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料下料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6040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5:41
本专利涉及木材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木料下料除尘装置,包括抽气装置和布袋除尘器,还包括除尘罩和除尘机构,除尘罩内设有隔板,隔板将除尘罩分割为除尘腔和抽气腔,隔板上设有通孔,通孔连通除尘腔和抽气腔,抽气腔底端封闭;抽气装置连通抽气腔和布袋除尘器,除尘机构包括涡扇、主动齿轮、主动轴、从动齿轮、从动轴和第一毛刷,抽气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支架,主动轴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架上,涡扇设在主动轴的一端,涡扇朝向抽气装置,主动齿轮连接在主动轴的另一端,除尘腔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支架,从动轴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架上,第一毛刷位于除尘罩远离涡扇的一端。本专利意在提供一种木料下料除尘装置,以提升木料下料过程中木屑和粉尘的去除效果。

Dedusting device for wood material

This patent covers the field of wood processing, and discloses a wood material dedusting device, including a suction device and a bag dust collector, including a dust collector and a dust removal mechanism. A separator is provided in the dust cover. The separator separates the dust cover into a dust cavity and a suction chamber. The partition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hole, the through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ust cavity and the suction chamber. The bottom end of the cavity is closed, the suction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a suction cavity and a bag filter. The dust removal mechanism includes a vortex fan, an active gear, an active shaft, a driven gear, a driven shaft and a first brush. The inner wall of the suction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racket, the active shaft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bracket, the turbofan is set at one end of the active shaft, and the turbofan is toward the air. The driving gear is connected to the other end of the active shaft,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dust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supports, and the driven shaft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bracket, and the first brush is located at the end of the dust cover far away from the vortex fan. This patent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 wood dust removal device to enhance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sawdust and dust during wood cut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木料下料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木材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在家具加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家具的规格型号,对板材型的木料进行下料,将木料切割成不用家具所需的形状,并在木料上钻出用于安装连接件的沉孔,这个过程称为木料下料。在下料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刀头钻切木料,并在下料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木屑和粉尘。为了去除木屑和粉尘,通常在刀头上安装抽气装置,在钻切木料时将产生的木屑和粉尘抽入到布袋除尘器中,以达到去除木屑和粉尘的目的。但是为了便于刀头的运动,因此抽气装置无法直接与木料接触,使得钻切过程中产生的木屑和粉尘,尤其是飞屑,无法完全吸入抽气装置中,木屑的去除效果不佳,并且粉尘容易粘附在木料表面上,无法被完全吸入到抽气装置中,除尘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木料下料除尘装置,以提升木料下料过程中木屑和粉尘的去除效果。本方案中的木料下料除尘装置,包括抽气装置和布袋除尘器,还包括除尘罩和除尘机构,除尘罩呈筒状,除尘罩内设有隔板,隔板将除尘罩分割为除尘腔和抽气腔,隔板上设有通孔,通孔连通除尘腔和抽气腔,抽气腔底端封闭;所述抽气装置连通抽气腔和布袋除尘器,所述除尘机构包括涡扇、主动齿轮、主动轴、从动齿轮、从动轴和第一毛刷,抽气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支架,主动轴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架上,涡扇设在主动轴的一端,涡扇朝向抽气装置,主动齿轮连接在主动轴的另一端,除尘腔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支架,从动轴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架上,从动齿轮设在从动轴的一端上且与主动齿轮啮合,第一毛刷设置在从动轴的另一端上,第一毛刷位于除尘罩远离涡扇的一端。本方案的技术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将除尘罩除尘腔远离第一毛刷的一端通过粘接、螺纹连接等方式连接在刀头的下方,并且让第一毛刷于木料上表面相抵,刀头内的钻头、刀片等钻切工具可穿过除尘腔进行木料的下料。在下料的过程中,启动抽气装置进行抽气,气流从除尘腔靠近第一毛刷的一端进入,然后通过通孔进入到抽气腔中,再从抽气腔靠近涡扇的一端流出。气流在经过涡扇时,带动涡扇转动,涡扇通过主动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驱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通过从动轴带动第一毛刷转动。下料产生的木屑和粉尘随气流的流动被吸入到抽气装置中,最终进入到布袋除尘器中,而产生的飞屑则在除尘罩的阻挡下始终位于除尘罩内,随气流流动被抽气装置抽走,而粘附在木料上的粉尘则在刀头的运动过程中被转动的第一毛刷刷下,也一并随气流流动被抽气装置抽走,从而提升了木料下料过程中木屑和粉尘的去除效果。进一步,所述除尘罩一体成型为L型,除尘腔和抽气腔并排设置。一体成型的除尘罩使除尘罩的结构更简洁也更牢固。进一步,所述主动轴贯穿抽气腔底部,主动轴远离主动齿轮的一端设有第二毛刷。提升粉尘的去除效果。进一步,所述抽气装置包括进气部,进气部为波纹管,波纹管与抽气腔连通。波纹管塑性变形能力、抗疲劳性能好,容易发生变形,利于随刀头移动。进一步,所述除尘罩内壁上设有金属层,金属层的粗糙度不大于3.2。木屑和粉尘在随气流流经除尘罩时,容易摩擦或粘附在除尘罩的内壁上。而设置粗糙度不大于3.2的金属层后,由于金属层比较光滑,减少木屑和粉尘粘附在除尘罩上的几率,同时也提高除尘罩内壁的耐磨性,提高除尘罩的使用寿命,也更便于将木屑和粉尘从内壁上刮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木料下料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除尘罩1、隔板2、除尘腔3、抽气腔4、通孔5、涡扇6、主动齿轮7、主动轴8、从动齿轮9、从动轴10、第一毛刷11、第二毛刷12、木料13、刀头14。实施例木料下料除尘装置基本如附图1所示:包括抽气装置和布袋除尘器,还包括除尘罩1和除尘机构,除尘罩1呈L形的筒状,除尘罩1内设有隔板2,隔板2将除尘罩1分割为除尘腔3和抽气腔4,除尘腔3和抽气腔4并排设置,隔板2上设有通孔5,通孔5连通除尘腔3和抽气腔4,抽气腔4底端封闭,抽气装置上设有用于近期的波纹管,波纹管与抽气装置连通;所述抽气装置连通抽气腔4和布袋除尘器,所述除尘机构包括涡扇6、主动齿轮7、主动轴8、从动齿轮9、从动轴10和第一毛刷11,抽气腔4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支架,主动轴8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架上,主动轴8贯穿抽气腔4底部,主动轴8远离主动齿轮7的一端设有第二毛刷12,涡扇6设在主动轴8的一端,涡扇6朝向抽气装置,主动齿轮7连接在主动轴8的另一端,除尘腔3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支架,从动轴10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架上,从动齿轮9设在从动轴10的一端上且与主动齿轮7啮合,第一毛刷11设置在从动轴10的另一端上,第一毛刷11位于除尘罩1远离涡扇6的一端;除尘罩1内壁上设有金属层,金属层的粗糙度为3.2。在下料前,在刀头14的底部设置螺纹孔,在除尘罩1的顶部设置凸边并钻有余螺纹孔配合的螺栓孔,螺栓孔内设有螺栓,转动螺栓将除尘罩1螺纹连接在刀头14的下方,调节刀头14的高度,让第一毛刷11与木料13上表面相抵,刀头14内的钻头、刀片等钻切工具穿过除尘腔3与木板上表面相抵。在下料的过程中,启动抽气装置进行抽气,气流从除尘腔3靠近第一毛刷11的一端进入,然后通过通孔5进入到抽气腔4中,再从抽气腔4靠近涡扇6的一端流出。气流在经过涡扇6时,带动涡扇6转动,涡扇6通过主动轴8带动主动齿轮7转动,主动齿轮7驱动从动齿轮9转动,从动齿轮9通过从动轴10带动第一毛刷11转动。下料产生的木屑和粉尘随气流的流动被吸入到抽气装置中,最终进入到布袋除尘器中,而产生的飞屑则在除尘罩1的阻挡下始终位于除尘罩1内,随气流流动被抽气装置抽走,而粘附在木料13上的粉尘则在刀头14的运动过程中被转动的第一毛刷11刷下,也一并随气流流动被抽气装置抽走,从而提升了木料13下料过程中木屑和粉尘的去除效果。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木料下料除尘装置

【技术保护点】
木料下料除尘装置,包括抽气装置和布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尘罩和除尘机构,除尘罩呈筒状,除尘罩内设有隔板,隔板将除尘罩分割为除尘腔和抽气腔,隔板上设有通孔,通孔连通除尘腔和抽气腔,抽气腔底端封闭;所述抽气装置连通抽气腔和布袋除尘器,所述除尘机构包括涡扇、主动齿轮、主动轴、从动齿轮、从动轴和第一毛刷,抽气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支架,主动轴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架上,涡扇设在主动轴的一端,涡扇朝向抽气装置,主动齿轮连接在主动轴的另一端,除尘腔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支架,从动轴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架上,从动齿轮设在从动轴的一端上且与主动齿轮啮合,第一毛刷设置在从动轴的另一端上,第一毛刷位于除尘罩远离涡扇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木料下料除尘装置,包括抽气装置和布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尘罩和除尘机构,除尘罩呈筒状,除尘罩内设有隔板,隔板将除尘罩分割为除尘腔和抽气腔,隔板上设有通孔,通孔连通除尘腔和抽气腔,抽气腔底端封闭;所述抽气装置连通抽气腔和布袋除尘器,所述除尘机构包括涡扇、主动齿轮、主动轴、从动齿轮、从动轴和第一毛刷,抽气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支架,主动轴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架上,涡扇设在主动轴的一端,涡扇朝向抽气装置,主动齿轮连接在主动轴的另一端,除尘腔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支架,从动轴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架上,从动齿轮设在从动轴的一端上且与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光英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盖博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