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2965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包括机体,机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设备舱,所述第一设备舱的两侧设置有油箱;所述机体的前端一体设置有第二设备舱,所述第二设备舱的两侧设置有中控的进气道,所述进气道的后端连通尾喷管,所述尾喷管设置在机体的后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为:采用飞翼布局提高整体外形的流畅性和简洁性,使之具备良好的隐身性能和较小的摩擦阻力;采用展向变翼型截面的机翼提高飞行器的气动效率,使之具备较大的巡航升阻比和高效的配平能力;采用展向多段不同上反角分布的机翼提高飞行器的飞行品质,使之具备较好的横航向操纵性和稳定性。

A flying wing layout stealth UAV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ircraft, and discloses a flying wing layout stealth UAV, including an airframe, a first equipment cabin in the middle of the body, and an oil tank on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equipment cabin; the front end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device cabin,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second device cabin are provided with a medium controlled intake. The rear end of the intake port communicates with the tail nozzle, and the tail nozzle is arranged on the rear side of the body.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vention are as follows: flying wing layout is used to improve the fluency and simplicity of the overall shape, with good stealth performance and small friction resistance, and the airfoil with extended wing cross section is used to improve the aerodynamic efficiency of the aircraft, so that it has a larger cruise lift ratio and an efficient balancing ability. The wings with different upper angular distributions can improve the flying qualities of the aircraft so that they have better lateral maneuverability and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飞行器
,尤其涉及一种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
技术介绍
当前的无人驾驶飞机的气动布局形式通常采用常规布局,即机翼在前,提供主要升力,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在后,提供操纵性和稳定性。但是常规布局由于气动部件较多以及部件之间的不利干扰,导致飞行器的废阻增加,从而降低了巡航升阻比。对于军用无人机而言,在雷达波照射下,较多气动部件之间的不利散射会大大增强全机的雷达反射信号,降低隐身性能。飞翼布局飞行器从外形上看只具有一片简洁的机翼,因此在空气动力学和电磁隐身两个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即气动效率高,雷达反射信号小。但是由于飞翼布局飞行器缺少水平和垂直尾翼,因此全机的操纵性和稳定性存在较大缺陷。尤其是很容易进入荷兰滚发散的横航向不稳定状态。因此飞翼布局飞行器在飞行品质和飞行安全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由于飞翼布局飞行器缺少水平和垂直尾翼,因此全机的操纵性和稳定性存在较大缺陷。尤其是很容易进入荷兰滚发散的横航向不稳定状态。因此飞翼布局飞行器在飞行品质和飞行安全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设备舱,所述第一设备舱的两侧设置有油箱;所述机体的前端一体设置有第二设备舱,所述第二设备舱的两侧设置有中控的进气道,所述进气道的后端连通尾喷管,所述尾喷管设置在机体的后侧。进一步,所述机体的后侧设置有一号舵面,所述机体的两侧一体安装有机翼,所述机翼的后边缘处活动安装有二号舵面和三号舵面,所述三号舵面的前端活动安装有四号舵面。进一步,所述机翼根部下反角度数为10°,机翼中部的下反角度数为5°,机翼末端的上反角度数为20°。使之具备良好的隐身性能和较小的摩擦阻力。进一步,所述机翼前缘后掠角度数为55°。使之具备较大的巡航升阻比和高效的配平能力;采用展向多段不同上反角分布的机翼提高飞行器的飞行品质。进一步,油箱采用软质弹性箱体,所述箱体的表面包裹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外部包裹有耐磨层。通过保温层实现了对油箱的保温,避免油箱内部产生水气;通过耐磨层增加了油箱的抗冲击能力,避免发生损坏。进一步,所述第一设备舱和第二设备舱采用双层的舱体结构,所述舱体的上端嵌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内侧卡装有过滤网,所述散热风扇的外侧卡装有遮雨罩。通过散热风扇实现对第一设备舱和第二设备舱内电子元件产生热量的快速散发;通过安装过滤网,避免外部杂质进入第一设备舱和第二设备舱;通过安装遮雨罩,避免外部水分流入第一设备舱和第二设备舱内部。进一步,所述机翼的中部焊接有翼肋,所述翼肋上垂直焊接有加强筋。增加了机翼的机械强度,提高了抗冲击能力。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通过展向不同翼段的上下反调节,在飞行包线内保证了良好的稳定性和操纵性,降低了飞行控制系统的负担,提高了飞行器的安全性。采用飞翼布局提高整体外形的流畅性和简洁性,使之具备良好的隐身性能和较小的摩擦阻力;采用展向变翼型截面的机翼提高飞行器的气动效率,使之具备较大的巡航升阻比和高效的配平能力;采用展向多段不同上反角分布的机翼提高飞行器的飞行品质,使之具备较好的横航向操纵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的舵面布置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各翼段的上下反角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缘后掠角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展向各个截面翼型定义图;图中:1、机体;2、第一设备舱;3、第二设备舱;4、进气道;5、油箱;6、尾喷管;7、一号舵面;8、二号舵面;9、三号舵面;10、四号舵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1至6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设备舱2,所述第一设备舱2的两侧设置有油箱5;所述机体1的前端一体设置有第二设备舱3,所述第二设备舱3的两侧设置有中控的进气道4,所述进气道4的后端连通尾喷管6,所述尾喷管6设置在机体1的后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机体1的后侧设置有一号舵面7,所述机体1的两侧一体安装有机翼,所述机翼的后边缘处活动安装有二号舵面8和三号舵面9,所述三号舵面9的前端活动安装有四号舵面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机翼根部下反角度数为10°,机翼中部的下反角度数为5°,机翼末端的上反角度数为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机翼前缘后掠角度数为5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油箱5采用软质弹性箱体,所述箱体的表面包裹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外部包裹有耐磨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设备舱2和第二设备舱3采用双层的舱体结构,所述舱体的上端嵌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内侧卡装有过滤网,所述散热风扇的外侧卡装有遮雨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机翼的中部焊接有翼肋,所述翼肋上垂直焊接有加强筋。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选择外形简洁的飞翼布局,实现了较好的气动效率和隐身性能;通过调节展现不同翼段的上反角,实现了飞行包线内较好的横航向飞行品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设备舱,所述第一设备舱的两侧设置有油箱;所述机体的前端一体设置有第二设备舱,所述第二设备舱的两侧设置有中控的进气道,所述进气道的后端连通尾喷管,所述尾喷管设置在机体的后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设备舱,所述第一设备舱的两侧设置有油箱;所述机体的前端一体设置有第二设备舱,所述第二设备舱的两侧设置有中控的进气道,所述进气道的后端连通尾喷管,所述尾喷管设置在机体的后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后侧设置有一号舵面,所述机体的两侧一体安装有机翼,所述机翼的后边缘处活动安装有二号舵面和三号舵面,所述三号舵面的前端活动安装有四号舵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根部下反角度数为10°,机翼中部的下反角度数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鹏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