置的子滤网,任一子滤网内接于所述空间内壁,相邻两个子滤网相接且形成的夹角为锐角,将所述空间分隔成多个分隔但连通的子空间,所述子滤网的孔径为1mm;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盛水皿,其为顶部敞开的圆柱状结构,所述盛水皿的底面上设有一对第一导流孔;导水筒,其与所述盛水皿同轴线设置,所述导水筒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盛水皿,所述导水筒包括一体成型的直径较大的圆柱状第一部分、上大下小的圆台状第二部分、直径较小的圆柱状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直径与所述第二部分的顶部直径一致,所述第三部分的直径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底部直径一致,所述导水筒顶部封闭、底部敞开、内部中空,所述第三部分的底部与所述入水口封接且连通,所述第一部分的下部侧壁设有一对第二导流孔,所述第一部分内壁位于一对第二导流孔的上方、下方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三部分的内壁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一封装板与所述水箱盖螺紧、所述水箱与所述基座扣合时,所述上导水板顶部插入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三密封圈使所述导水筒与所述上导水板滑动密封;一对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为L形结构,其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一导流孔和一个第二导流孔连通,所述导水管位于第二导流孔处设有第二压簧与橡胶塞,所述第二压簧的一端固接至所述导水管内壁、另一端固至所述橡胶塞的中部,所述橡胶塞的另一侧为平面,且横截面积与所述第二导流孔的横截面积一致,所述第二压簧设置为:所述第二压簧自然伸长时,所述橡胶塞穿过所述第二导流孔进入所述导水筒,所述第二压簧被压缩至极限时,所述橡胶塞的另一侧平面恰好位于所述第二导流孔处,将所述导水管与所述导水筒密封;滑动筒,其包括一体成型的圆柱状第四部分、上大下小的圆台状第五部分,所述第四部分的直径与所述第五部分的顶部直径一致,所述第四部分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部分顶部至所述第二导流孔上边缘的竖向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导流孔的直径,所述第五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尺寸、规格一致,所述滑动筒的顶部与所述导水筒的顶部之间设有第三压簧,使所述滑动筒可在所述导水筒内部上下滑动,所述第三压簧设置为:所述第三压簧自然伸长时,所述第五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重合,所述第二压簧被压缩至极限,所述第四部分的侧壁抵触在一对橡胶塞的另一侧平面上,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恰好位于所述第四部分外周,实现密封;所述第三压簧压缩至极限时,所述第四部分的底部高于所述第二导流孔的上边缘,所述第二压簧自然伸长,所述橡胶塞的另一侧平面抵顶在所述第五部分的侧壁上,形成所述导水管与所述导水筒的连通路径;滑动杆,其可在所述排水孔中上下滑动,所述滑动杆下部固定套设有环形限位块,其外径大于所述排水孔,使所述滑动杆未受力时搭设在所述排水孔上,所述滑动杆的长度设置为:所述第一封装板与所述水箱盖螺紧、所述水箱与所述基座扣合时,所述顶杆向上顶推所述滑动杆至极限时,所述限位块远离所述排水孔,所述滑动杆的顶部抵顶在所述第五部分的底部,使所述第三压簧压缩至极限。优选的是,所述的自然风加湿器,所述添加剂腔的底部低于所述储水腔,所述添加剂腔的容量与所述水箱的容量比为1:100。优选的是,所述的自然风加湿器,所述导水槽内壁设有第四密封圈,所述下导水板插入所述导水槽时,所述第四密封圈使所述下导水板与所述导水槽滑动密封。优选的是,所述的自然风加湿器,所述空间的顶部设有一梯台,所述梯台上设有环形滑槽,所述导雾板底部设有可在所述滑槽中滑动的滑块。优选的是,所述的自然风加湿器,所述子滤网为亲水发泡材料。优选的是,所述的自然风加湿器,所述水箱上设有第一旋钮,其与所述电机电连接,通过调整转速调节所述抽风风扇的出雾量。优选的是,所述的自然风加湿器,所述水箱上设有第二旋钮,其与所述减速器电连接,通过调整转速调节所述导雾板的滑动位置。优选的是,所述的自然风加湿器,所述水箱盖底部边缘向下延伸一环形第二封装板,所述第二封装板上开设有卡口,其宽度大于所述排水管的外径。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专利技术将常规的橡胶吸盘的端面进出水结构改进成侧路进出水流通结构,通过滑动筒的上下滑动实现对第二导流孔的封闭/连通,避免端面压力造成的流阻大、密封性差的缺陷,抽风风扇将水雾向上引导,层层子滤网吸附水后形成水雾,用户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然风加湿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然风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其顶部设有加湿槽,所述加湿槽被隔板分隔成添加剂腔和储水腔,所述添加剂腔设有加料组件,所述储水腔设有除垢组件,所述加料组件包括推力杆、吸盘、第一压簧,所述推力杆的一端伸出所述基座侧壁形成手柄、另一端伸出所述隔板连接所述吸盘,所述吸盘的凹陷面朝向所述储水腔,所述第一压簧套设在所述推力杆上,且一端固设在所述隔板上、另一端固设在所述推力杆的中部,所述第一压簧设置为:所述第一压簧自然伸长时,所述推力杆未套设所述第一压簧的部分伸出所述基座、且所述吸盘贴附在所述隔板上形成密封;按压所述手柄压缩所述第一压簧至极限时,所述吸盘远离所述隔板形成所述添加剂腔和所述储水腔的连通路径;所述除垢组件包括导水槽、顶杆、排水管、除垢器,所述导水槽顶部敞开,所述顶杆同轴竖直向上设置在所述导水槽的中心、且伸出所述导水槽的顶部,所述排水管一端与所述导水槽的侧壁连通、另一端形成发散端,所述排水管上固设有所述除垢器;水箱,其底部可与所述基座扣合,所述水箱中心处沿竖向设有贯通的空间,所述空间内设有水雾引导组件,所述水箱底部设有一入水口,所述水箱内部位于所述入水口处设有导流组件,所述水箱底部位于所述入水口外周向下延伸一环形第一封装板,所述第一封装板外周螺接一水箱盖,所述水箱盖的中心处设有一排水孔,所述水箱盖位于所述排水孔外周向上延伸一环形上导水板、向下延伸一环形下导水板,所述上导水板与所述下导水板等直径,所述第一封装板与所述水箱盖螺紧、所述水箱与所述基座扣合时,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顶杆正上方,所述下导水板底部插入所述导水槽;其中,所述水雾引导组件包括:导雾板,其底部滑动设置在所述空间的顶部,所述导雾板上设有长条形出雾口;电机与减速器,其位于所述导雾板下方,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导雾板的底部中心连接,驱动所述导雾板旋转;抽风风扇,其位于所述电机与减速器下方,所述抽风风扇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将所述空间内的风抽出;滤网单元,其位于所述抽风风扇下方,所述滤网单元包括多个倾斜设置的子滤网,任一子滤网内接于所述空间内壁,相邻两个子滤网相接且形成的夹角为锐角,将所述空间分隔成多个分隔但连通的子空间,所述子滤网的孔径为1mm;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盛水皿,其为顶部敞开的圆柱状结构,所述盛水皿的底面上设有一对第一导流孔;导水筒,其与所述盛水皿同轴线设置,所述导水筒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盛水皿,所述导水筒包括一体成型的直径较大的圆柱状第一部分、上大下小的圆台状第二部分、直径较小的圆柱状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直径与所述第二部分的顶部直径一致,所述第三部分的直径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底部直径一致,所述导水筒顶部封闭、底部敞开、内部中空,所述第三部分的底部与所述入水口封接且连通,所述第一部分的下部侧壁设有一对第二导流孔,所述第一部分内壁位于一对第二导流孔的上方、下方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三部分的内壁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一封装板与所述水箱盖螺紧、所述水箱与所述基座扣合时,所述上导水板顶部插入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三密封圈使所述导水筒与所述上导水板滑动密封;一对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为L形结构,其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一导流孔和一个第二导流孔连通,所述导水管位于第二导流孔处设有第二压簧与橡胶塞,所述第二压簧的一端固接至所述导水管内壁、另一端固至所述橡胶塞的中部,所述橡胶塞的另一侧为平面,且横截面积与所述第二导流孔的横截面积一致,所述第二压簧设置为:所述第二压簧自然伸长时,所述橡胶塞穿过所述第二导流孔进入所述导水筒,所述第二压簧被压缩至极限时,所述橡胶塞的另一侧平面恰好位于所述第二导流孔处,将所述导水管与所述导水筒密封;滑动筒,其包括一体成型的圆柱状第四部分、上大下小的圆台状第五部分,所述第四部分的直径与所述第五部分的顶部直径一致,所述第四部分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部分顶部至所述第二导流孔上边缘的竖向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导流孔的直径,所述第五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尺寸、规格一致,所述滑动筒的顶部与所述导水筒的顶部之间设有第三压簧,使所述滑动筒可在所述导水筒内部上下滑动,所述第三压簧设置为:所述第三压簧自然伸长时,所述第五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重合,所述第二压簧被压缩至极限,所述第四部分的侧壁抵触在一对橡胶塞的另一侧平面上,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恰好位于所述第四部分外周,实现密封;所述第三压簧压缩至极限时,所述第四部分的底部高于所述第二导流孔的上边缘,所述第二压簧自然伸长,所述橡胶塞的另一侧平面抵顶在所述第五部分的侧壁上,形成所述导水管与所述导水筒的连通路径;滑动杆,其可在所述排水孔中上下滑动,所述滑动杆下部固定套设有环形限位块,其外径大于所述排水孔,使所述滑动杆未受力时搭设在所述排水孔上,所述滑动杆的长度设置为:所述第一封装板与所述水箱盖螺紧、所述水箱与所述基座扣合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风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其顶部设有加湿槽,所述加湿槽被隔板分隔成添加剂腔和储水腔,所述添加剂腔设有加料组件,所述储水腔设有除垢组件,所述加料组件包括推力杆、吸盘、第一压簧,所述推力杆的一端伸出所述基座侧壁形成手柄、另一端伸出所述隔板连接所述吸盘,所述吸盘的凹陷面朝向所述储水腔,所述第一压簧套设在所述推力杆上,且一端固设在所述隔板上、另一端固设在所述推力杆的中部,所述第一压簧设置为:所述第一压簧自然伸长时,所述推力杆未套设所述第一压簧的部分伸出所述基座、且所述吸盘贴附在所述隔板上形成密封;按压所述手柄压缩所述第一压簧至极限时,所述吸盘远离所述隔板形成所述添加剂腔和所述储水腔的连通路径;所述除垢组件包括导水槽、顶杆、排水管、除垢器,所述导水槽顶部敞开,所述顶杆同轴竖直向上设置在所述导水槽的中心、且伸出所述导水槽的顶部,所述排水管一端与所述导水槽的侧壁连通、另一端形成发散端,所述排水管上固设有所述除垢器;水箱,其底部可与所述基座扣合,所述水箱中心处沿竖向设有贯通的空间,所述空间内设有水雾引导组件,所述水箱底部设有一入水口,所述水箱内部位于所述入水口处设有导流组件,所述水箱底部位于所述入水口外周向下延伸一环形第一封装板,所述第一封装板外周螺接一水箱盖,所述水箱盖的中心处设有一排水孔,所述水箱盖位于所述排水孔外周向上延伸一环形上导水板、向下延伸一环形下导水板,所述上导水板与所述下导水板等直径,所述第一封装板与所述水箱盖螺紧、所述水箱与所述基座扣合时,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顶杆正上方,所述下导水板底部插入所述导水槽;其中,所述水雾引导组件包括:导雾板,其底部滑动设置在所述空间的顶部,所述导雾板上设有长条形出雾口;电机与减速器,其位于所述导雾板下方,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导雾板的底部中心连接,驱动所述导雾板旋转;抽风风扇,其位于所述电机与减速器下方,所述抽风风扇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将所述空间内的风抽出;滤网单元,其位于所述抽风风扇下方,所述滤网单元包括多个倾斜设置的子滤网,任一子滤网内接于所述空间内壁,相邻两个子滤网相接且形成的夹角为锐角,将所述空间分隔成多个分隔但连通的子空间,所述子滤网的孔径为1mm;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盛水皿,其为顶部敞开的圆柱状结构,所述盛水皿的底面上设有一对第一导流孔;导水筒,其与所述盛水皿同轴线设置,所述导水筒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盛水皿,所述导水筒包括一体成型的直径较大的圆柱状第一部分、上大下小的圆台状第二部分、直径较小的圆柱状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直径与所述第二部分的顶部直径一致,所述第三部分的直径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底部直径一致,所述导水筒顶部封闭、底部敞开、内部中空,所述第三部分的底部与所述入水口封接且连通,所述第一部分的下部侧壁设有一对第二导流孔,所述第一部分内壁位于一对第二导流孔的上方、下方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三部分的内壁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一封装板与所述水箱盖螺紧、所述水箱与所述基座扣合时,所述上导水板顶部插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海华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