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校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1915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输送领域,特指一种电缆校直机构,包括主架、一对校直轮、一对第一辅助轮、第二辅助轮、一对第三辅助轮、一对限位柱,所述校直轮设置在主架上方,每个校直轮都包括若干能单独旋转的轮盘,所述第一辅助轮设置在校直轮下方,所述第二辅助轮设置在第一辅助轮和第三辅助轮之间,一对所述第三辅助轮上下设置,所述限位柱设置在第三辅助轮旁。采用上述方案后,能够对电缆进行校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校直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缆输送领域,特指一种电缆校直机构。
技术介绍
电缆的制作需要经过原料熔炼、轧制拉丝、束丝绞线、绝缘成缆、包内衬层、铠装、包外护套,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卷绕成筒状的电缆搬运到位并展开加工,在这过程中会涉及到校直,因此,本专利技术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种电缆校直机构,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校直机构,能够对电缆进行校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缆校直机构,包括主架、一对校直轮、一对第一辅助轮、第二辅助轮、一对第三辅助轮、一对限位柱,所述校直轮设置在主架上方,每个校直轮都包括若干能单独旋转的轮盘,所述第一辅助轮设置在校直轮下方,所述第二辅助轮设置在第一辅助轮和第三辅助轮之间,一对所述第三辅助轮上下设置,所述限位柱设置在第三辅助轮旁。进一步,所述校直轮的轮盘、第一辅助轮、第二辅助轮、一对第三辅助轮侧边都开设有凹槽。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校直轮反复的拉伸,再经过各辅助轮的调直后,得到理想的电缆,校直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标号说明主架1,校直轮2,第一辅助轮3,第二辅助轮4,第三辅助轮5,限位柱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一种电缆校直机构,包括主架1、一对校直轮2、一对第一辅助轮3、第二辅助轮4、一对第三辅助轮5、一对限位柱6,校直轮2设置在主架1上方,每个校直轮2都包括若干能单独旋转的轮盘,第一辅助轮3设置在校直轮2下方,第二辅助轮4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辅助轮3和第三辅助轮5之间,一对第三辅助轮5上下设置,限位柱6设置在第三辅助轮5旁。电缆从图中左侧第一辅助轮3下方通过,进入到两个校直轮2之间,在各个轮盘之间交叉缠绕,最后从右侧第一辅助轮3下方通过,然后经过第二辅助轮4上方,从第三辅助轮5之间通过。校直轮2的轮盘、第一辅助轮3、第二辅助轮4、一对第三辅助轮5侧边都开设有凹槽,用于更好的引导电缆。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同时凡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词,仅作参考用,并非绝对限定,凡利用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缆校直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一对校直轮、一对第一辅助轮、第二辅助轮、一对第三辅助轮、一对限位柱,所述校直轮设置在主架上方,每个校直轮都包括若干能单独旋转的轮盘,所述第一辅助轮设置在校直轮下方,所述第二辅助轮设置在第一辅助轮和第三辅助轮之间,一对所述第三辅助轮上下设置,所述限位柱设置在第三辅助轮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一对校直轮、一对第一辅助轮、第二辅助轮、一对第三辅助轮、一对限位柱,所述校直轮设置在主架上方,每个校直轮都包括若干能单独旋转的轮盘,所述第一辅助轮设置在校直轮下方,所述第二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剑春陈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瑞信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