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6599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驱动电机、第一滚轴、第二滚轴、挡板、齿轮、驱动链条;第二支架设置在第一支架的后方,第二支架的底部与第一支架的底部连接;第二支架呈L形;在第一支架的两侧各设置一挡板;第一滚轴、第二滚轴并列设置在第一支架的上方;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的一端设置齿轮;在齿轮上设置驱动链条;驱动链条环绕与设置在第一支架右侧的驱动电机上的齿轮相连接;在齿轮中间设置一链条压紧轮;实现装置自动打卷,取消了人力打卷的方式,同时,保证了打卷的速度,减少了次品的产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打卷装置,既省时省力,又可以实现自动打卷的功能。

A win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inding device, which consists of a first bracket, a second bracket, a driving motor, a first roller, a second roller, a baffle, a gear and a driving chain, the second bracket is located behind the first bracket,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bracket is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support, and the second bracket is L shaped; A baffle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bracket; the first roller and the second roller are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first bracket; a gear is set at one end of the first roller and the second roller; a driving chain is set on the gear; the drive chain is connected to the gear set on the drive machine on the right of the first support; in the middle of the gear. A chain press wheel is set up, the device is automatically rolled up and the method of manpower beating is cancelled. At the same time, the speed of the rolling is ensured and the production of the defective product is reduced.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only save time and force, but also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automatic mar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卷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打卷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汽车经编面料的制作过程中,由于产品需要成卷以后,方便运输、存储,在现有的烘干线上,常采用手工打卷的方式进行打卷,这样使得打卷工作需要至少两个人来进行操作;人力成本增加,同时往往打卷的速度跟不上烘干线的速度,为此常使得产品产品出现次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实现一种打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驱动电机、第一滚轴、第二滚轴、挡板、齿轮、驱动链条,所述的第二支架设置在第一支架的后方,所述的第二支架的底部与第一支架的底部连接;所述的第二支架呈L形;在所述的第一支架的两侧各设置一挡板;所述的第一滚轴、第二滚轴并列设置在第一支架的上方;所述的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的一端设置齿轮;在所述的齿轮上设置驱动链条;所述的驱动链条环绕与设置在第一支架右侧的驱动电机上的齿轮相连接;在所述的齿轮中间设置一链条压紧轮。进一步所述的第二支架的上方并行设置一排细滚轴;所述的细滚轴高度低于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的上表面。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之间设置一光电传感器。进一步所述的挡板的上方设置多个高低、开口大小不一致的缺口。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采用了本技术的打卷装置以后,可以实现装置自动打卷,取消了人力打卷的方式,同时,保证了打卷的速度,减少了次品的产生,本技术打卷装置,既省时省力,又可以实现自动打卷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左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本技术在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打卷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驱动电机3、第一滚轴4、第二滚轴5、挡板6、齿轮7、驱动链条8;在本技术中,将第二支架2设置在第一支架1的后方,将第二支架2的底部与第一支架1的底部连接起来;将第二支架2呈L形;在第一支架1的两侧各设置一挡板6;将第一滚轴4、第二滚轴5并列设置在第一支架1的上方;将第一滚轴4、第二滚轴5的一端设置齿轮7;在齿轮7上设置驱动链条8;将驱动链条8环绕与设置在第一支架1右侧的驱动电机3上的齿轮7相连接;在齿轮7中间设置一链条压紧轮10;这样形成了打卷装置的机构;驱动电机3驱动第一滚轴4、第二滚轴5转动,将经编材料放到第一滚轴4、第二滚轴5中间既可以自动打卷;这样实现了自动打卷,取消了人力打卷的方式,同时,保证了打卷的速度,减少了次品的产生,本技术的打卷装置,既省时省力,又可以实现自动打卷的功能。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进一步,所述的第二支架2的上方并行设置一排细滚轴11;细滚轴11高度低于第一滚轴4、第二滚轴5的上表面;这样的结构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引导经编材料打卷的方向,使得经编材料更加不容易跑偏,为了更好的保证经编材料的位置在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之间设置一光电传感器12,用于检测经编材料的位置,如出现大幅度的跑偏,既可以将打卷装置停机。上述是是实现了无打卷纸管13的打卷功能,为了更好的实现设置打卷装置13的应用的功能,在挡板6的上方设置多个高低、开口大小不一致的缺口14,方便将打卷纸管13放入缺口14中,保证其打卷纸管13的位置。这样实现了一机两用的功能。作为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也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打卷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驱动电机、第一滚轴、第二滚轴、挡板、齿轮、驱动链条,所述的第二支架设置在第一支架的后方,所述的第二支架的底部与第一支架的底部连接;所述的第二支架呈L形;在所述的第一支架的两侧各设置一挡板;所述的第一滚轴、第二滚轴并列设置在第一支架的上方;所述的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的一端设置齿轮;在所述的齿轮上设置驱动链条;所述的驱动链条环绕与设置在第一支架右侧的驱动电机上的齿轮相连接;在所述的齿轮中间设置一链条压紧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驱动电机、第一滚轴、第二滚轴、挡板、齿轮、驱动链条,所述的第二支架设置在第一支架的后方,所述的第二支架的底部与第一支架的底部连接;所述的第二支架呈L形;在所述的第一支架的两侧各设置一挡板;所述的第一滚轴、第二滚轴并列设置在第一支架的上方;所述的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的一端设置齿轮;在所述的齿轮上设置驱动链条;所述的驱动链条环绕与设置在第一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炳龙朱唱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纺联汽车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