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掀式扣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4869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掀式扣具,该母扣表面对接部上设有扣合部,并在母扣一侧朝外延伸有供预设绳带定位的第一接合部,且对接部上对接有公扣表面的结合部,而结合部上设有供与扣合部形成相互扣接的扣持部,再在公扣一侧朝外延伸有扳动部,且公扣相对于扳动部另一侧朝外延伸有供预设绳带定位的第二接合部,其公扣仅需向下按压装设,即可使结合部与对接部形成对接,并配合扣持部与扣合部来形成相互扣接,以具有快速组装的效果,而欲将公扣从母扣上拆离时,仅需向上掀起扳动部,便可使扣持部与扣合部形成快速分离,即可凭借按压、掀起的操作方式来具有快速组装、拆离的效用,进而达到使整体操作简单、使用快速方便的目的。

Upper lift fasten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upper lift fastener,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buckle part on the butt part of the mother buckle, and a first engagement part extending on the side of the female buckle, and a joint part on the surface of a common buckle on the butt part, and the joint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buckle holding part shaped to be interconnected with the buckle part, and then in the public buckle. There is a pulling part extending on one side, and the second joint of the male buckle is extended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trigger. The buckle only needs to be pressed down. The joint can be butted with the butt part, and the joint is formed with the buckle part and the buckle part to have the effect of rapid assembly. In order to remove the buckle from the buckle, only the wrench should be lifted up, the quick separation of the buckle and the buckle part can be formed, and the utility of rapid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can be achieved by the pressing and lifting operation, and the purpose of making the whole operation simple and quick and convenient is achie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掀式扣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掀式扣具,尤指公扣向下装设时,其公扣的结合部为与母扣的对接部形成对接,并配合公扣的扣持部来与母扣的扣合部形成相互扣接,而公扣欲拆离时,仅需向上掀起公扣的扳动部,即可使扣持部与扣合部形成分离,如此使整体操作简易、快速方便。
技术介绍
按,现今使用于绳带间用以调整长度、活动接系等,最常使用扣具进行连接,以供绳带间能够适度的进行活动的抽拉、伸缩,乃可进行绳带的调整,例如在行李箱、旅行箱、背包、衣服、帽子、鞋子等,都会在绳带上装设扣具,请同时参阅图9、图10所示,可由图中清楚看出此种现有扣具A主要凭借公扣A1二侧各设有弹臂A11,且于二侧的弹臂A11间则设有杆体A12,而母扣A2设有一开口A21,且于开口A21内侧设有导轨A211,可使公扣A1的弹臂A11、杆体A12,则可由母扣A2的开口A21处推入,并使公扣A1的杆体A12对正于母扣A2的开口A21内的导轨A211,待推入后即使弹臂A11末端的扣合块A13由母扣A2二侧侧孔A22处卡入,而扣合块A13与弹臂A11间的转折面所形成的缺槽A14,即扣持于侧孔A22边缘壁面A221呈定位;然而,上述现有扣具A虽可达到扣合的效果,但仍具有下列缺失及不足,如:(1)现有扣具A的公扣A1推入母扣A2的过程中,其公扣A1的弹臂A11、杆体A12须完全准确地对正于母扣A2的开口A21内的导轨A211,才能使公扣A1与母扣A2相互组装为一体,如此造成使用者于进行扣合时的动作的不便,而公扣A1欲从母扣A2中拆离时,则必须凭借使用者的手指由母扣A2二侧的侧孔A22处,向内按压公扣A1的扣合块A13,才可解除公扣A1与母扣A2的扣合状态,且解除扣合状态后,其必须再将公扣A1与母扣A2相对向外抽离,才能将公扣A1与母扣A2相互拆离,进而使整体拆离的流程繁复,且若公扣A1与母扣A2的整体规格较小时,便会导致使用者的手指在压动公扣A1的扣合块A13,容易产生操作不便或因空间过小而无法进行按压的缺失。(2)该现有扣具A的结构设计较为繁琐,且公扣A1与母扣A2的配合公差也必须较为严谨,则整体制作将更为不易,也将导致产品的不合格率提高。是以,如何解决现有扣具在组装、扣合、拆卸时的困难与不便的问题,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故,本技术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上掀式扣具的新型诞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掀式扣具,包括母扣及公扣,其特征在于:该母扣表面上设有对接部,并在对接部上设有扣合部,再在母扣一侧朝外延伸有供预设绳带定位的第一接合部;该公扣表面上设有供结合于对接部上的结合部,并在结合部上设有供与扣合部形成相互扣接的扣持部,再在公扣一侧朝外延伸有供向上扳起而使扣持部与扣合部形成分离的扳动部,而公扣相反于扳动部的一侧朝外延伸有供预设绳带定位的第二接合部。所述的上掀式扣具,其中:该母扣的对接部朝上设有呈方形的凸块,而该公扣的结合部内部穿设有供凸块置入容置孔。所述的上掀式扣具,其中:该母扣的扣合部在对接部至少一侧边凹设有至少一个扣槽,而该公扣的扣持部对应于至少一个扣槽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供扣接于至少一个扣槽内的凸扣。所述的上掀式扣具,其中:该扣槽顶部相邻于对接部一侧处设有倾斜状的止挡面,且扣槽远离对接部一侧面形成有弧状的导引面,而该凸扣顶部相邻于结合部一侧处设有倾斜状且供挡止于止挡面上的卡持面,再在凸扣远离结合部一侧面形成有供受到导引面导引滑移的弧面。所述的上掀式扣具,其中:该母扣的第一接合部表面上穿设有供预设绳带穿设定位的第一卷绕孔。所述的上掀式扣具,其中:该公扣的第二接合部表面上穿设有供预设绳带穿设定位且间隔排列的复数第二卷绕孔。本技术的主要优点乃在于:公扣仅需向下按压装设,即可使公扣支结合部对接于母扣的对接部上,并配合公扣的扣持部与母扣的扣合部形成相互扣接使用,来具有快速组装的效果,而欲将公扣从母扣上拆离时,仅需向上掀起公扣的扳动部,便可使公扣的扣持部与母扣的扣合部快速形成分离,以凭借按压、掀起的操作方式来具有快速组装、拆离的效用,进而达到使整体操作简单、使用快速方便的目的。本技术的另一优点乃在于该母扣对接部的凸块为与公扣结合部的容置孔形成相互对接,便可凭借凸块与容置孔来增加整体径向、轴向的抗拉强度,并具有限位的作用,使公扣的扣持部来与母扣的扣合部准确对位、不致歪斜、不偏移,如此达到使母扣与公扣相互扣合稳定、嵌扣确实的目的。本技术的另一优点乃在于该母扣、公扣外形简易、制造方便,且母扣与公扣为可快速地组装及拆卸,所以母扣与公扣配合时的公差裕度不必太过精密,则制造完成的成品合格率可以提高、并降低制造的成本,如此达到符合经济效益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再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组装前的侧视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组装后的侧视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组装后的立体外观图。图8是本技术公扣拆离时的侧视剖面图。图9是现有扣具的俯视剖面图。图10是现有扣具的立体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1-母扣;11-对接部;111-凸块;12-扣合部;121-扣槽;1211-止挡面;1212-导引面;13-第一接合部;131-第一卷绕孔;2-公扣;21-结合部;211-容置孔;22-扣持部;221-凸扣;2211-卡持面;2212-弧面;23-扳动部;24-第二接合部;241-第二卷绕孔;3-绳带;A-扣具;A1-公扣;A11-弹臂;A12-杆体;A13-扣合块;A14-缺槽;A2-母扣;A21-开口;A211-导轨;A22-侧孔;A221-壁面。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所示,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及再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技术包括母扣1及公扣2,其中:该母扣1表面上设有对接部11,且对接部11朝上设有呈方形的凸块111,并在对接部11上设有扣合部12,而扣合部12位于对接部11至少一侧边凹设有至少一个扣槽121,其扣槽121顶部相邻于对接部11一侧处设有倾斜状的止挡面1211,且扣槽121远离对接部11一侧面形成有弧状的导引面1212,再在母扣1一侧朝外延伸有第一接合部13,而第一接合部13表面上穿设有第一卷绕孔131。该公扣2表面上设有结合部21,并在结合部21内部穿设有容置孔211,且容置孔211内设有扣持部22,而扣持部22至少一侧边设有至少一个凸扣221,其凸扣221顶部相邻于结合部21一侧处设有倾斜状的卡持面2211,并在凸扣221远离结合部21一侧面形成有弧面2212,再在公扣2一侧朝外延伸有扳动部23,而公扣2相对于扳动部23另一侧朝外延伸有第二接合部24,而第二接合部24表面上穿设有间隔排列的复数第二卷绕孔241。再请参阅图5、图6、图7、图8,是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上掀式扣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掀式扣具,包括母扣及公扣,其特征在于:该母扣表面上设有对接部,并在对接部上设有扣合部,再在母扣一侧朝外延伸有供预设绳带定位的第一接合部;该公扣表面上设有供结合于对接部上的结合部,并在结合部上设有供与扣合部形成相互扣接的扣持部,再在公扣一侧朝外延伸有供向上扳起而使扣持部与扣合部形成分离的扳动部,而公扣相反于扳动部的一侧朝外延伸有供预设绳带定位的第二接合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掀式扣具,包括母扣及公扣,其特征在于:该母扣表面上设有对接部,并在对接部上设有扣合部,再在母扣一侧朝外延伸有供预设绳带定位的第一接合部;该公扣表面上设有供结合于对接部上的结合部,并在结合部上设有供与扣合部形成相互扣接的扣持部,再在公扣一侧朝外延伸有供向上扳起而使扣持部与扣合部形成分离的扳动部,而公扣相反于扳动部的一侧朝外延伸有供预设绳带定位的第二接合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掀式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母扣的对接部朝上设有呈方形的凸块,而该公扣的结合部内部穿设有供凸块置入容置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掀式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母扣的扣合部在对接部至少一侧边凹设有至少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文境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