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5562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单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清洁装置,包括主水槽,主水槽的一侧设置有供铜扁线进入的进线口,主水槽的另一侧设置有供铜扁线排出的出线口,主水槽的外侧设置有与主水槽相连通的进水管,主水槽的下方设置有与主水槽相连通的第一排水管;主水槽的外侧套设有环形副水槽,副水槽的下方设置有与副水槽相连通的第二排水管;进线口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堵水装置,出线口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堵水装置。所述单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清洁装置用水量少,清洁成本低,操作方便,清洗效率高,清洗效果好。

Cleaning device for single glass wire wrapped polyimide film wrapped copper flat wi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leaning device for wrapping a copper flat wire wrapped in a single glass filaments polyimide film, including a main water tank. One side of the main water tank is provided with an inlet of a copper flat line,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main water trough is provided with a wire outlet for the discharge of a copper flat line. The bottom of the trough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rainage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sink; the outer sleeve of the main water trough is provided with a circular sub water trough, and a second drainage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sub water trough is provided under the sub water trough; a first water plugg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inlet line, and the outside of the outlet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water plugging device. The single glass filaments polyimide film is used for cleaning the copper flat wire with less water, low cleaning cost, convenient operation, high cleaning efficiency and good clean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清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清洁装置,属于绕包线制造

技术介绍
单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适用于大中型电机、电器绕组。在单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的制作过程中,为保证聚酰亚胺薄膜与铜扁线之间的结合力,通常需要对铜扁线进行抛光除去表面油污、氧化层等杂质。由于抛光后的铜扁线表面会残留一些粉尘(主要成分为铜粉),为保证聚酰亚胺薄膜与铜扁线之间的结合力,需要在绕包聚酰亚胺薄膜之前将残留的粉尘除去。现通常是采用喷淋水洗的方式除去,具体做法如下:在一个水槽的两侧开设供铜扁线进出的通孔,由于通孔的存在,使得水槽内的水面不能漫过铜扁线,因此采用喷淋的方式来清洗抛光后的铜扁线。该方法的缺点是:喷淋用水洗涤会持续用水,用水量大,清洁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单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清洁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单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清洁装置,用来清洁铜扁线,包括主水槽,主水槽的一侧设置有供铜扁线进入的进线口,主水槽的另一侧设置有供铜扁线排出的出线口,所述主水槽的外侧设置有与主水槽相连通的进水管,所述主水槽的下方设置有与主水槽相连通的第一排水管;所述主水槽的外侧套设有环形副水槽,副水槽设置在进线口的下方且副水槽设置在出线口的下方,所述副水槽的下方设置有与副水槽相连通的第二排水管;所述进线口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堵水装置,第一堵水装置包括第一圆管、第二圆管,所述第一圆管的尾端与主水槽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管的尾端设置在第一圆管的内部,第二圆管的首端设置在第一圆管的外部,第二圆管与第一圆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圆管的尾端设置有圆环状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的边沿与第二圆管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管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海绵层,第一海绵层设置在第一挡板和主水槽的外侧壁之间,所述第一海绵层的中间设置有供铜扁线进入的第一通孔;所述出线口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堵水装置,第二堵水装置包括第三圆管、第四圆管,所述第三圆管的尾端与主水槽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圆管的尾端设置在第三圆管的内部,第四圆管的首端设置在第三圆管的外部,第四圆管与第三圆管螺纹连接,所述第四圆管的尾端设置有圆环状第二挡板,第二挡板的边沿与第四圆管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圆管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海绵层,第二海绵层设置在第二挡板和主水槽的外侧壁之间,所述第二海绵层的中间设置有供铜扁线排出的第二通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水槽的内部设置有上板刷、下板刷,所述上板刷包括第一板体、第一刷丝,所述第一板体设置在铜扁线的上方,第一板体的一侧与主水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刷丝的上端与第一板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板刷包括第二板体、第二刷丝,所述第二板体设置在铜扁线的下方,第二板体的一侧与主水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刷丝的下端与第二板体的上端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圆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把手,第一把手的尾端与第二圆管的首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圆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把手,第二把手的尾端与第四圆管的首端固定连接。本技术所述单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清洁装置用水量少,清洁成本低,操作方便,清洗效率高,清洗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单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清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副水槽在主水槽外侧分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2所示,所述单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清洁装置,用来清洁铜扁线1,包括主水槽2,主水槽2的一侧设置有供铜扁线1进入的进线口21,主水槽2的另一侧设置有供铜扁线1排出的出线口22,所述主水槽2的外侧设置有与主水槽2相连通的进水管23,所述主水槽2的下方设置有与主水槽2相连通的第一排水管24;所述主水槽2的外侧套设有环形副水槽3,副水槽3设置在进线口21的下方且副水槽3设置在出线口22的下方,所述副水槽3的下方设置有与副水槽3相连通的第二排水管31;所述进线口2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堵水装置,第一堵水装置包括第一圆管61、第二圆管62,所述第一圆管61的尾端与主水槽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管62的尾端设置在第一圆管61的内部,第二圆管62的首端设置在第一圆管61的外部,第二圆管62与第一圆管61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圆管62的尾端设置有圆环状第一挡板63,第一挡板63的边沿与第二圆管62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管61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海绵层64,第一海绵层64设置在第一挡板63和主水槽2的外侧壁之间,所述第一海绵层64的中间设置有供铜扁线1进入的第一通孔;所述出线口2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堵水装置,第二堵水装置包括第三圆管71、第四圆管72,所述第三圆管71的尾端与主水槽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圆管72的尾端设置在第三圆管71的内部,第四圆管72的首端设置在第三圆管71的外部,第四圆管72与第三圆管71螺纹连接,所述第四圆管72的尾端设置有圆环状第二挡板73,第二挡板73的边沿与第四圆管72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圆管71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海绵层74,第二海绵层74设置在第二挡板73和主水槽2的外侧壁之间,所述第二海绵层74的中间设置有供铜扁线1排出的第二通孔。第一海绵层64中间的第一通孔与进线口21连通,第二海绵层74中间的第二通孔与出线口22连通;经过抛光后的铜扁线1穿过第二圆管62的内部、第一挡板63中间的孔、第一海绵层64中间的第一通孔、进线口21后进入到主水槽2的内部,清洗水从进水管23流入到主水槽2的内部,随着铜扁线1的前进,铜扁线1表面的一些残留的粉尘会被清洗水洗去,然后铜扁线1穿过出线口22、第二海绵层74中间的第二通孔、第二挡板73中间的孔、第四圆管72的内部后完成清洁作业从而进入下一道工序。在上述清洁过程中,为保证铜扁线1连续不断的前进,因此进线口21的横截面积要大于铜扁线1的横截面积,出线口22的横截面积要大于铜扁线1的横截面积。而在第一堵水装置安装前,为便于铜扁线1穿线,第一通孔的横截面积大于铜扁线1的横截面积,由于第二圆管62与第一圆管61螺纹连接,可通过转动第二圆管62使得第二圆管62带动第一挡板63向第一圆管61的内部运动,由于第一海绵层64是由海绵填充制成,第一海绵层64受到第一挡板63的挤压力被压缩,这会促使第一海绵层64的结构变得致密,同时第一通孔不断的缩小,使得第一海绵层64紧紧包裹住铜扁线1,因此从进线口21流出的大部分水被结构变得致密的第一海绵层64堵住,只存在微量的一些水从第一通孔附近渗出,渗出的水流过第一挡板63中间的孔、第二圆管62的内壁,最后落到副水槽3中汇聚;虽然第一海绵层64的结构变得致密,但只要有足够的拉力则仍然能够拉动铜扁线1前进,并且第一海绵层64不会损伤铜扁线1。同理,第二堵水装置的结构与第一堵水装置的结构相同。而在第二堵水装置安装前,为便于铜扁线1穿线,第二通孔的横截面积大于铜扁线1的横截面积,由于第四圆管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单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清洁装置

【技术保护点】
单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清洁装置,用来清洁铜扁线(1),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水槽(2),主水槽(2)的一侧设置有供铜扁线(1)进入的进线口(21),主水槽(2)的另一侧设置有供铜扁线(1)排出的出线口(22),所述主水槽(2)的外侧设置有与主水槽(2)相连通的进水管(23),所述主水槽(2)的下方设置有与主水槽(2)相连通的第一排水管(24);所述主水槽(2)的外侧套设有环形副水槽(3),副水槽(3)设置在进线口(21)的下方且副水槽(3)设置在出线口(22)的下方,所述副水槽(3)的下方设置有与副水槽(3)相连通的第二排水管(31);所述进线口(2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堵水装置,第一堵水装置包括第一圆管(61)、第二圆管(62),所述第一圆管(61)的尾端与主水槽(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管(62)的尾端设置在第一圆管(61)的内部,第二圆管(62)的首端设置在第一圆管(61)的外部,第二圆管(62)与第一圆管(61)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圆管(62)的尾端设置有圆环状第一挡板(63),第一挡板(63)的边沿与第二圆管(62)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管(61)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海绵层(64),第一海绵层(64)设置在第一挡板(63)和主水槽(2)的外侧壁之间,所述第一海绵层(64)的中间设置有供铜扁线(1)进入的第一通孔;所述出线口(2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堵水装置,第二堵水装置包括第三圆管(71)、第四圆管(72),所述第三圆管(71)的尾端与主水槽(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圆管(72)的尾端设置在第三圆管(71)的内部,第四圆管(72)的首端设置在第三圆管(71)的外部,第四圆管(72)与第三圆管(71)螺纹连接,所述第四圆管(72)的尾端设置有圆环状第二挡板(73),第二挡板(73)的边沿与第四圆管(72)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圆管(71)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海绵层(74),第二海绵层(74)设置在第二挡板(73)和主水槽(2)的外侧壁之间,所述第二海绵层(74)的中间设置有供铜扁线(1)排出的第二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单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清洁装置,用来清洁铜扁线(1),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水槽(2),主水槽(2)的一侧设置有供铜扁线(1)进入的进线口(21),主水槽(2)的另一侧设置有供铜扁线(1)排出的出线口(22),所述主水槽(2)的外侧设置有与主水槽(2)相连通的进水管(23),所述主水槽(2)的下方设置有与主水槽(2)相连通的第一排水管(24);所述主水槽(2)的外侧套设有环形副水槽(3),副水槽(3)设置在进线口(21)的下方且副水槽(3)设置在出线口(22)的下方,所述副水槽(3)的下方设置有与副水槽(3)相连通的第二排水管(31);所述进线口(2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堵水装置,第一堵水装置包括第一圆管(61)、第二圆管(62),所述第一圆管(61)的尾端与主水槽(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管(62)的尾端设置在第一圆管(61)的内部,第二圆管(62)的首端设置在第一圆管(61)的外部,第二圆管(62)与第一圆管(61)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圆管(62)的尾端设置有圆环状第一挡板(63),第一挡板(63)的边沿与第二圆管(62)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管(61)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海绵层(64),第一海绵层(64)设置在第一挡板(63)和主水槽(2)的外侧壁之间,所述第一海绵层(64)的中间设置有供铜扁线(1)进入的第一通孔;所述出线口(2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堵水装置,第二堵水装置包括第三圆管(71)、第四圆管(72),所述第三圆管(71)的尾端与主水槽(2)的外侧壁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斌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豪威富铜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