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虚拟数据注入式智能变电站现场调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1048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7:1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点虚拟数据注入式智能变电站现场调试方法。该多点虚拟数据注入式智能变电站现场调试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架构分析:确定智能变电站的现场测试架构、测试数据注入点数量及类型;(2)、数据拟合:按采样间隔或开关间隔虚拟所有注入点的测试数据;(3)、采样及开关回路调试:对智能变电站的采样回路及开关回路进行调试;(4)、子系统调试:分区域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进行调试。该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调试方法着力提升智能变电站建设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有效缩短系统验收周期,为今后大量系统级测试提供指导,具备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点虚拟数据注入式智能变电站现场调试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智能变电站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点虚拟数据注入式智能变电站现场调试方法。
技术介绍
自国网开展智能电网建设以来,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六大核心”之一,获得了广泛的工程应用。智能变电站以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化装置为核心,基于数字量采样值传输和IEC61850通信体系,具有系统高度集成、结构布局合理、装备先进适用、经济节能环保、支撑调控一体等优点。智能变电站放弃了传统变电站以电缆为媒介传输电气信号的方式,采用光纤数字化方式传输变电站设备运行信息。与信息的光纤数字化传输对应,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器、交换机等智能设备进入变电站。这些设备的使用给变电站信息组织、分配带来灵活性,有效遏制了信号采集设备的重复配置,提高了变电站内部信息交换能力和处理能力,但同时也使变电站过程层、继电保护、测量控制等设备的信息组织、分配关系及功能认定趋于复杂化,极大增加了智能变电站现场系统级验收工作的实施难度和人力资源消耗。研究适用于智能变电站现场的系统性调试方法对智能变电站建设和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外对智能变电站现场测试技术的研究还处于试点阶段,主要工作是验证互操作性。现场测试类设备只有数字化继电保护测试仪的报道,并且价格昂贵,服务成本非常高,操作不够友好;国内针对智能变电站调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装置测试,或者预先利用仿真平台在实验室内进行变电站故障仿真,无法在现场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验证。将智能变电站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测试及性能评估是智能变电站调试及现场测试验收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点虚拟数据注入式智能变电站现场调试方法,已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点虚拟数据注入式智能变电站现场调试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架构分析:确定智能变电站的现场测试架构、测试数据注入点数量及类型;(2)、数据拟合:按采样间隔或开关间隔虚拟所有注入点的测试数据;(3)、采样及开关回路调试:对智能变电站的采样回路及开关回路进行调试;(4)、子系统调试:分区域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进行调试。优选的,在上述的多点虚拟数据注入式智能变电站现场调试方法中,步骤(1)中,根据待测试所述智能变电站的范围及测试项目类型,将所述智能变电站分为采样部分、开关部分及二次设备部分。优选的,在上述的多点虚拟数据注入式智能变电站现场调试方法中,所述二次设备部分至少包括采样回路和开关回路。优选的,在上述的多点虚拟数据注入式智能变电站现场调试方法中,步骤(1)中,将所述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的调试划分为主变保护区域调试,母线及线路保护区域调试及其它区域调试三部分。优选的,在上述的多点虚拟数据注入式智能变电站现场调试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数据拟合方式采用多种模式混合,至少包括录波数据回放,稳态状态序列或暂态软件仿真三种方法。优选的,在上述的多点虚拟数据注入式智能变电站现场调试方法中,步骤(4)中,通过所述主变保护区域调试、母线及线路保护区域调试及其它区域调试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进行调试。为了适应智能变电站现场调试技术的发展,解决现有测试技术存在测试盲区,提升智能变电站建设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性,本调试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基于智能变电站现场多点虚拟数据注入式的调试架构,提高了智能变电站现场测试的覆盖范围,实现了多间隔信息的系统性调试,采用区域化的小系统调试模式,提高了现场测试的整体效率;(2)支持过程层级别的采样及开关信息数据注入,不改变现场的信息传输链路,确保了测试环境与实际运行工况的一致性,提升了现场调试的可行度及完整性;(3)支持多种模式的注入数据拟合方式,包括现场录波文件,稳态状态序列及暂态模拟数据;支持不同数据拟合方式下的数据源混合测试,增加了现场调试方法的灵活性;(4)具备全间隔测试能力,可在跨间隔智能设备的所有采样及开关回路同时注入测试数据,实现智能变电站现场采样核相,差流校验,双重化模拟,级联同步等多种测试工作,消除现有调试方法的测试盲区;(5)支持对智能变电站网采设备(备自投、站域保护等)的现场完整调试,通过在原始采样或开关间隔的就地测试数据注入,替代在装置侧虚拟置数的传统测试方式,可在变电站投运前对现场设备的网采甚至网跳运行模式进行可靠的系统评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多点虚拟数据注入式智能变电站现场调试方法框架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数据注入及信息回馈的框架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主变保护区域调试的框架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母线及线路保护区域调试的框架图。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其它区域调试的框架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下列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合图1所示,一种多点虚拟数据注入式智能变电站现场调试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架构分析:确定智能变电站的现场测试架构、测试数据注入点数量及类型;根据待测试智能变电站的范围及测试项目类型,将智能变电站分为采样部分、开关部分及二次设备部分,二次设备部分至少包括采样回路和开关回路。结合测试效率及测试方法可行性,将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调试划分为主变保护区域调试,母线及线路保护区域调试及其它区域调试三部分,通过现场局部调试实现智能变电站的整站调试。每个测试区域均采用多个测试点数据注入的调试方式。按照采样间隔或开关间隔为基本测试单位,根据测试区域的系统配置情况,分别设置测试注入点,确定测试点数量及注入数据类型。如图2,虚拟单元20按间隔与智能变电站现场智能设备交互测试数据。虚拟单元可以向待测设备发送测试采样值,也可与待测设备交互开关量信息,实际使用情况由现场调试方案确定。交互的采样信息可以是电子式互感器的采集单元采样数据,也可以是合并单元的采样数据;交互的开关量信息可以是二次设备的GOOSE开关量信息,也可以是智能终端的硬接点开关量信息。当与现场智能设备交互采样数据时,虚拟单元按配置的数据采样率,对原始的测试数据样本进行拟合插值计算,获取实际采样链路传输的测试数据,然后按对应的数字化采样协议对数据格式编码,采用任意采样率的线性拟合插值方式。为适用智能变电站应用环境,数字化的采样测试数据需要支持软件积分功能。将原始的电子式互感器微分采样数据积分还原,获取实际的采样测试信号。当与现场智能设备交互开关信息时,采用相对时间方式记录开关变位时间(单位毫秒),且需要补偿实际开关量传输的额定延迟时间。(2)、数据拟合:按采样间隔或开关间隔虚拟所有注入点的测试数据;数据拟合方式采用多种模式混合,至少包括录波数据回放,稳态状态序列或暂态软件仿真三种方法。录波数据回放方式下,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点虚拟数据注入式智能变电站现场调试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点虚拟数据注入式智能变电站现场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架构分析:确定智能变电站的现场测试架构、测试数据注入点数量及类型;(2)、数据拟合:按采样间隔或开关间隔虚拟所有注入点的测试数据;(3)、采样及开关回路调试:对智能变电站的采样回路及开关回路进行调试;(4)、子系统调试:分区域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进行调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点虚拟数据注入式智能变电站现场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架构分析:确定智能变电站的现场测试架构、测试数据注入点数量及类型;(2)、数据拟合:按采样间隔或开关间隔虚拟所有注入点的测试数据;(3)、采样及开关回路调试:对智能变电站的采样回路及开关回路进行调试;(4)、子系统调试:分区域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进行调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虚拟数据注入式智能变电站现场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根据待测试所述智能变电站的范围及测试项目类型,将所述智能变电站分为采样部分、开关部分及二次设备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点虚拟数据注入式智能变电站现场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鹏周峰陈震伟汤汉松姜鑫东邰楠张炜陈晔范国祥周海峰张燕季晨宇王晨璐马俊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通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