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合运输巷道的倾斜井巷中自动乘人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3473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混合运输巷道的倾斜井巷中自动乘人平台,技术方案是,包括煤矿井下设置有架空乘人装置和绞车的混合运输倾斜巷道,混合运输倾斜巷道的底板上设置有供矿车行走的轨道,轨道一侧的混合运输倾斜巷道底板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地坑,地坑上口部设置有翻转的乘人平台板,乘人平台板的一端与底板铰接,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支座,地坑内设置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滑动支座铰接,构成乘人平台板的角度调节结构,架空乘人装置的吊椅位于乘人平台板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确保人员方便乘坐架空乘人装置,该操作简单,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平台采用远程控制不需要人员就近操作提高了安全性能。

An automatic passenger platform for inclined roadway in mixed transportation roadwa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human platform in a inclined shaft and an alley for mixed transportation lanes. The technical scheme includes a mixed transport inclined tunnel with a overhead passenger device and a winch in a coal mine, and a track on the floor of the inclined roadway of mixed transportation, and the mixed transportation on one side of the track is inclined. A downhill pit is arranged on the floor of the tunnel. The upper mouth of the pit is set with a flipped multiply platform plate, one end of the human platform plate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floor, a sliding bearing is set at the bottom of the other end, a cylinder is set in the pit, and the piston rod of the cylinder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sliding bearing, and the angle adjustment structure is constructed by the platform board. The hanging chair of the overhead passenger device is located above the passenger platform board. The utility model ensures the personnel to take the overhead passenger device conveniently.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workers is reduced. The platform adopts remote control and does not need the close operation of the personnel to improve the safety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混合运输巷道的倾斜井巷中自动乘人平台
本技术涉及煤矿运输,特别是一种用于混合运输巷道的倾斜井巷中自动乘人平台。
技术介绍
在煤矿井下有架空乘人装置和绞车的混合运输倾斜巷道中,运输安全是确保井下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为解决绞车运料安全问题,《煤矿安全规程》第九十条规定:“巷道净断面必须满足行人、运输、通风和安全设施及设备安装、检修、施工的需要”。因此绞车提升物料时,轨道与最突出部分间距应不小于500mm。当倾斜巷道中还需布置有架空乘人装置时,架空乘人装置的钢丝绳在轨道的上方,如果布置乘人平台,会影响绞车的安全运行与《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不相符。为避免这些问题,长期以来在倾斜井巷的有架空乘人的混合运输巷道中,运人平台都装在远离轨道的位置或者采用人工搬运可移动的平台等方式。为了实现倾斜井巷的混合运输巷道中采用架空乘人装置方便运人的问题,虽然安装固定平台,可以解决人员乘坐架空乘人装置的难题,但是在同巷道布置中有绞车需要运料时,会因为平台与轨道的间距太近互相会发生冲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设计一种在倾斜井巷的混合运输巷道中即实现绞车安全运行又确保人员方便乘坐架空乘人装置的自动乘人平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跃进煤矿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混合运输巷道的倾斜井巷中自动乘人平台,可有效解决人员方便乘坐架空乘人装置且满足绞车坡轨道与最突出部分距离要求的问题,从而提高混合运输巷道中的运输效率。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混合运输巷道的倾斜井巷中自动乘人平台,包括煤矿井下设置有架空乘人装置和绞车的混合运输倾斜巷道,混合运输倾斜巷道的底板上设置有供矿车行走的轨道,轨道一侧的混合运输倾斜巷道底板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地坑,地坑上口部设置有翻转的乘人平台板,乘人平台板的一端与底板铰接,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支座,地坑内设置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滑动支座铰接,构成乘人平台板的角度调节结构,架空乘人装置的吊椅位于乘人平台板的上方。所述滑动支座上部设置有滑块或滑轮,乘人平台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滑块或滑轮相对应的滑轨,滑块或滑轮位于滑轨的左极限位置时,乘人平台板位于水平位置,滑块或滑轮位于滑轨的右极限位置时,乘人平台板与混合运输倾斜巷道的底板拼接。本技术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可以在绞车运行时切换到斜巷运输状态(乘人平台板与混合运输倾斜巷道的底板拼接)实现绞车安全运行,也可以在架空乘人装置运行时切换到乘人平台状态(乘人平台板位于水平位置),确保人员方便乘坐架空乘人装置,该操作简单,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平台采用远程控制不需要人员就近操作提高了安全性能,是混合运输巷道的倾斜井巷中乘人平台上的创新,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乘人平台板与混合运输倾斜巷道的底板拼接)。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乘人平台板位于水平位置)。图3为本技术俯视布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有图1至3给出,本技术包括煤矿井下设置有架空乘人装置和绞车的混合运输倾斜巷道10,混合运输倾斜巷道10的底板上设置有供矿车8行走的轨道9,轨道9一侧的混合运输倾斜巷道底板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地坑11,地坑11上口部设置有翻转的乘人平台板1,乘人平台板1的一端与底板铰接,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支座5,地坑11内设置有气缸3,气缸3的活塞杆4与滑动支座5铰接,构成乘人平台板1的角度调节结构,架空乘人装置的吊椅7位于乘人平台板1的上方。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滑动支座5上部设置有滑块或滑轮,乘人平台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滑块或滑轮相对应的滑轨,滑块或滑轮位于滑轨的左极限位置时,乘人平台板1位于水平位置,滑块或滑轮位于滑轨的右极限位置时,乘人平台板1与混合运输倾斜巷道的底板拼接,滑动支座5起到限位作用。所述气缸3的缸体固定在地坑11底部的底座2上。所述架空乘人装置包括位于混合运输倾斜巷道10上部的钢丝绳6和设置在钢丝绳上的吊椅7,钢丝绳与混合运输倾斜巷道的轴线平行。本技术使用时,在处于绞车运行状态时,气缸的活塞杆缩回,乘人平台板下落,乘人平台板与混合运输倾斜巷道的底板拼接,矿车8正常从绞车坡上运行,斜巷运行环境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在处于架空乘人装置运行状态时,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乘人平台板翻转升起直到处于水平位置,作为作乘人平台使用,乘坐人员把吊椅7吊挂在架空乘人装置的钢丝绳6上,人员乘坐吊椅的高度比较合适,并且平台上表面为平面没有斜巷的倾斜角度,提高了人员乘坐架空乘人装置的安全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以在绞车运行时切换到斜巷运输状态(乘人平台板与混合运输倾斜巷道的底板拼接)实现绞车安全运行,也可以在架空乘人装置运行时切换到乘人平台状态(乘人平台板位于水平位置),确保人员方便乘坐架空乘人装置,该操作简单,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平台采用远程控制不需要人员就近操作提高了安全性能,是混合运输巷道的倾斜井巷中乘人平台上的创新,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混合运输巷道的倾斜井巷中自动乘人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混合运输巷道的倾斜井巷中自动乘人平台,包括煤矿井下设置有架空乘人装置和绞车的混合运输倾斜巷道(10),混合运输倾斜巷道(10)的底板上设置有供矿车(8)行走的轨道(9),其特征在于,轨道(9)一侧的混合运输倾斜巷道底板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地坑(11),地坑(11)上口部设置有翻转的乘人平台板(1),乘人平台板(1)的一端与底板铰接,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支座(5),地坑(11)内设置有气缸(3),气缸(3)的活塞杆(4)与滑动支座(5)铰接,构成乘人平台板(1)的角度调节结构,架空乘人装置的吊椅(7)位于乘人平台板(1)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混合运输巷道的倾斜井巷中自动乘人平台,包括煤矿井下设置有架空乘人装置和绞车的混合运输倾斜巷道(10),混合运输倾斜巷道(10)的底板上设置有供矿车(8)行走的轨道(9),其特征在于,轨道(9)一侧的混合运输倾斜巷道底板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地坑(11),地坑(11)上口部设置有翻转的乘人平台板(1),乘人平台板(1)的一端与底板铰接,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支座(5),地坑(11)内设置有气缸(3),气缸(3)的活塞杆(4)与滑动支座(5)铰接,构成乘人平台板(1)的角度调节结构,架空乘人装置的吊椅(7)位于乘人平台板(1)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合运输巷道的倾斜井巷中自动乘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靖王朝阳彭敏王翠玲崔明明涂凯功纪安乐胡伊华王作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跃进煤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