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最差连通性能的动态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1760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络最差连通性能的动态优化方法。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计算网络直径,获取对应的节点对集合;统计长度为直径的最短路径条数,获取最短路径数集合;约简节点对集合,依据约简后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判断是否进行优化;依据判断结果,选择执行或者结束优化;随机选取集合中的数个节点对,新建直连边,构成新的网络,并重新执行以上步骤,以实现动态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通过比较节点间连通的最差情形,优选节点对并针对性地增加边,从最差情形下动态优化网络的整体连通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大量实际复杂系统,如Internet、交通网络等,为光纤路由布局、新增航线、轨道交通等优化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络最差连通性能的动态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网络连通性能的动态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依赖于大量自然界及人造的复杂系统,对于一个给定系统,其各组件之间的联系和交互模式可以用网络表示,系统的各个组件可以抽象成网络中的顶点,组件间的联系抽象成边。网络整体的连通性能在较大程度上体现出对载体的传输和服务能力,因此受到许多应用领域,如Internet、交通网络、贸易网络等领域的广泛关注。目前对网络连通性的考量通常集中在对网络中某项指标(度、介数等)较高的节点进行蓄意攻击和对所有节点随机攻击这两种情形下节点间实际存在边和所有可能边的比例关系(参考Banks等人2015年发表在Ecologyletters上的综述)。针对于网络连通性能的动态变化,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随机增加边或受到外在因素牵引产生的网络演化,以及演化后对网络整体鲁棒性的影响。例如,Foti等人(J.Econ.Dyn.Control,2013)考虑了增加边以后网络在面对随机攻击和蓄意攻击时鲁棒性的变化,而在其贸易网络中边的增加是受经济政策影响的。网络连通性能的改善较多考量边的统计特性和绝大多数节点间的连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网络最差连通性能的动态优化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络最差连通性能的动态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计算网络直径并获取直径对应的节点对集合;步骤二:根据步骤一所得到的节点对集合,统计每一节点对间的最短路径条数,得到与节点对相对应的最短路径数集合;步骤三:根据步骤二中获取的最短路径数集合,对步骤一中所得的节点对集合进行约简,获取连通性最差情形下的节点对;依据约简后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判断是否执行优化;步骤四:根据步骤三所得的判断结果中执行优化的情形,随机选取步骤三所得集合中的数个节点对,分别增加一条直连边,由此产生新的网络;然后重新回到步骤一,依此循环,实现动态优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最差连通性能的动态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计算网络直径并获取直径对应的节点对集合;步骤二:根据步骤一所得到的节点对集合,统计每一节点对间的最短路径条数,得到与节点对相对应的最短路径数集合;步骤三:根据步骤二中获取的最短路径数集合,对步骤一中所得的节点对集合进行约简,获取连通性最差情形下的节点对;依据约简后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判断是否执行优化;步骤四:根据步骤三所得的判断结果中执行优化的情形,随机选取步骤三所得集合中的数个节点对,分别增加一条直连边,由此产生新的网络;然后重新回到步骤一,依此循环,实现动态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中计算网络直径并获取直径对应的节点对集合的步骤为:步骤1:计算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间最短路径的长度;dij=min{P1i→j,P2i→j,...,Pni→j}其中dij代表节点i到节点j(i<j)最短路径的长度,n为从节点i到节点j的最短路径的数目统计值,Pki→j表示从节点i到节点j的第k条路径的长度值,即第k条路径经过的边的数目;{P1i→j,P2i→j,...,Pni→j}为节点i到节点j的所有路径长度值的集合。步骤2:计算网络直径;根据步骤一中步骤1所得的两节点间最短有向路径的长度,计算网络中任意两节点间最短路径长度的最大值,即直径:D=maxdij其中D代表网络的直径;maxdij表示任意两节点间最短路径长度的最大值。步骤3:获取直径对应的节点对集合;根据步骤一中步骤2所得的直径,求直径对应的节点对集合,步骤为:U={(i,j)|dij=D}其中U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虎雷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