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箱防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081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箱防盗装置,其结构包括内定位锁芯、舌片、镀锌螺母、挂锁环、锁圈,内定位锁芯贯穿于镀锌螺母于舌片之间,舌片的一端与内定位锁芯采用过盈配合连接,镀锌螺母卡在锁圈与内定位锁芯的中间,挂锁环焊接于锁圈一侧顶端,锁圈通过内定位锁芯与舌片相连接,内定位锁芯设有内环壁、锁环、连接环、固定环,内环壁设在锁环内侧,固定环的一端嵌入连接于连接环内部,锁圈由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第一孔壁、第二孔壁组成,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与锁圈采用模型一体成型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该配电箱防盗装置通过内定位锁芯配合使用可实现对开功能,结构紧凑不易解开,提高防盗装置的安全性,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箱防盗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配电箱防盗装置,属于配电箱防盗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配电箱防盗装置,即配电箱防盗锁,根据锁芯的原理不同,防盗锁可分为弹子锁、叶片锁、磁力锁、智能卡门锁、指纹锁等。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为CN201420493674.5的一种配电箱防盗装置,其包括箱门,箱门内壁设有门锁座、电磁闭锁、导电柱和钥匙孔轴,门锁座内转动连接有用于启闭箱门的门锁轴,门锁轴前端转动连接有门把手,箱门外侧垂直设有一道用于隐藏放置门把手的凹槽,门把手下端内侧垂直设有连杆,连杆内端上部设有卡槽,导电柱外端连接有警报器,导电柱内端连接有警报电路,警报电路上端连接有弹性导电片;当门把手隐藏放置到凹槽内时,连杆上的卡槽与锁舌卡扣连接,弹性导电片夹持在卡槽和锁舌之间。本技术将配电箱的门锁与监控设备运行状态的电磁闭锁进行关联,将门锁的门把手锁定,使门把手无法向后摆动并退出配电箱箱门上的凹槽,从而无法对门锁轴进行旋转操作,避免了误开门的操作,安全可靠。但是该配电箱防盗装置使用时单向开锁,并存在易解开结构不够紧凑等现象,不便于日常工作的使用,降低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箱防盗装置,以解决单向开锁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目的提供的是一种配电箱防盗装置,其结构包括内定位锁芯、舌片、镀锌螺母、挂锁环、锁圈,所述内定位锁芯贯穿于镀锌螺母于舌片之间,所述舌片的一端与内定位锁芯采用过盈配合连接,所述镀锌螺母卡在锁圈与内定位锁芯的中间,所述挂锁环焊接于锁圈一侧顶端,所述锁圈通过内定位锁芯与舌片相连接,所述内定位锁芯设有内环壁、锁环、连接环、固定环,所述内环壁设在锁环内侧,所述锁环与连接环为模型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固定环的一端嵌入连接于连接环内部,所述锁圈由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第一孔壁、第二孔壁组成,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与锁圈采用模型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孔与地位连接孔分别设于锁环两端,所述第一孔壁嵌入于第一连接孔内部,所述第二孔壁嵌入于第二连接孔内部。进一步的,所述锁圈设有1个,内孔径为2cm-3.8cm之间。进一步的,所述镀锌螺母是厚度为0.2-1.2cm的六边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挂锁换通过锁圈与第一连接孔箱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通过连接环与锁环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镀锌螺母为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镀锌螺母也可以为圆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内定位锁芯1设有内环壁10、锁环11、连接环12、固定环13,内环壁10设在锁环11内侧,锁环11与连接环12为模型一体成型结构,固定环13的一端嵌入连接于连接环12内部。实现了该配电箱防盗装置通过内定位锁芯配合使用可实现对开功能,结构紧凑不易解开,提高防盗装置的安全性,便于使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配电箱防盗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定位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内定位锁芯-1、舌片-2、镀锌螺母-3、挂锁环-4、锁圈-5、内环壁-10、锁环-11、连接环-12、固定环-13、第一连接孔-50、第二连接孔-51、第一孔壁-52、第二孔壁-5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的方案:其结构包括内定位锁芯1、舌片2、镀锌螺母3、挂锁环4、锁圈5,所述内定位锁芯1贯穿于镀锌螺母3于舌片2之间,所述舌片2的一端与内定位锁芯1采用过盈配合连接,所述镀锌螺母3卡在锁圈5与内定位锁芯1的中间,所述挂锁环4焊接于锁圈5一侧顶端,所述锁圈5通过内定位锁芯1与舌片2相连接,所述内定位锁芯1设有内环壁10、锁环11、连接环12、固定环13,所述内环壁10设在锁环11内侧,所述锁环11与连接环12为模型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固定环13的一端嵌入连接于连接环12内部,所述锁圈5由第一连接孔50、第二连接孔51、第一孔壁52、第二孔壁53组成,所述第一连接孔50、第二连接孔51与锁圈5采用模型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孔50与地位连接孔51分别设于锁环11两端,所述第一孔壁52嵌入于第一连接孔50内部,所述第二孔壁53嵌入于第二连接孔51内部,所述锁圈5设有1个,内孔径为2cm-3.8cm之间,所述镀锌螺母3是厚度为0.2-1.2cm的六边形结构,所述挂锁换4通过锁圈5与第一连接孔50箱连接,所述固定环13通过连接环12与锁环11相连接,所述镀锌螺母3为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中的一种,所述镀锌螺母3也可以为圆形结构。本专利所说的锁芯,是控制锁开启的主要零件,是锁具的心脏,指跟钥匙配套能够转动并带动锁栓运动的核心部分。当进行使用时,首先检查各部分是否稳定连接,确认设备完好之后,将设备放置在合适的工作位置,通过内定位锁芯以达到锁具对开的目的,在实用配电箱防盗装置使用时,通过内定位锁芯配合使用可实现对开功能,结构紧凑不易解开,提高防盗装置的安全性,便于使用。本技术的内定位锁芯-1、舌片-2、镀锌螺母-3、挂锁环-4、锁圈-5、内环壁-10、锁环-11、连接环-12、固定环-13、第一连接孔-50、第二连接孔-51、第一孔壁-52、第二孔壁-53,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配电箱防盗装置不能具备锁具对开的功能,易解开结构不够紧凑等现象,不便于日常工作的使用,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相互组合,实现了该配电箱防盗装置通过内定位锁芯配合使用可实现对开功能,结构紧凑不易解开,提高防盗装置的安全性,便于使用,具体如下所述:所述内定位锁芯1设有内环壁10、锁环11、连接环12、固定环13,所述内环壁10设在锁环11内侧,所述锁环11与连接环12为模型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固定环13的一端嵌入连接于连接环12内部。实例镀锌螺母为塑料材料镀锌螺母为金属材料使用寿命(月)1224综上所述,镀锌螺母为塑料材料时使用寿命少于镀锌螺母为金属材料时的使用寿命,所以当镀锌螺母为金属材料时使用寿命效果达到最佳,减少更换镀锌螺母次数,减少工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配电箱防盗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电箱防盗装置,其结构包括内定位锁芯(1)、舌片(2)、镀锌螺母(3)、挂锁环(4)、锁圈(5),所述内定位锁芯(1)贯穿于镀锌螺母(3)于舌片(2)之间,所述舌片(2)的一端与内定位锁芯(1)采用过盈配合连接,所述镀锌螺母(3)卡在锁圈(5)与内定位锁芯(1)的中间,所述挂锁环(4)焊接于锁圈(5)一侧顶端,所述锁圈(5)通过内定位锁芯(1)与舌片(2)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定位锁芯(1)设有内环壁(10)、锁环(11)、连接环(12)、固定环(13),所述内环壁(10)设在锁环(11)内侧,所述锁环(11)与连接环(12)为模型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固定环(13)的一端嵌入连接于连接环(12)内部;所述锁圈(5)由第一连接孔(50)、第二连接孔(51)、第一孔壁(52)、第二孔壁(53)组成,所述第一连接孔(50)、第二连接孔(51)与锁圈(5)采用模型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孔(50)与地位连接孔(51)分别设于锁环(11)两端,所述第一孔壁(52)嵌入于第一连接孔(50)内部,所述第二孔壁(53)嵌入于第二连接孔(51)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箱防盗装置,其结构包括内定位锁芯(1)、舌片(2)、镀锌螺母(3)、挂锁环(4)、锁圈(5),所述内定位锁芯(1)贯穿于镀锌螺母(3)于舌片(2)之间,所述舌片(2)的一端与内定位锁芯(1)采用过盈配合连接,所述镀锌螺母(3)卡在锁圈(5)与内定位锁芯(1)的中间,所述挂锁环(4)焊接于锁圈(5)一侧顶端,所述锁圈(5)通过内定位锁芯(1)与舌片(2)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定位锁芯(1)设有内环壁(10)、锁环(11)、连接环(12)、固定环(13),所述内环壁(10)设在锁环(11)内侧,所述锁环(11)与连接环(12)为模型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固定环(13)的一端嵌入连接于连接环(12)内部;所述锁圈(5)由第一连接孔(50)、第二连接孔(51)、第一孔壁(52)、第二孔壁(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新诚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