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梁滴水槽自适应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28202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梁滴水槽自适应成型装置,包括外模面板和成型条,外模面板在滴水槽位置处断开,成型条位于断开处。成型条的下方沿纵向连接有若干自适应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及连接于支撑座上的弹性支撑组件,弹性支撑组件的下端连接于支撑座上、上端顶住成型条的下侧,支撑座与外模面板的背面连接为一体。本装置对成型条的支撑是通过装置自身的弹力实现的,所以可重复安全使用。在反复使用过程中,只需一次安装,再无人其它人工操作,即可自动避免与梁体混凝土发生刚性碰撞,在保证梁体成型质量的同时,克服了现有技术需人工大量的反复操作的缺陷,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显著提高了制梁效率,也确保了梁体的预制质量。

An adaptive forming device for prefabricated beam drop sin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daptive forming device for a prefabricated beam drop sink, which includes an outer mold panel and a forming strip, and the outer mold panel is disconnected at the position of the drip tank, and the forming strip is located at the disconnecting place. The supporting device includes a support seat and an elastic support component connected to the support seat. The lower end of the elastic support component is connected to the support seat and the lower side of the molding strip, and the support seat is connected to the back of the outer die panel. The support of the device is realized by the elastic force of the device, so it can be used repeatedly and safely. In the process of repeated use, only one installation and no other manual operation can automatically avoid rigid collision with the concrete of the beam body.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he forming of the beam body and overcome the defects that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needs to have a large number of repeated operation,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labor strength of the workers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beam making. Efficiency also ensures the precast quality of the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梁滴水槽自适应成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滴水槽成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预制梁模板滴水槽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预制桥梁的设计和施工中,为防止雨水流到桥梁腹板上,在梁体翼缘下边一般都会设置有滴水槽,滴水槽的宽度尺寸约2~3cm,高度尺寸约1cm,位置距离翼缘边不大于10cm,钢模板在设计加工时需满足滴水槽的成型。滴水槽成型的常见方式为在钢模板面板上方焊接滴水槽形状的钢条。在梁体浇筑完毕达到一定强度后,先张法预制梁施工中,梁体中的钢绞线要进行放张,放张时钢绞线的收缩会导致梁体在纵向方向上产生一定距离的滑动;另外预制梁在提梁时无法避免的会产生程度不一的晃动。同时由于模板无法保证绝对的直线度或者平面度,滴水槽成型条两侧的混凝土会出现局部凹凸,所以无论是梁体的滑动或者晃动均可能使滴水槽成型条两侧的局部混凝土因碰撞而脱落,影响梁体的成型质量。ZL201120078178.X公开了《一种升降式滴水槽成形系统》,其公开的技术方案在模板滴水槽位置将面板断开,在面板下方设置结构支架将断开的面板连接起来,再在结构支架上沿纵向一定间距钻孔并焊接限位螺母,在螺母中穿升降螺杆,升降螺杆上端固定有橡胶成型条。浇注混凝土前,旋转升降旋杆将成型条顶上去形成成型模具,混凝土浇注成形后,旋转升降旋杆使升降螺杆带着成型条降下来,使梁体上形成滴水槽。也就是说每一根梁的预制过程中都必须通过人工操作来实现成型条的上升和下降。ZL201120078178.X公开的技术方案虽然解决了滴水槽成型条破坏混凝土的问题,但是由于升降旋杆位于面板与结构支架之间,空间非常有限,截面尺寸小,通过人工旋转升降旋杆时,操作非常不便。而一般的预制梁长度有三十几米,升降装置的设置间距宜在一米以下,且预制梁体的两侧都有滴水槽,所以升降螺杆的数量很多。这样在合模时需通过人工调节一个个升降螺杆将成型条顶上去,而脱模时又需调节一个个升降螺杆将成型条降下来,费时费力,工作繁重且效率低下。另外,由于面板断开,断开的面板两侧为悬臂状态,局部刚度较弱,橡胶成型条在使用多次后与面板之间易产生间隙而出现漏浆的现象,漏浆进入结构支架内后形成混凝土,很明显结构支架内的混凝土是无法清理的,从而致使整个升降机构失效而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效率高、成型效果好且不会使用失效的预制梁滴水槽自适应成型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预制梁滴水槽自适应成型装置,包括外模面板和成型条,外模面板在滴水槽位置处断开,成型条位于断开处。所述成型条的下方沿纵向连接有若干自适应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及连接于支撑座上的弹性支撑组件,弹性支撑组件的下端连接于支撑座上、上端顶住成型条的下侧,支撑座与外模面板的背面连接为一体。所述成型条包括成型钢管、矩形钢条和连接座,成型钢管和矩形钢条的长度相同,矩形钢条焊接于成型钢管的轴向下侧,连接座有若干个,每个连接座包括两纵向侧板和焊接于两纵向侧板下部的连接板,两纵向侧板的上部分别与矩形钢条相应侧的下部焊接。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板和连接于其上的支撑块,支撑块用于支撑所述弹性支撑组件,支撑板连接至所述外模面板的背面。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中心杆件、压簧和限位螺母,压簧套于中心杆件上,限位螺母通过螺纹连接于中心杆件上压簧的上方用于压簧的上端限位。所述支撑块上对应中心杆件位置处开设竖向的贯通孔,中心杆件从贯通孔中穿过,所述压簧的下端通过支撑块的上表面限位。所述连接板上开设多个安装孔,所述中心杆件的上端从安装孔中穿过后顶住所述矩形钢条的下侧。所述外模面板在断开处的底部连接有纵向加强板,外模面板的背面焊接有沿梁体纵向分布的多个竖向筋板,竖向筋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成型条穿过的U型安装槽。所述外模面板的断开处侧缘为斜边,以保证外模面板与所述成型钢管的贴合度。本专利技术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①一劳永逸,显著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在第一次安装时,将自适应支撑装置弹性支撑组件的弹力根据需要调节好,在弹性支撑组件的弹力作用下能够将成型条往上推并始终紧贴于外模面板的断开处,以保证梁体浇注时滴水槽的成型效果,无需通过人工操作来反复升降成型条,一劳永逸,显著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②具有自适应功能,确保了梁体成型质量。梁体浇筑完毕后提梁或先张法放张引起梁体滑动的过程中,当滴水槽成型条两侧的混凝土挤压到成型条时,成型条会根据挤压力大小通过其下侧弹性支撑组件而自动地弹性下降一定高度以实现自适应让位,完美的避免了成型条与梁体混凝土之间的刚性碰撞,从而很好地保证梁体的成型质量。③能够自动复位,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施工时,同型号的预制梁数量通常有很多,当前一片预制梁脱模后,弹性支撑组件能够自动复位,将成型条往上顶并与面板紧密贴合以进入下一片梁预制的准备状态。进行下一片梁的预制及预制好后脱模时,均无需人工操作,大大提高施工效率。总之,本专利技术在反复使用过程中,只需一次安装,再无人其它人工操作,即可自动避免与梁体混凝土发生刚性碰撞,在保证梁体成型质量的同时,克服了现有技术需人工大量的反复操作的缺陷,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显著提高了制梁效率,也确保了梁体的预制质量。另外,由于本装置对成型条的支撑是通过装置自身的弹力实现的,所以可重复安全使用,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失效隐患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成型条弹性下降时的状态示意图(图中未画竖向筋板)。图3为本实施例成型条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这种预制梁滴水槽成型装置,包括外模面板1、成型条2、支撑块3、支撑板4、螺栓5、压簧6、限位螺母7。外模面板1在滴水槽位置处断开,分为左右两部分,成型条2安装于断开处并与两侧的面板之间形成滴水槽的形状。螺栓5、压簧6和限位螺母7形成本实施例的弹性支撑组件。支撑板4焊接于外模面板1的背面,支撑块3焊接支撑板4上对应外模面板1的断开位置处。支撑板4和支撑块3形成弹性支撑组件的支撑座。弹性支撑组件和支撑座形成自适应支撑装置。本实施例的支撑块3采用厚壁钢管。螺栓5作为本实施例的中心杆件从支撑块3的中心孔中穿过,压簧6套于螺栓5上,限位螺母7连接于螺栓5上对应压簧6的上端,通过限位螺母7将压簧6的下端固定于支撑块3的上表面。调整限位螺母在螺栓上的位置可以调节压簧的弹力。结合图1至图3可以看出,成型条2包括成型钢管21、矩形钢条22和连接座23。成型钢管21和矩形钢条22的长度相同,矩形钢条22焊接于成型钢管21的轴向下侧,用于加强成型钢管21的刚度。连接座23有若干个,具体数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每个连接座23包括两纵向侧板231和连接于两纵向侧板下部的连接板232,两纵向侧板的上部分别与矩形钢条22相应侧的下部焊接,使矩形钢条22和连接板232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连接板232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螺栓5的头部穿过连接板232上的安装孔后顶住矩形钢条22的下表面。成型条的上述结构保证了梁体从任何方向施加到成型条上的挤压力都能使得成型条能够自动下降以让位。因为成型条采用成型钢管,既满足了滴水槽截面形状结构要求,同时,当梁体纵向移动时,显然其对成型条施加的纵向挤压力很容易使得成型条能够自动下降并让位;当梁体沿横向方向移动时,也会对成型条施加横向挤压力,而成型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预制梁滴水槽自适应成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梁滴水槽自适应成型装置,包括外模面板和成型条,外模面板在滴水槽位置处断开,成型条位于断开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条的下方沿纵向连接有若干自适应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及连接于支撑座上的弹性支撑组件,弹性支撑组件的下端连接于支撑座上、上端顶住成型条的下侧,支撑座与外模面板的背面连接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梁滴水槽自适应成型装置,包括外模面板和成型条,外模面板在滴水槽位置处断开,成型条位于断开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条的下方沿纵向连接有若干自适应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及连接于支撑座上的弹性支撑组件,弹性支撑组件的下端连接于支撑座上、上端顶住成型条的下侧,支撑座与外模面板的背面连接为一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滴水槽自适应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条包括成型钢管、矩形钢条和连接座,成型钢管和矩形钢条的长度相同,矩形钢条焊接于成型钢管的轴向下侧,连接座有若干个,每个连接座包括两纵向侧板和焊接于两纵向侧板下部的连接板,两纵向侧板的上部分别与矩形钢条相应侧的下部焊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梁滴水槽自适应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板和连接于其上的支撑块,支撑块用于支撑所述弹性支撑组件,支撑板连接至所述外模面板的背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梁滴水槽自适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亮夏仙桃杨波张悟朱滔滔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铁五新钢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