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利模型的人工智能造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0628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水利模型的人工智能造潮装置包括:压波体、固定架、水池、上位机、导向装置和升降装置,该造潮装置被装在水利模型旁,水利模型中水与水池中水相通,水池的两侧各设一个固定架,在两侧的固定架上分别装有至少一个导向装置和一个升降装置,导向装置和升降装置沿着固定架上、下运动,压波体装在水池的正上方,压波体的底部接近水池的水面,两侧固定架上的升降装置分别顶在压波体的两端,两侧固定架上的至少一个导向装置的上端分别与压波体的一端相连,所有导向装置与压波体的连接点和升降装置与压波体的顶压点组成一个平面,上位机与升降装置相连,上位机控制升降装置,从而带动压波体压迫水池中水体进入到水利模型中,实现压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水利模型的人工智能造潮装置
本技术应用于水利行业的基础理论试验研究,亦可用于物理模型方面,它涉及了用于水利模型的人工智能造潮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水槽基础理论实验研究中,水利模型需在模型入口处造出不同浪潮,来模拟原型中浪潮,实现一些需要造潮的实验。而现在模型试验中还没有这方面的造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模型的智能造潮装置。为了完成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水利模型的人工智能造潮装置,它包括:压波体、固定架、水池、上位机、导向装置和升降装置,该人工智能造潮装置被安装在水利模型旁,水利模型中的水与水池中的水相通,水池的两侧各设一个固定架,其中:在两侧的固定架上分别装有至少一个导向装置和一个升降装置,导向装置和升降装置沿着固定架上、下运动,压波体装在水池的正上方,压波体的底部接近水池的水面,两侧固定架上的升降装置分别顶在压波体的两端,两侧固定架上的至少一个导向装置的上端分别与压波体的一端相连,所有导向装置与压波体的连接点和升降装置与压波体的顶压点组成一个平面,上位机通过信息线与升降装置相连,上位机控制升降装置沿着固定架上、下运动,从而带动压波体作上、下运动,压迫水池中水体进入到水利模型中,实现压波,上位机通过改变升降装置上、下运行的速度,实现人工智能造潮的不同模式;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水利模型的人工智能造潮装置,其中:所述升降装置为沿着固定架上、下运动的活塞;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水利模型的人工智能造潮装置,其中:所述的活塞为气动、电动或液压传动的活塞;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水利模型的人工智能造潮装置,其中:在所述固定架上装有两个导向装置,它们分别位于升降装置前后两侧对称的位置处;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水利模型的人工智能造潮装置,其中:所述导向装置为沿着固定架上、下自由移动的推杆;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水利模型的人工智能造潮装置,其中:所述的压波体为一个密闭的箱体,在该箱体与导向装置和升降装置的连接点处装有若干个加强筋;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水利模型的人工智能造潮装置,其中:所述上位机为CPU控制器、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本技术的水利模型人工智能造潮装置,起到智能造浪及控制浪高的作用,填补水利模型试验中造潮实验的空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水利模型的人工智能造潮装置的正向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处的侧向剖面示意图;在图1至图2中,标号1为压波体;标号2为固定架;标号3为上位机;标号4为加强筋;标号5为水池;标号6为导向装置;标号7为升降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水利模型的人工智能造潮装置包括:压波体1、固定架2、上位机3、水池5、导向装置6和升降装置7,该人工智能造潮装置被安装在水利模型旁,水利模型中的水与水池5中的水相通,水池5的两侧各设一个固定架2,在两侧的固定架2上分别装有两个导向装置6和一个升降装置7,导向装置6和升降装置7沿着固定架2上、下运动,升降装置7为沿着固定架2上、下运动的活塞,活塞为气动、电动或液压传动的活塞。压波体1装在水池5的正上方,压波体1为一个密闭的箱体,在该箱体与导向装置6和升降装置7的连接点处装有若干个加强筋4,压波体1的底部接近水池5的水面,两侧固定架2上的升降装置7分别顶在压波体1的两端,在固定架2上装有两个导向装置6,它们分别位于升降装置7前后两侧对称的位置处。导向装置6为沿着固定架2上、下自由移动的推杆。两侧固定架2上的两个导向装置6的上端分别与压波体1的一端相连,所有导向装置6与压波体1的连接点和升降装置7与压波体1的顶压点组成一个平面,上位机3通过信息线与升降装置7相连,上位机为CPU控制器、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上位机3控制升降装置7沿着固定架2上、下运动,从而带动压波体1作上、下运动,压迫水池5中水体进入到水利模型中,实现压波,上位机3通过改变升降装置7上、下运行的速度,实现人工智能造潮的不同模式。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水利模型的人工智能造潮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水利模型的人工智能造潮装置,它包括:压波体(1)、固定架(2)、上位机(3)、水池(5)、导向装置(6)和升降装置(7),该人工智能造潮装置被安装在水利模型旁,水利模型中的水与水池(5)中的水相通,水池(5)的两侧各设一个固定架(2),其特征在于:在两侧的固定架(2)上分别装有至少一个导向装置(6)和一个升降装置(7),导向装置(6)和升降装置(7)沿着固定架(2)上、下运动,压波体(1)装在水池(5)的正上方,压波体(1)的底部接近水池(5)的水面,两侧固定架(2)上的升降装置(7)分别顶在压波体(1)的两端,两侧固定架(2)上的至少一个导向装置(6)的上端分别与压波体(1)的一端相连,所有导向装置(6)与压波体(1)的连接点和升降装置(7)与压波体(1)的顶压点组成一个平面,上位机(3)通过信息线与升降装置(7)相连,上位机(3)控制升降装置(7)沿着固定架(2)上、下运动,从而带动压波体(1)作上、下运动,压迫水池(5)中水体进入到水利模型中,实现压波,上位机(3)通过改变升降装置(7)上、下运行的速度实现人工智能造潮的不同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利模型的人工智能造潮装置,它包括:压波体(1)、固定架(2)、上位机(3)、水池(5)、导向装置(6)和升降装置(7),该人工智能造潮装置被安装在水利模型旁,水利模型中的水与水池(5)中的水相通,水池(5)的两侧各设一个固定架(2),其特征在于:在两侧的固定架(2)上分别装有至少一个导向装置(6)和一个升降装置(7),导向装置(6)和升降装置(7)沿着固定架(2)上、下运动,压波体(1)装在水池(5)的正上方,压波体(1)的底部接近水池(5)的水面,两侧固定架(2)上的升降装置(7)分别顶在压波体(1)的两端,两侧固定架(2)上的至少一个导向装置(6)的上端分别与压波体(1)的一端相连,所有导向装置(6)与压波体(1)的连接点和升降装置(7)与压波体(1)的顶压点组成一个平面,上位机(3)通过信息线与升降装置(7)相连,上位机(3)控制升降装置(7)沿着固定架(2)上、下运动,从而带动压波体(1)作上、下运动,压迫水池(5)中水体进入到水利模型中,实现压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兆松李宇顾伟王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尚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