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欣怡专利>正文

负离子转换装置及负离子空气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5129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负离子转换装置及负离子空气系统,涉及空气负离子领域,为解决在使用负离子设备的过程中出现的负离子扩散范围小的问题。所述负离子转换装置包括:负离子发生体、介电体、导体外壳、绝缘壳体以及发射针,其中:所述导体外壳包覆在所述负离子发生体的外部,所述介电体位于所述负离子发生体与所述导体外壳之间且与所述导体外壳连接,所述绝缘壳体包覆在所述导体外壳的外部;所述发射针包括连接端与释放端,所述发射针的释放端位于所述绝缘壳体的外侧,所述发射针的连接端位于所述绝缘壳体的内侧且与所述导体外壳连接。所述负离子转换装置用于生产并释放负离子,以达到有效扩大负离子扩散范围的效果。

Negative ion conversion device and negative ion air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egative ion conversion device and a negative ion air system, which involve the field of negative ions in the air,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small diffusion range of negative ions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negative ion equipment. The negative ion conversion device includes a negative ion generation body, a dielectric, a conductor shell, an insulating shell, and a launching needle. The conductor shell is coated outside the negative ion generator body, and the dielectric is located between the negative ion generator body and the conductor shell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ductor housing. The insulating shell is covered outside the outer shell of the conductor; the launching needle includes a connection end and a release end, the release end of the transmitting needle is locat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insulation housing, the connecting end of the transmitting needle is located on the inside of the insulation housing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ductor housing. The negative ion conversion device is used for producing and releasing negative ions so as to effectively expand the range of negative ion diffu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离子转换装置及负离子空气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气负离子
,尤其是涉及一种负离子转换装置及负离子空气系统。
技术介绍
负离子指原子或原子团在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后所形成的带电粒子,亦称“阴离子”。空气负离子也叫负氧离子,指获得多余电子而带负电荷的氧气离子,是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了自由电子而形成的,是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的一种物质,其对人体能够起到镇静、镇痛、镇咳、止痒、利尿、增食欲、降血压的功效。负离子设备是能够产生并向外界传递负离子的装置,负离子设备能够净化空气环境、产生具有负氧离子的新鲜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益,而且能够对某些疾病有辅助治疗功能。现有技术中的负离子设备在释放自由电子时由于其电子本身的动能不足,使得电子只能在接近释放装置的附近与空气中的氧分子进行反应,从而产生的负离子不仅少,而且由于负离子的存在时间较短,使其扩散的距离较小,负离子难以覆盖整个空间,空间内的负离子分布十分不均,使得空间内的改善效果较差。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很难有效解决在使用负离子设备的过程中出现的负离子扩散范围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离子转换装置,以解决在使用负离子设备的过程中出现的负离子扩散范围小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的负离子转换装置,包括:负离子发生体、介电体、导体外壳、绝缘壳体以及发射针,其中:所述导体外壳包覆在所述负离子发生体的外部,所述介电体位于所述负离子发生体和所述导体外壳之间且与所述导体外壳连接,所述绝缘壳体包覆在所述导体外壳的外部;所述发射针包括连接端与释放端,所述发射针的释放端位于所述绝缘壳体的外侧,所述发射针的连接端位于所述绝缘壳体的内侧且与所述导体外壳连接。优选地,所述负离子发生体由天然负离子陶瓷制成,所述负离子发生体与所述介电体连接。优选地,所述负离子发生体包括单极电子释放元件以及用于与电源负极连接的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单极电子释放元件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绝缘壳体并与所述电源负极连接。优选地,所述单极电子释放元件为纳米碳纤维束。优选地,所述介电体上设有盲孔和/或凸起,所述盲孔和/或所述凸起位于所述介电体上靠近所述负离子发生体的一侧。优选地,所述导体外壳、所述发射针均由超导材料制成,所述发射针的连接端与所述导体外壳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发射针为可调节角度式发射针。优选地,所述绝缘壳体由绝缘橡胶制成。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负离子转换装置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提供的负离子转换装置,在使用时,负离子发生体不断产生电子,由于位于负离子发生体外部的介电体的极化反应,故介电体上在靠近负离子发生体的一侧积聚大量正电荷,靠近导体外壳的一侧积聚大量电子,介电体积聚的大量电子传递至与之连接的导体外壳上。本技术提供的负离子转换装置将负离子发生体与所述导体外壳之间设置介电体,并将其与导体外壳连接,使介电体在负离子发生体释放的电子的作用下发生极化反应,介电体的大量电子积聚在靠近导体外壳的一侧并传递至导体外壳上,使得电子能够在导体外壳上快速积聚。而且由于绝缘壳体包覆在导体外壳的外部,导体外壳上的电子由于绝缘壳体的绝缘作用,限制其向外界空气释放,电子逐渐积累并传递至与导体外壳连接的发射针,由于发射针的两端分别位于绝缘壳体的内外两侧且发射针的释放端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故积聚有大量电子的发射针能够在释放端向外界空气释放电子,电子与空气中的氧原子结合,形成负氧离子。在此过程中,携带有大量电子的导体外壳由于被绝缘壳体所包覆,导体外壳上携带的大量电子无法透过绝缘壳体向空气释放,电子由导体外壳传递至发射针,在发射针的释放端释放。由于发射针呈针状,其释放端的横截面积非常小,负离子发生体产生的电子积聚在发射针的释放端,使位于释放端的电子的密度较大,释放能量更大,负离子的扩散范围更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负离子空气系统,以解决在使用负离子设备的过程中出现的负离子扩散范围小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的负离子空气系统,包括:风机以及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负离子转换装置,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负离子转换装置旁且送风方向与所述负离子转换装置的发射针上释放端的朝向一致。优选地,还包括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所述负离子转换装置的发射针的释放端前方。所述负离子空气系统与上述负离子转换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负离子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负离子转换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负离子转换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负离子转换装置沿A-A面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负离子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负离子转换装置的主视图;图7为图6所示的负离子转换装置的俯视图;图8为图7所示的负离子转换装置沿B-B面的剖视图。图标:1-负离子发生体;2-介电体;3-导体外壳;4-绝缘壳体;5-发射针;11-连接导线;12-单极电子释放元件;51-连接端;52-释放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其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负离子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负离子转换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负离子转换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负离子转换装置沿A-A面的剖视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负离子转换装置,包括负离子发生体1、介电体2、导体外壳3、绝缘壳体4以及发射针5。其中,负离子发生体1可为人工高压电离负离子装置,通过高压电离空气快速得到负氧离子;负离子发生体1也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负离子转换装置及负离子空气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离子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离子发生体、介电体、导体外壳、绝缘壳体以及发射针,其中:所述导体外壳包覆在所述负离子发生体的外部,所述介电体位于所述负离子发生体和所述导体外壳之间且与所述导体外壳连接,所述绝缘壳体包覆在所述导体外壳的外部;所述发射针包括连接端与释放端,所述发射针的释放端位于所述绝缘壳体的外侧,所述发射针的连接端位于所述绝缘壳体的内侧且与所述导体外壳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离子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离子发生体、介电体、导体外壳、绝缘壳体以及发射针,其中:所述导体外壳包覆在所述负离子发生体的外部,所述介电体位于所述负离子发生体和所述导体外壳之间且与所述导体外壳连接,所述绝缘壳体包覆在所述导体外壳的外部;所述发射针包括连接端与释放端,所述发射针的释放端位于所述绝缘壳体的外侧,所述发射针的连接端位于所述绝缘壳体的内侧且与所述导体外壳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发生体由天然负离子陶瓷制成,所述负离子发生体与所述介电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发生体包括单极电子释放元件以及用于与电源负极连接的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单极电子释放元件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绝缘壳体并与所述电源负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离子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极电子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欣怡
申请(专利权)人:徐欣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