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开挖前的快速稳定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90495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开挖前的快速稳定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一个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1),在所述非正规垃圾填埋场(1)内设置有按三角网状布设的抽气井(2)和进气口(3);其中,所述抽气井(2)以五个为一组通过支管(4)串联成排,并且在每排中心所述抽气井(2)末端建设填埋气体的预处理装置(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预处理装置(5)用主管(6)进行串联后接入控制系统(7),随后接入沼气发电机(8),最后通过输电线(9)将所发电能回馈整套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开挖前的快速稳定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资源环境,固体废弃物处置与综合利用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开挖前的快速稳定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国民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垃圾的产出量年年递增,垃圾围城现象愈演愈烈。早些年,因我国垃圾处理技术不完善,绝大多数生活垃圾未经无害化处理就被统一填埋,导致填埋区域的大气,地下水等被严重污染,故老旧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亟待治理。目前在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领域中存量垃圾的重新资源化利用是主要趋势。在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存量垃圾的开挖是绕不过的技术难题。因老旧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在填埋时没有经过合理的填埋规划,也无有效的抽排气措施,故经过长时间的生化反应后垃圾体内会产生骨架状空洞,在开挖时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塌陷,严重的会直接危及场内施工机械,造成安全事故。所以一种新型的针对开挖前对垃圾堆体的稳定处理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目前已有的稳定措施一般是采用传统的输氧爆气法,但此法运行维护费用高,对输入空气有较苛刻的要求,无法掌握反应体内的反应状况,并对抽出的气体不能有效收集也无处置措施,极易造成二次污染。为此,必须要有一种更先进的方法,在达到相同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并解决治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前提下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并解决治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的用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开挖前的快速稳定处理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提下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并解决治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的用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开挖前的快速稳定处理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开挖前的快速稳定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一个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1),在所述非正规垃圾填埋场(1)内设置有按三角网状布设的抽气井(2)和进气口(3);其中,所述抽气井(2)以五个为一组通过支管(4)串联成排,并且在每排中心所述抽气井(2)末端建设填埋气体的预处理装置(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预处理装置(5)用主管(6)进行串联后接入控制系统(7),随后接入沼气发电机(8),最后通过输电线(9)将所发电能回馈整套处理系统。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开挖前的快速稳定处理系统中,两个所述抽气井(2)相距15~25m,呈三角网布设,所述抽气井(2)底距垃圾堆体底2~6m处,所述抽气井(2)底部1/5-1/2为花管,花管孔径为2~4cm,每条抽气管都配备独立的抽气泵,抽气影响半径设定为8~15m,抽出气体流量设定为40~70m3/h,抽气负压设定为15-25kPa。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开挖前的快速稳定处理系统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抽气井;步骤二,垃圾堆体表面覆膜密闭;步骤三,堆体覆膜上设进气孔;步骤四,抽气井设连接支管;步骤五,设干管和监控系统;步骤六,设填埋气处理系统。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开挖前的快速稳定处理系统中,步骤二中垃圾堆体覆盖范围为垃圾堆边缘外2-4m处。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开挖前的快速稳定处理系统中,步骤三中进气口为边长30~40cm的方孔,两个通风口相距25~40m,呈三角网布设。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开挖前的快速稳定处理系统中,步骤四中各抽气井(2)地上设支管(4),并以8~10口抽气井(2)为一组布设干管。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开挖前的快速稳定处理系统中,步骤五中将各干管组合连通,将抽出的填埋气体送入填埋气预处理装置(5);并在,每组支管末端和干管处安装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包括温度、气体、气体湿度、气体含量、气体分析仪、气体控制器、中央控制器和网络服务器用以检测和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开挖前的快速稳定处理系统中,步骤六,将预处理后的气体导入沼气发电机发电(8),将所发电能作为系统用电以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开挖前的快速稳定处理系统,整套系统运行时先将垃圾堆体通过薄膜覆盖控制外部空气进入,同时通过抽气管路抽出降解生成的填埋气体;已生成填埋气被抽出后堆体内部呈负压状态,新鲜空气通过进气孔进入堆体内部,加速堆体内部的好氧反应,加快垃圾降解速度,产生新的填埋气,通过抽气管路抽出,由此形成循环;通过检测系统数据和现场实际需求,控制抽气速率,以使堆体内部反应时氧气可以加速供给和填埋气可以及时抽出达到平衡,由此消除堆体内的网状空洞,最终达到填埋场开挖前稳定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前提下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并解决治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的用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开挖前的快速稳定处理系统。请参阅附图1、附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开挖前的快速稳定处理系统,具体包括:一个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1,在非正规垃圾填埋场1内设置有按三角网状布设的抽气井2和进气口3;其中,抽气井2以五个为一组通过支管4串联成排,并且在每排中心所述抽气井2末端建设填埋气体的预处理装置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预处理装置5用主管6进行串联后接入控制系统7,随后接入沼气发电机8,最后通过输电线9将所发电能回馈整套处理系统。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能有效的对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开挖前进行稳定,充分保证开挖时人员和机械的安全;2、当新鲜空气进入堆体后激活了垃圾中的好氧微生物活性,加速有机物的降解,消减有毒有害物质产生;3、在达到稳定效果的同时大幅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4、收集上来的填埋气体经过处理后可以发电,体现了废弃资源的回收利用。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抽气井2相距15~25m,呈三角网布设,抽气井2底距垃圾堆体底2~6m处,抽气井2底部1/5-1/2为花管,花管孔径为2~4cm,每条抽气管都配备独立的抽气泵,抽气影响半径设定为8~15m,抽出气体流量设定为40~70m3/h,抽气负压设定为15-25kPa。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抽气井;步骤二,垃圾堆体表面覆膜密闭;步骤三,堆体覆膜上设进气孔;步骤四,抽气井设连接支管;步骤五,设干管和监控系统;步骤六,设填埋气处理系统。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步骤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开挖前的快速稳定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开挖前的快速稳定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一个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1),在所述非正规垃圾填埋场(1)内设置有按三角网状布设的抽气井(2)和进气口(3);其中,所述抽气井(2)以五个为一组通过支管(4)串联成排,并且在每排中心所述抽气井(2)末端建设填埋气体的预处理装置(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预处理装置(5)用主管(6)进行串联后接入控制系统(7),随后接入沼气发电机(8),最后通过输电线(9)将所发电能回馈整套处理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开挖前的快速稳定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一个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1),在所述非正规垃圾填埋场(1)内设置有按三角网状布设的抽气井(2)和进气口(3);其中,所述抽气井(2)以五个为一组通过支管(4)串联成排,并且在每排中心所述抽气井(2)末端建设填埋气体的预处理装置(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预处理装置(5)用主管(6)进行串联后接入控制系统(7),随后接入沼气发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涛袁志业崔成郄金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铮实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