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液压打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7 阅读:3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干草(如烟叶)或秆及相似能打捆物料的压捆(或打包)装置。其基本结构是由油缸、活塞、压板、液压柱塞油泵、手轮及包箱构成的下压打捆系和油缸座、转臂、立柱、机座和平衡砣组成的支撑、旋转、复位系构成。由于装置的液压油泵可分别采用手动、或机动、或既有手动又有机动的液压油泵,又可分别两个行程、可移动等技术特征,具有压力大,打捆成型规整,便于制造、操作和维修,在有电或无电地区均可推广使用。(*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干草(如烟叶)或秆及相似能打捆物料(如纸花等)的压捆(或打包)机械。在现有的打捆机械中,一类是土木榨及手搬螺旋榨,如目前国内乡村烟叶收购站点使用的手搬土木榨及螺旋榨。另一类是工矿企业安装固定的大型机动液压机。土木榨属笨重而落后的木结构打捆工具,它不仅费力工效低、不安全,而且被打捆的物料不能规整成型,影响运载效率。大型液压机,虽压力大、功率高,但它造价贵,安装所需占据的面积大、耗电高,需要有充足电源的地方才能启动,还要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技能,否则,还不安全。以上两类干草或秆及其他物料的压捆机械,在广大的烟叶及其他物料的收购站点,均不易推广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改进的小型液压打捆(打包)机,它具有压力大,打捆成型规整,机型结构紧凑小巧,造价低,手动、机动均能操作等功能。本技术的任务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型式是由油缸、活塞、压板、液压油泵、手轮及包箱构成的下压打捆系和油缸座、转臂、立柱、-->机座和平衡砣组成的支撑、旋转、复位系构成。下压打捆系具有的油缸、活塞成园柱形,并作滑动接触,压板可成长方形、正方形或园形等,并与活塞相联结,顺时针或反时针旋转手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用液压打捆机,具有呈园柱型并作滑动接触的油缸(17)、活塞(13),与活塞(13)相联的压板(18),输油管(22)接手动液压柱塞油泵(21)再与油缸(17)盖相联,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置于机座(23)平台上的转臂(1)与主柱(2)动配合,再与油缸座(14)联接形成悬臂,油缸座(14)上装有手轮(25),油缸(17)装在油缸座(14)孔内,回位弹簧(11)与活塞(13)相联并固定在油缸(17)盖上,平衡砣(20)所接的绳索(5)经立柱(2)轴向通孔和滑轮(4)过油缸座(14)联于油盘(27)上,包箱(19)联机座(23),机身安放在地轮(28)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用液压打捆机,具有呈园柱型并作滑动接触的油缸(17)、活塞(13),与活塞(13)相联的压板(18),输油管(22)接手动液压柱塞油泵(21)再与油缸(17)盖相联,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置于机座(23)平台上的转臂(1)与主柱(2)动配合,再与油缸座(14)联接形成悬臂,油缸座(14)上装有手轮(25),油缸(17)装在油缸座(14)孔内,回位弹簧(11)与活塞(13)相联并固定在油缸(17)盖上,平衡砣(20)所接的绳索(5)经立柱(2)轴向通孔和滑轮(4)过油缸座(14)联于油盘(27)上,包箱(19)联机座(23),机身安放在地轮(2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打捆机,其特征是,转臂(1)与立柱(2)动配合,再与油缸座(14)用螺栓联接构成悬臂,拉或推手轮(25)该悬臂即绕立柱(2)径向旋转80°~110°,转臂(1)的后端有一支撑螺栓(3)在机座(23)平台上随转臂(1)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打捆机,其特征是,油缸座(14)上装有导向键(15)、棘爪(24)、齿轮轴(6),手轮(25)配合齿轮和齿轮轴(6)装在油缸座(14)上,油缸(17)的外壁上有齿条(7)、导向直槽(12)、棘齿(26),它们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永光韩信忠杜连义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遵义县南白烟草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