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盒机用大蜜丸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0092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装盒机用大蜜丸下料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易出现大蜜丸粘连,需要进行分离造成生产周期增加的问题;包括支撑体,与装盒机相邻设置;进料装置,设置在支撑体上;传送装置,设置在支撑体上,并与进料装置连通,且在传送装置与进料装置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将粘连在一起的大蜜丸分离的分离装置;传送道,设置在传送装置一侧,并与传送装置连通;出料装置,设置在支撑体上,并与传送道一端连通;顶出装置,设置在支撑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装盒机用大蜜丸下料机构能够在加料后自动进行大蜜丸传送和分离,并将分离后的大蜜丸逐一进行传送至装盒机等,提高了传送效率的同时,避免停机等对粘连的大蜜丸进行分离。

A large honeyball feeding mechanism for pack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arge honeyball feeding mechanism for the packing machin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is easy to have large honeycomb adhesion and needs to be separated to increase the production cycle, including the support body, the adjacent setting with the packing machine, the feeding device, the support body,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the support body. Connected to the feeding device, and a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the feeding device, a separation device for separating the large honeyed balls that will be attached together is arranged; the transmission channel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the discharg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body and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channel; a ejector device is set up. On the supporting body, the large honeyball feeding mechanism propos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automatically carry out the transmission and separation of the big honeyball after the feeding, and transfer the separated large honeyed pills to the box machine one by one, so as to improve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nd avoid the separation of the large honeybee conglut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盒机用大蜜丸下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包装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装盒机用大蜜丸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企业自动化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药企采用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资源;进而降低人工成本;蜜丸是指药材细粉用蜂蜜为粘合剂制成的丸剂,根据药丸的大小和制法的不同,分为大蜜丸和小蜜丸;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大蜜丸作为常用的药品,需要大量生产;而大蜜丸其自身具有独特的特性,其外形不规则,且外壳比较容易发生粘连,使得在生产的过程中易造成相邻的大蜜丸之间的粘连;这样便需要进行大蜜丸的分离,造成生产周期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装盒机用大蜜丸下料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易出现大蜜丸粘连,需要进行分离造成生产周期增加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装盒机用大蜜丸下料机构,包括:支撑体,与装盒机相邻设置;进料装置,设置在支撑体上;传送装置,设置在支撑体上,并与进料装置连通,且在传送装置与进料装置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将粘连在一起的大蜜丸分离的分离装置;传送道,设置在传送装置一侧,并与传送装置连通;出料装置,设置在支撑体上,并与传送道一端连通;用于将出料装置传送的大蜜丸与出料装置分离,避免出料装置与大蜜丸粘连的顶出装置,设置在支撑体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传送装置包括:传送箱,设置在支撑体上,并与进料装置连通;主动轮,设置在传送箱内;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设置在传送箱内,并通过链条与主动轮链接,且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的中心点连接后形成三角形;用于将进料装置内的大蜜丸传送到传送道的提升块,设置在链条外表面。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传送装置还包括:用于增加大蜜丸与提升块脱离速度的挤出装置,设置在传送箱内。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提升块上设置有与挤出装置相对应的脱离孔。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出料装置包括:旋转体,通过联轴与驱动装置连接;盛放槽,设置在旋转体外表面,并跟随旋转体动作。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出料装置还包括:防护板,设置在旋转体两侧。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分离装置包括:转动体,设置在传送箱内的调整槽中,并在所述调整槽内调整所述转动体的位置;若干分离头,等间距设置在转动体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顶出装置包括:固定块,设置在出料装置上;伸缩体,一端穿设在固定块内;另一端置于固定块外;弹簧,设置在伸缩体内,并与固定块抵触。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将大蜜丸置于支撑体上设置进料装置中,并通过传送装置进行大蜜丸的传送,在通过传送装置传送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在传送装置内部的分离装置将传送装置传送的粘连的大蜜丸进行分离,在分离后通过传送装置继续传送至传送道,并经传送道传送至出料装置,经出料装置将大蜜丸传送至装盒机等外部设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在加料后自动进行大蜜丸传送和分离,并将分离后的大蜜丸逐一进行传送至装盒机等,而在进入装盒机前,可以通过顶出装置快速的将大蜜丸与出料装置进行分离,进而提高了传送效率的同时,避免停机等对粘连的大蜜丸进行分离;另外,本技术中传送装置内还设置有挤出装置,通过挤出装置与提升块的配合,能够使大蜜丸更好的与提升块进行分离,提高了传送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装盒机用大蜜丸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去除进料箱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去除进料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右视图2后,装盒机用大蜜丸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提升块而后脱离孔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体;2、进料装置;21、进料箱;22、检测装置;3、传送装置;31、传送箱;32、主动轮;33、第一从动轮;34、第二从动轮;351、提升块;352、脱离孔;36、链条;37、挤出装置;4、分离装置;41、转动体;42、分离头;5、传送道;6、出料装置;61、旋转体;62、盛放槽;63、防护板;64、过载保护装置;7、顶出装置;71、固定块;72、伸缩体;73、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装盒机用大蜜丸下料机构,包括:支撑体1与装盒机相邻设置,当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操作完成后,将大蜜丸逐一的传送至装盒机;进料装置2设置在支撑体1上;本技术中,进料装置2包括进料箱21和检测装置22,该进料箱21设置在支撑体1上;检测装置22设置在进料箱21上;通过检测装置22能够检测进料箱21内部大蜜丸料位;即在使用前通过人工或其他设备传送的方式使大蜜丸被传送到进料箱21,且通过检测装置22检测进料箱21内部大蜜丸的存放情况;当然检测装置22实际是检测进料箱21中大蜜丸的位置,当进料箱21内大蜜丸达到检测装置22的位置时,检测装置22产生信号,可以进行报警(如声光报警),且当连接其他设备时,可以发送信号到其他设备,停止向进料箱21内输送大蜜丸;在本技术中检测装置22主要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检测传送箱21内大蜜丸的下线,一般通知操作者加料等相应操作;且本技术中进料箱21的顶部大于进料箱21的底部;如图1或图2所示,在本技术中进行呈倒三角装,这样大蜜丸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始终处于进料箱21的底部;传送装置3设置在支撑体1上,并与进料装置2连通,且在传送装置3与进料装置2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将粘连在一起的大蜜丸分离的分离装置4;其中,传送装置3包括:传送箱31、主动轮32、第一从动轮33、第二从动轮34和提升块351,该传送箱31设置在支撑体1上,并与进料装置2连通;如图1或图2所示,进料装置2的一端与传送箱31连通;主动轮32设置在传送箱31内;第一从动轮33和第二从动轮34设置在传送箱31内,并通过链条36与主动轮32链接,且主动轮32、第一从动轮33和第二从动轮34的中心点连接后形成三角形;提升块351设置在链条36外表面;通过提升块351将进料装置2内的大蜜丸传送到传送道5;当然,本技术中的主动轮32与驱动装置连接,该驱动装置可以为电机,这样在电机的驱动下主动轮32转动,并通过链条36带动第一从动轮33和第二从动轮34同时转动,而本技术中提升块351设置在链条36的外表面,且在链条36的外表面设置有提升块351,这样在主动轮32的作用下,提升块351在链条36的带动下会经过进料装置2与传送箱31的连接处,这样大蜜丸会进入到提升块351中;并在主动轮32的作用下,配合第一从动轮33和第二从动轮34进行大蜜丸的传送;第一从动轮33与第二从动轮34均穿过传送箱31与支撑体1轴连接,这样才能够保证在主动轮32的带动下,第一从动轮33和第二从动轮34能够同时转动;分离装置4处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装盒机用大蜜丸下料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盒机用大蜜丸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1),与装盒机相邻设置;进料装置(2),设置在所述支撑体(1)上;传送装置(3),设置在所述支撑体(1)上,并与所述进料装置(2)连通,且在所述传送装置(3)与所述进料装置(2)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将粘连在一起的大蜜丸分离的分离装置(4);传送道(5),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3)一侧,并与所述传送装置(3)连通;出料装置(6),设置在所述支撑体(1)上,并与所述传送道(5)一端连通;用于将所述出料装置(6)传送的大蜜丸与所述出料装置(6)分离,避免所述出料装置(6)与所述大蜜丸粘连的顶出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体(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盒机用大蜜丸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1),与装盒机相邻设置;进料装置(2),设置在所述支撑体(1)上;传送装置(3),设置在所述支撑体(1)上,并与所述进料装置(2)连通,且在所述传送装置(3)与所述进料装置(2)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将粘连在一起的大蜜丸分离的分离装置(4);传送道(5),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3)一侧,并与所述传送装置(3)连通;出料装置(6),设置在所述支撑体(1)上,并与所述传送道(5)一端连通;用于将所述出料装置(6)传送的大蜜丸与所述出料装置(6)分离,避免所述出料装置(6)与所述大蜜丸粘连的顶出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体(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盒机用大蜜丸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3)包括:传送箱(31),设置在所述支撑体(1)上,并与所述进料装置(2)连通;主动轮(32),设置在所述传送箱(31)内;第一从动轮(33)和第二从动轮(34),设置在所述传送箱(31)内,并通过链条(36)与所述主动轮(32)链接,且所述主动轮(32)、所述第一从动轮(33)和所述第二从动轮(34)的中心点连接后形成三角形;用于将所述进料装置(2)内的大蜜丸传送到所述传送道(5)的提升块(351),设置在链条(36)外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盒机用大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田张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