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hermo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has: a pipe (7), a low temperature fluid flowing inside the pipe; the first generation component (1) and the two power generation component (2), respectively, with a thermal power component inside the first generation component and the two power component, and the first generation component and the two generation component respectively with the pipe (7) and the pipe (7). The first outer plate (3) and the second outer plate (4), the first outer plate and the second outer plate, respectively contact with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component (1) and the second power generation component (2) and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pipe (7), and the outer fin (5, 6), and the outer fins respectively on the first board (3) and the second outer board (4). The opposite side of each generating component (1, 2) is the external surface and is in contact with high temperature fluid. The first outer plate (3) and the second outer board (4) have a bending part (3a, 4a) at both ends of the first outer plate (3) and the second outer plate (4) in the direction orthogonal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low temperature fluid flow. The bending part (3a, 4A) is welded in a state of elastic deformation in a mutually close manner, and the first generation is generated through the welding of the bending part (3a, 4a). The stress of the component (1) and the second generating component (2) is pressed on the pipe (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电发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基于2015年9月1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编号2015-183254号及2016年8月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编号2016-155818号,其公开内容援引于此。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高温流体与低温流体来进行热电发电的热电发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利用了车辆的排气的热电发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以往,有专利文献1所述的热电发电装置。在该装置中,发电组件与低温侧部件及高温侧部件在动作时各自的热膨胀率不同,因此,担忧由此产生的热变形导致发电组件中的发电元件的破损。并且,为此,设为不将发电组件与低温侧部件及高温侧部件牢固地固定的结构。另外,为了使发电组件与低温侧部件及高温侧部件之间的热移动成为可能,一边在部件间加入热传导部件等一边使用螺栓等紧固部件来确保其紧贴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01460号公报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需要新的用于紧固的螺栓等紧固部件,部件数量增加,产品的材料费、制造成本增加。另外,这样的部件数量的增加会导致对热交换性能没有贡献的热容量增加。由此,若在发电装置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电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管道(7),低温流体在该管道的内部流动;第一发电组件(1)及第二发电组件(2),在该第一发电组件及第二发电组件的内部分别设有热发电元件,该第一发电组件及第二发电组件以夹持所述管道(7)的方式分别与所述管道(7)的彼此相对的外表面接触;第一外板(3)及第二外板(4),该第一外板及第二外板与所述第一发电组件(1)和所述第二发电组件(2)的外表面分别接触,所述第一发电组件(1)和所述第二发电组件(2)的所述外表面是与管道(7)相反的一侧的外表面;以及外侧翅片(5,6),该外侧翅片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外板(3)及所述第二外板(4)各自的外表面,且与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9.16 JP 2015-183254;2016.08.08 JP 2016-155811.一种热电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管道(7),低温流体在该管道的内部流动;第一发电组件(1)及第二发电组件(2),在该第一发电组件及第二发电组件的内部分别设有热发电元件,该第一发电组件及第二发电组件以夹持所述管道(7)的方式分别与所述管道(7)的彼此相对的外表面接触;第一外板(3)及第二外板(4),该第一外板及第二外板与所述第一发电组件(1)和所述第二发电组件(2)的外表面分别接触,所述第一发电组件(1)和所述第二发电组件(2)的所述外表面是与管道(7)相反的一侧的外表面;以及外侧翅片(5,6),该外侧翅片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外板(3)及所述第二外板(4)各自的外表面,且与高温流体接触,所述第一外板(3)及所述第二外板(4)的所述外表面是与各发电组件(1、2)相反的一侧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外板(3)及所述第二外板(4)在与所述低温流体流动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外板(3)及所述第二外板(4)的两端具有弯曲部(3a、4a),该弯曲部(3a、4a)在以相互接近的方式弹性变形的状态下被焊接,通过该弯曲部(3a、4a)的焊接,产生将所述第一发电组件(1)和所述第二发电组件(2)按压于所述管道(7)的应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板(3)及所述第二外板(4)在所述第一发电组件(1)与所述第二发电组件(2)各自的端部(3t)或所述端部(3t)的外侧弯曲而弹性变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电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3a、4a)的焊接是沿所述低温流体流动的方向焊接的缝焊或激光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电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弯曲部(3a、4a)的焊接,从而形成由所述第一外板(3)与所述第二外板(4)夹住的内部空间(30),在该内部空间(30)中收纳所述第一发电组件(1)和所述第二发电组件(2)。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电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翅片(5、6)构成为具有多个波部,在所述外侧翅片(5、6),所述高温流体在与所述低温流体交叉的方向上流动,所述多个波部的波的行进方向与所述低温流体的流动方向平行或交叉。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电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侧翅片(5、6)的分别与所述第一外板(3)及所述第二外板(4)相反的一侧接合有板状的刚性强化部件(8、9)。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电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侧翅片(5、6)与所述外侧翅片(5、6)之间具备棒状的刚性强化部件(10、11),该棒状的刚性强化部件与所述高温流体的流动方向平行地延伸,所述棒状的刚性强化部件(10、11)接合于所述外侧翅片(5、6)和所述第一外板(3)或所述第二外板(4)。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电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外板(3)与所述第一发电组件(1)之间及所述第二外板(4)与所述第二发电组件(2)之间还具备多根内侧刚性强化部件(10r、11r),该多根内侧刚性强化部件分别夹持于所述第一外板(3)与所述第一发电组件(1)之间及所述第二外板(4)与所述第二发电组件(2)之间,且与所述高温流体的流动方向平行地延伸,所述内侧刚性强化部件(10r、11r)接合于所述第一外板(3)或所述第二外板(4)地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电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电组件(1)和所述第二发电组件(2)具有收纳槽(12),该收纳槽用于收纳所述内侧刚性强化部件(10r、11r)的至少一部分。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电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电组件(1)及所述第二发电组件(2)分别由隔开间隔(13)地设置的多个发电组件构成,所述内侧刚性强化部件(10r、11r)的至少一部分收容于所述间隔(13)。11.一种热电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管道(7),低温流体在该管道的内部流动;第一发电组件(1)及第二发电组件(2),在该第一发电组件及第二发电组件的内部分别设有热发电元件,该第一发电组件及第二发电组件以夹持所述管道(7)的方式分别与所述管道(7)的彼此相对的外表面接触;第一外板(3)及第二外板(4),该第一外板及第二外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发电组件(1)和所述第二发电组件(2)的外表面接触,所述第一发电组件(1)和所述第二发电组件(2)的所述外表面是与管道(7)相反的一侧的外表面;以及外侧翅片(5、6),该外侧翅片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外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川新也,松田拓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