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时效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677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合金钢领域。是一种高负荷弹性的马氏体时效钢。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18Ni(300)、18Ni(350)两钢种为基础,对其成分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并加入RE元素,使本发明专利技术钢具有强韧性、弹性极限均有所提高,弹性范围内的线性关系好,弹性滞后小和工艺性能良好等特点。(*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合金钢领域。适用于铁基Ni-Co-Mo-Ti类弹性马氏体时效钢。作为超高压传感器等高负荷弹性敏感元件,则要求材料具有很高的屈服强度和断裂韧性,以及良好的工艺性能。目前国内外用于该领域的弹性马氏体时效钢材料主要是18Ni(300)和18Ni(350)两种。而18Ni(300)钢实际强度偏低,其σ0.2下限值的1790MPa;18Ni(350)虽然强度高,但Klc值较低,一般在35MPa 左右。日本特许公开昭54-162616介绍一种半硬质磁石材料,该材料适用于制做磁滞电机转子的半硬磁材料,其σb≤190kgf/mm2(约1862MPa),但没有Klc数据,不适用于高负荷弹性元件。另外昭57-16116介绍一种适于制作模具、车轴和其它传动轴用的材料,通过喷丸处理来改善材料表面性能。这种材料与本专利技术用途相差较远,而又没给出相应的对比数据,因此不适用制作尺寸精密的高负荷弹性敏感元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制造一种具有强韧性好的,弹性极限高的,弹性滞后小的,在弹性范围内线性关系好的和工艺性好的弹性马氏体时效钢。根据本专利技术目的,我们采用铁基Ni-Co-Mo-Ti系马氏体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马氏体时效钢,其特征在于这种钢的具体化学成分为(重量%):C≤0.02%Ni17.5~18.5%Co9.5~10.5%Mn4.0~5.0%Ti1.0~1.2%Al0.05~0.15%Si≤0.10%Mn≤0.10%S≤0.008%P≤0.008%RE0.005~0.015%其余为Fe。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李殿坤高银露张洁
申请(专利权)人: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