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移动应用型RFID电子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14831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移动应用型RFID电子秤,包括称重装置、RFID传感器、智能移动应用端、RFID传感器设置于称重装置上,用于读写被称重物品上的RFID标签;智能移动应用端与RFID传感器通过无线连接,智能移动应用端内设置有智能信息处理单元,RFID传感器的读写信息通过智能信息处理单元进行采集、处理、存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更加便捷更加方便的获取并统计称重数据,称重流程更加简单,人员投入更少,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失误。尤其是采用了智能移动应用端,更加方便了使用,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工作人员无需固定于工作台来工作,甚至工作人员可以远程进行工作,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智能移动应用型RFID电子秤可适用于多种工作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移动应用型RFID电子秤
本技术涉及一种称重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移动应用型RFID电子秤。
技术介绍
称量物品重量、物品重量数据的管理涉及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如快递物流、食品溯源、产品追踪,常使用的方式有人工测量、条形码技术等。对于传统的称量,有采用手工填单和计算来管理货物的重量,这种方式往往出错率高。传统的条形码技术是利用光电效应,利用条码阅读器将光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进而读出条形码存储的信息,但是这种方法往往需要条形码足够清晰、与识别器相配合才能进行识别,所以使用起来不是非常快捷,效率较低,无法满足企业对物品重量管理的需求。尤其是条形码技术是单向数据存储,信息形成后不能修改,需要多次打印标签,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有效管理重量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信息处理智能化程度的智能移动应用型RFID电子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智能移动应用型RFID电子秤,包括称重装置、RFID传感器、智能移动应用端,其中,RFID传感器设置于称重装置上,用于读写被称重物品上的RFID标签;智能移动应用端与RFID传感器通过无线连接,智能移动应用端内设置有智能信息处理单元,RFID传感器的读写信息通过智能信息处理单元进行采集、处理、存储。进一步,所述智能移动应用型RFID电子秤还包括后台存储控制设备和/或云存储控制设备,所述RFID传感器、智能移动应用端与台存储控制设备和/或云存储控制设备相连接,来进行数据处理。进一步,所述智能移动应用端与RFID传感器通过GPRS连接。进一步,所述称重装置包括秤体、称重传感器,称体上通过秤杆固定设置有秤头,秤头上设置有智能显示屏、图像采集单元及打印设备。进一步,所述打印设备包括订单信息二维码打印机和收据打印机。进一步,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称重物品的图像信息,并与RFID标签内信息关联存储于所述台存储控制设备和/或云存储控制设备。进一步,所述智能移动应用端与所述打印设备、图像采集单元通过无线连接,所述智能移动应用端能够控制所述打印设备打印、控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图像信息;所述智能移动应用端能够直接显示客户信息、产品信息,并能够直接设置产品的单价和计算产品的总价;最终信息通过所述智能移动应用端控制所述打印设备打印。进一步,所述智能移动应用型RFID电子秤上还设置有温度监测模块、湿度监测模块、地理位置监测模块。进一步,所述智能移动应用端为智能手机。本技术智能移动应用型RFID电子秤,能更加便捷更加方便的获取并统计称重数据,称重流程更加简单,人员投入更少,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失误。尤其是采用了智能移动应用端,更加方便了使用,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工作人员无需固定于工作台来工作,甚至工作人员可以远程进行工作,从而使得本技术智能移动应用型RFID电子秤可适用于多种工作场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智能移动应用端的控制界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技术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技术全面和完整,并将本技术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识别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方便快捷。如图1所示,本技术智能移动应用型RFID电子秤,包括称重装置1、RFID传感器2、智能移动应用端3、后台存储控制设备和/或云存储控制设备4,并可选择性的包括智能显示屏5、打印设备6、图像采集单元7、温度监测模块8、湿度监测模块9、地理位置监测模块10。其中,称重装置1包括称体,称重传感器,称重底座,数据采集卡。称重托盘设置在称重传感器上,称重传感器设置在称重底座上,称重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卡连接,数据采集卡的与智能移动应用端3、后台存储控制设备和/或云存储控制设备4连接。称体上通过秤杆20固定设置有秤头19,秤头19上设置有智能显示屏5、图像采集单元7、打印设备6、电源开关22。RFID传感器2设置于称重装置1上,用于读写被称重物品上的RFID标签。RFID传感器2、智能移动应用端3与台存储控制设备和/或云存储控制设备4相连接,来进行数据处理。智能移动应用端3与RFID传感器2、数据采集卡通过无线连接,如WIFI、GPRS连接。为了便于信息展示,智能移动应用型RFID电子秤还包括智能显示屏5,用于显示被称重物品的相关信息、RFID标签记载的相关信息,如客户姓名、客户RFID卡号、订单ID号、称重物品名称、称重物品RFID号、称重物品重量、单价、总价、称重物品拍照照片等等。由于本技术中设置了智能移动应用端3,其自带显示屏,也能够显示上述内容。因此,智能显示屏5为本技术中备选设备,本技术中,为了功能的完善性可以设置智能显示屏5,也可以为了设备的简化和降低成本而不设置智能显示屏5。打印设备6包括订单信息二维码打印机11和收据打印机12。打印设备6的打印模式类似于银联支付单。二维码打印机11打印纸基RFID箱口封条,用于客户粘贴封口。收据打印机12用于打印交易信息,操作员签单交给客户存档,作为结算凭证。二维码打印机11和收据打印机12打印的纸质单直接从打印出口21导出,使用非常方便。打印设备可采用无线或串口连接的形式与控制端连接。本技术中,二维码打印机11和收据打印机12分别设置于智能显示屏5的两侧,即在秤头19上集成设置有智能显示屏5、二维码打印机11和收据打印机12,秤头19的功能完整性,极大的方便了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图像采集单元7包括摄像头,其设置于正对于称重物品的位置,如集成于智能显示屏5的框架上。图像采集单元7拍照采集称重物品的照片,并与RFID标签内信息关联存储于所述台存储控制设备和/或云存储控制设备4。温度监测模块8、湿度监测模块9、地理位置监测模块10均用于辅助信息采集,该信息的采集有利于对称重物品的环境监控,如对于食品类物品:新鲜水果、新鲜蔬菜、生肉等,就需要实时监控其所处的环境,以防止环境不适合而造成的食品败变等情况。本技术中,智能移动应用端可为单独开发的移动端,也可直接采用适配型号的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3内设置有智能信息处理单元(图中未示),该智能信息处理单元可为加装于智能手机上硬件单元,也可以是设置于智能手机内的处理系统单元,如AP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移动应用型RFID电子秤

【技术保护点】
智能移动应用型RFID电子秤,其特征在于,包括称重装置、RFID传感器、智能移动应用端,其中,RFID传感器设置于称重装置上,用于读写被称重物品上的RFID标签;智能移动应用端与RFID传感器通过无线连接,智能移动应用端内设置有智能信息处理单元,RFID传感器的读写信息通过智能信息处理单元进行采集、处理、存储。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移动应用型RFID电子秤,其特征在于,包括称重装置、RFID传感器、智能移动应用端,其中,RFID传感器设置于称重装置上,用于读写被称重物品上的RFID标签;智能移动应用端与RFID传感器通过无线连接,智能移动应用端内设置有智能信息处理单元,RFID传感器的读写信息通过智能信息处理单元进行采集、处理、存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动应用型RFID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移动应用型RFID电子秤还包括后台存储控制设备和/或云存储控制设备,所述RFID传感器、智能移动应用端与台存储控制设备和/或云存储控制设备相连接,来进行数据处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动应用型RFID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移动应用端与RFID传感器通过GPRS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移动应用型RFID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装置包括秤体、称重传感器,称体上通过秤杆固定设置有秤头,秤头上设置有智能显示屏、图像采集单元及打印设备。5.如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迪杨云春蔡广远李波王志华贾伟杰于航王雪磊张红梅牛瑞静边子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云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