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臭间菌剂喷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2672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臭间菌剂喷淋设备,包括吊架及设置在所述的吊架下方的圆形的喷头,在所述的吊架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有拉杆,所述的拉杆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吊架上,所述的拉杆下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喷头侧壁上,在所述的吊架长度方向上对称设置有2个液压缸,所述的液压缸底部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吊架下端面上,所述的液压缸的伸缩杆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喷头侧壁上,所述的喷头内侧设置有内管,所述的内管为沿所述的喷头内壁呈环状排布的至少4个,所述的内管在所述的喷头内侧形成中部的主喷淋空腔和数个内管内侧的副喷淋空腔,在所述的吊架上设置有分别连通所述的主喷淋空腔和副喷淋空腔的喷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喷头的角度的调整。

A deodorizing agent spray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odorizing agent spray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 hanger and a circular nozzle under the hanger, and a pull rod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hanger. The upper end of the pull rod is fixed on the hanger fixe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pull rod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to the spray respectively. On the head side wall, 2 hydraulic cylinders are arranged symmetrically in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hanger, and the bottom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s rotated to be connected to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hanger respectively. The telescopic rod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to the side wall of the nozzle, and the inner tub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nozzle. The inner tube is described along the side. At least 4 of the inner walls of the nozzle are arranged in a ring arrangement, and the inner tube is formed on the inside of the spray head to form a main spray cavity in the middle of the nozzle and a number of secondary spray cavities inside the inner tube, and a nozzle with the main spray cavity and a secondary spray cavity is arranged on the hanger, and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angle of the nozzle. Adju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臭间菌剂喷淋设备
本技术涉及除臭设备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除臭间菌剂喷淋设备。
技术介绍
化肥生产过程中,将生物料剂存放在料剂池内之后,在料剂池底部会存在冲淋液体,通常液体会直接流出。为了使料剂处于合理的湿度范围内,通常会将除臭间底部肥冲淋液体,通过泵与管道的连接,将液体回淋在生物填料上,保证生物填料处于一定的含水率状态,有利于对废气的吸附过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改善喷淋设备不能调整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除臭间菌剂喷淋设备。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除臭间菌剂喷淋设备,包括吊架及设置在所述的吊架下方的圆形的喷头,在所述的吊架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有拉杆,所述的拉杆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吊架上,所述的拉杆下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喷头侧壁上,在所述的吊架长度方向上对称设置有2个液压缸,所述的液压缸底部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吊架下端面上,所述的液压缸的伸缩杆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喷头侧壁上,所述的喷头内侧设置有内管,所述的内管为沿所述的喷头内壁呈环状排布的至少4个,所述的内管在所述的喷头内侧形成中部的主喷淋空腔和数个内管内侧的副喷淋空腔,在所述的吊架上设置有分别连通所述的主喷淋空腔和副喷淋空腔的喷管,在所述的喷管上分别设置有阀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采用吊架安装喷头,能够方便将喷淋头安装在生物填料上方,使喷淋头悬空在生物料剂池上方,方便对其进行操作,同时,在喷淋操作时,能够通过调整液压缸,使喷头倾斜,继而能够方便增大喷淋覆盖面积,有助于提高喷淋效率,提高单个喷头的工作效率。可选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在所述的副喷淋空腔中部分别设置有隔板,所述的隔板将所述的副喷淋空腔分割形成上下两个空间,连接所述的副喷淋空腔的所述的喷管末端连接在所述的隔板下方空间。可选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在所述的隔板上设置有通孔,在所述的隔板上方设置有密封柱,在所述的密封柱上设置有过料孔,在所述的内管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的主喷淋空腔的通孔,所述的密封柱转动时能够使所述的过料孔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的内管和所述的隔板上的通孔。可选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在所述的密封柱上方设置有转轴,所述的转轴上端伸出所述的喷头上方,在所述的喷头上方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的转轴转动的电机。可选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在所述的主喷淋空腔中部设置有销轴,在所述的主喷淋空腔内侧设置有压盖,在所述的压盖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喷头的喷孔位置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的销轴转动时能够使所述的压盖上的通孔与所述的喷孔相互对齐或错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喷头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1.吊架,102.喷头,103.拉杆,104.液压缸,105.内管,106.副喷淋空腔,107.主喷淋空腔,108.喷管,109.隔板,110.密封柱,111.过料孔,112.转轴,113.压盖,114.销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现有的喷淋设备,由水泵、管道、液体喷淋龙头和管阀系统构成,由于喷头覆盖范围有限,需要在料剂池上方设置多组喷淋龙头,使喷淋龙头能够最大的覆盖到整个料剂池。为了增加喷头的覆盖范围,在喷淋料剂时,通常可选的方法有增加喷头数量、增大水压等,大大增加了设备成本和控制成本。本技术针对现有的喷头覆盖范围有限,不能进行调节的缺陷,对喷头做了改进。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除臭间菌剂喷淋设备,包括吊架101及设置在所述的吊架101下方的圆形的喷头102,在所述的吊架101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有拉杆103,所述的拉杆103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吊架101上,所述的拉杆103下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喷头102侧壁上,在所述的吊架101长度方向上对称设置有2个液压缸104,所述的液压缸104底部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吊架101下端面上,所述的液压缸104的伸缩杆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喷头102侧壁上,所述的喷头102内侧设置有内管105,所述的内管105为沿所述的喷头102内壁呈环状排布的至少4个,所述的内管105在所述的喷头102内侧形成中部的主喷淋空腔107和数个内管105内侧的副喷淋空腔106,在所述的吊架101上设置有分别连通所述的主喷淋空腔107和副喷淋空腔106的喷管108,在所述的喷管108上分别设置有阀门。本技术中,可以将吊架安装在料剂池上方的桁架上,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使吊架沿着桁架相对移动。在确定喷头的位置之后,将吊架固定在桁架上,使吊架保持稳定,此时,可以将喷淋液通过增压泵增压之后由喷管输送到主喷淋空腔和副喷淋空腔,由于本技术采用多个喷管分别连通主喷淋空腔和副喷淋空腔,在喷淋时,可以根据需要关闭相应喷管上的阀门,实现喷头喷淋出水位置的控制;在需要增大喷淋范围时,可以通过液压缸推动喷头相对转动,此时,喷头能够覆盖的喷淋范围更大,进而无需安装更多的喷头即可实现大范围喷淋。实施例1:为了方便提高密封性能,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所述的副喷淋空腔106中部分别设置有隔板109,所述的隔板109将所述的副喷淋空腔106分割形成上下两个空间,连接所述的副喷淋空腔106的所述的喷管108末端连接在所述的隔板109下方空间。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隔板将副喷淋空腔分割形成小空间,利用隔板将副喷淋空腔上端密封,使其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减少泄露的问题。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的隔板109上设置有通孔,在所述的隔板109上方设置有密封柱110,在所述的密封柱110上设置有过料孔111,在所述的内管105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的主喷淋空腔107的通孔,所述的密封柱110转动时能够使所述的过料孔111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的内管105和所述的隔板109上的通孔。本实施例中,使过料孔上端开口位于密封柱侧壁上,使过料孔下端开口位于密封柱下端面中部,使密封柱相对转动时,过料孔上端与内管上的通孔对齐时,过料孔下端与隔板上的通孔相对齐,此时喷淋液可以通过主喷淋空腔进入副喷淋空腔,此时可以关闭连通副喷淋空腔的阀门,仅由连接主喷淋空腔的喷管输送原料,或者关闭连通主喷淋空腔的喷管的阀门,使喷淋液通过副喷淋空腔和过料孔进入主喷淋空腔。在单个喷管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上述结构使各喷淋空腔继续运行。同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喷头喷射使用哪些喷淋空腔位置的喷孔,方便对喷淋进行控制。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公开了一种控制密封柱的优选方式,优选地,在所述的密封柱110上方设置有转轴112,所述的转轴112上端伸出所述的喷头102上方,在所述的喷头102上方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的转轴112转动的电机。本实施例中,使转轴上端贯穿喷头上端面,在转轴上设置齿轮,使电机与转轴之间采用齿轮传动,实现密封柱的相对转动,进而实现主喷淋空腔与副喷淋空腔之间的相对隔离或密封。实施例2:为了方便在需要时调整主喷淋空腔的喷淋面积或喷淋速度,优选地,在所述的主喷淋空腔107中部设置有销轴114,在所述的主喷淋空腔107内侧设置有压盖113,在所述的压盖113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喷头102的喷孔位置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的销轴114转动时能够使所述的压盖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除臭间菌剂喷淋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臭间菌剂喷淋设备,包括吊架(101)及设置在所述的吊架(101)下方的圆形的喷头(10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吊架(101)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有拉杆(103),所述的拉杆(103)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吊架(101)上,所述的拉杆(103)下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喷头(102)侧壁上,在所述的吊架(101)长度方向上对称设置有2个液压缸(104),所述的液压缸(104)底部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吊架(101)下端面上,所述的液压缸(104)的伸缩杆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喷头(102)侧壁上,所述的喷头(102)内侧设置有内管(105),所述的内管(105)为沿所述的喷头(102)内壁呈环状排布的至少4个,所述的内管(105)在所述的喷头(102)内侧形成中部的主喷淋空腔(107)和数个内管(105)内侧的副喷淋空腔(106),在所述的吊架(101)上设置有分别连通所述的主喷淋空腔(107)和副喷淋空腔(106)的喷管(108),在所述的喷管(108)上分别设置有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臭间菌剂喷淋设备,包括吊架(101)及设置在所述的吊架(101)下方的圆形的喷头(10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吊架(101)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有拉杆(103),所述的拉杆(103)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吊架(101)上,所述的拉杆(103)下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喷头(102)侧壁上,在所述的吊架(101)长度方向上对称设置有2个液压缸(104),所述的液压缸(104)底部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吊架(101)下端面上,所述的液压缸(104)的伸缩杆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喷头(102)侧壁上,所述的喷头(102)内侧设置有内管(105),所述的内管(105)为沿所述的喷头(102)内壁呈环状排布的至少4个,所述的内管(105)在所述的喷头(102)内侧形成中部的主喷淋空腔(107)和数个内管(105)内侧的副喷淋空腔(106),在所述的吊架(101)上设置有分别连通所述的主喷淋空腔(107)和副喷淋空腔(106)的喷管(108),在所述的喷管(108)上分别设置有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臭间菌剂喷淋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副喷淋空腔(106)中部分别设置有隔板(109),所述的隔板(109)将所述的副喷淋空腔(106)分割形成上下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流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润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