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丞洋专利>正文

具有发光鞋跟的鞋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395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发光鞋跟的鞋子,包括一鞋体,其具有一底面、一鞋底中腰与一由透明材料所制成的鞋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夹设于鞋体的底面与鞋跟之间,该发光装置包含有一电路板、一装设于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与多个设于鞋跟内部并与集成电路电连接的发光元件;一开关装置,其装设于鞋体的鞋底中腰处;与一接线,其电连接于开关装置与发光装置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发光装置置入于鞋跟中,且开关装置另设于鞋底中腰处,从而使鞋跟可以在径向缩小。(*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具有发光鞋跟的鞋子
技术介绍
鞋子的用途不仅是在保护脚部,同时也提供一种装饰性的效果,因此,鞋子总是被设计成具有不同外观以符合不同人们的不同喜好,使穿著的人们更具有吸引力,而通过加入发光灯体到鞋子上,可以让鞋子在黑暗中更具有吸引力。请参考图4、5所示,一种习用的具有发光鞋跟的鞋子,其包含有一具有鞋跟(50)的鞋体,与一发光组合(未标号)。该鞋跟(50)是由透明材料所制成以让光线可以自内部穿透到外面,并具有一边面、一凹槽(52)与一盖体(58)。凹槽(52)形成于鞋跟(50)内部并穿出边面以形成一外开口,盖体(58)则装设于外开口上以封闭住凹槽(52),由多个螺丝穿过盖体(58)锁入鞋子以将盖体(58)固定在凹槽(52)的外开口上。该发光组合包含有一电路板(54)、一集成电路(IC),多个发光元件(542)、一电源(544)、一开关装置(548)与一按钮(549)。电路板(54)是装设于鞋跟(50)的凹槽(52)内,并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与一印刷电路。该印刷电路形成于电路板(54)的底面,而集成电路同样装设在电路板(54)的底面与印刷电路相接,发光元件(542)是装设于电路板(54)的底面连接印刷电路并受到集成电路的控制,电源(544)是装设于电路板(54)的顶面,并连接集成电路与发光元件(542),而透过印刷电路来控制发光元件(542)。开关装置(548)同样设于电路板(54)上,连接集成电路以透过印刷电路来控制发光元件(542)的开关状态,按钮(549)是接触开关并穿透盖体(58)允许使用者按压按钮(549)以操作开关装置(548)。然而,由于习用的具有发光鞋跟的鞋子,其装置中的集成电路、发光元件(542)、电源(544)与开关(54)全部都装设在电路板(54)上,发光组合在鞋跟(50)中占有很大的体积,因此鞋跟(50)总是宽厚而无法缩减体积,因此在具有发光鞋跟的高根鞋体的设计上产生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有鉴于现有具有发光鞋跟的鞋子的设计仍有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发光鞋跟的鞋子,其具有彼此分离的开关装置与发光装置,藉此鞋跟尺寸可以在径向大幅缩减,以允许高跟鞋作更多的设计上的变化。本技术的一种具有发光鞋跟的鞋子,其包括有一鞋体,其具有一底面、一鞋底中腰与一由透明材料所制成的鞋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夹设于鞋体的底面与鞋跟之间,该发光装置包含有一电路板、一装设于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与多个设于鞋跟内部并与集成电路电连接的发光元件;一开关装置,其装设于鞋体的鞋底中腰处;与一接线,其电连接于开关装置与发光装置之间。所述的具有发光鞋跟的鞋子,其特征在于该开关装置包括有一电路板,其埋设于鞋体底面中腰处;一集成电路,其设于开关装置的电路板上;一开关,其设于电路板上并连接至开关装置的集成电路;一电源,其设于开关装置的电路板上;与一壳体,其包含有一环设于开关装置电路板四周的方形框体与一枢设于方形框体上的盖子;其中,开关装置的电路板、开关与电源皆设在壳体方形框体内部;该接线连结发光装置中的电路板至开关装置中的电路板。所述的具有发光鞋跟的鞋子,其特征在于该发光装置进一步包含有一光导管,该光导管是纵向埋设于鞋跟中延伸至鞋跟的底端。所述的具有发光鞋跟的鞋子,其特征在于多个发光元件为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并装设于发光装置的电路板上。所述的具有发光鞋跟的鞋子,其特征在于该开关装置的开关是埋设于鞋体内,并电连接至开关装置的电路板;且该电源为一薄型电池。本技术的具有发光鞋跟的鞋子,具有彼此分离的开关装置与发光装置,因此鞋跟尺寸可以在径向大幅缩减,从而可允许高跟鞋作更多的设计上的变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外观图。图4为现今的具有发光鞋跟的鞋子的立体外观分解图。图5为现今的具有发光鞋跟的鞋子的立体外观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有发光鞋跟的鞋子,其包含有一具有鞋底中腰与鞋跟的鞋体、一发光装置、一开关装置与一接线,其中该鞋跟是由透明材料所制成,将发光装置至入于鞋跟的中,且开关装置另设于鞋底中腰处,并由接线连接开关装置至发光装置,通过将开关装置自发光装置分离出来,该鞋跟可以径向缩小而变成细鞋跟。请参考图1、2,本技术的具有发光鞋跟的鞋子的一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一鞋体(10)、一发光装置(20)、一开关装置(30)与一接线(38)。该鞋体(10)具有一底面、一鞋底中腰(12)与一鞋跟(14)。其中该鞋跟(14)具有一顶端与一底端并由透明材料所制成,胶合于鞋体(10)上。该发光装置(20)夹设于鞋体(10)的底面与鞋跟(14)的顶端之间,其包含有一电路板(22),多个发光元件(24)与一选择性的光导管(26)。电路板(22)是埋设于鞋体(10)的底面并具有一集成电路(21),该集成电路(21)设于电路板(22)上以控制发光装置(20)来改变颜色、闪光或暂停等等,该发光元件(24)是通过电路板(22)电连接至集成电路(21),藉此装设于鞋跟(14)内,其中该发光元件(24)较偏好为不同色彩的发光二极管(LED),装设于电路板(22)上以达到省电能、低温度且显示不同色彩的功效。该光导管(26)是纵向埋设于鞋跟(14)中延伸至鞋跟(14)的底端,其可以将自发光元件(24)发出的光线收集并传送至鞋跟(14)底端。开关装置(30)是装设于鞋体(10)的鞋底中腰(12)处,其具有一个电路板(32)、一集成电路(33)、一开关(34)、一电源(36)与一壳体(31)。该电路板(32)具有一底面,并埋设于鞋体(10)底面中腰(12)处,集成电路(33)设于电路板(32)上,而开关(34)和电源(36)同样设于电路板(32)上并连接至集成电路(33)。请参考图3,其在另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开关装置(30’)中的开关(34)埋设在鞋体(10)中,并电连接至电路板(32),其中开关装置(30’)通过将电路板(32)变薄或将电源(36)变小以进一步缩小体积直至可以完全埋设入鞋体(10)中,在此实施例中,电源为一种薄型电池(36’)。壳体(31)是由一方形框体(312)与一盖子(314)所组成,方形框体(312)具有一底部开口,环设于电路板(32)四周,盖子(314)则枢设于方形框体(312)的底部开口上,因此,可以开启方形框体(312)以接触到方形框体(312)内的电路板(32)、集成电路(33)与电源(36),以利于维修或更换新的电源电池。接线(38)则连结发光装置(20)中的电路板(22)至开关装置(30)中的电路板(32),因此,发光装置(20)可以通过简单地按压开关装置(30)中的开关(34)来启动或变换发光模式,例如,按压开关(34)以让开关装置(30)的集成电路(33)连通发光装置(20)的集成电路(21),以启动操作发光元件(24),当开关(34)再被按压一次时,发光元件(24)即被关闭,然而,当再度按压开关(34)后,开关装置(30)的集成电路(33)再度连通发光装置(20)的集成电路(21),并变换不同的发光模式,因此可以让鞋子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更对消费者具有吸引力。在本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发光鞋跟的鞋子,其包括有:一鞋体,其具有一底面、一鞋底中腰与一由透明材料所制成的鞋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夹设于鞋体的底面与鞋跟之间,该发光装置包含有一电路板、一装设于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与多个 设于鞋跟内部并与集成电路电连接的发光元件;一开关装置,其装设于鞋体的鞋底中腰处;与一接线,其电连接于开关装置与发光装置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丞洋
申请(专利权)人:蔡丞洋吴国勋邱文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