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避震前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0045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2:00
一种自行车避震前叉包含转向立管、叉冠件、叉脚单元及两个阻尼单元。叉冠件连接于转向立管。叉脚单元连接于叉冠件,并包括两个互相间隔的内杆件组、两个分别能滑动的套设于所述内杆件组外的外管件、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外管件的叉端件,及连接于外管件间的叉桥件。每一个外管件具有外管空间。每一个内杆件组具有多个连接于叉冠件的内杆件、连接于内杆件且位于外管空间的内杆底座,及连接于内杆底座且位于外管空间的副管件。每一个副管件具有副管空间。阻尼单元分别设置于外管空间及副管空间。借由每一个内杆件组有多个内杆件设计,可在不增加重量的条件下,提升每一个内杆件组的抗弯折变形及抗扭转的强度而不易断裂。

Bicycle shock forks

A bicycle shockproof front fork comprises a steering vertical pipe, a fork crown piece, a fork foot unit and two damping units. The fork crown is connected to the steering riser. The fork leg unit is connected to a fork crown piece, and includes two inter spaced inner member groups, two outer pipe fittings that can be slid separately outside the inner member group, two fork ends connected to the outer pipe, and a fork bridge connected to the outer pipe. Each outer tube has outer tube space. Each inner member group has a plurality of inner rods connected to the fork crown parts, the inner rod base connected to the inner bar and located in the outer tube space, and the accessory pipe connected to the inner rod base and located in the outer tube space. Each accessory pipe has a side tube space. The damping unit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outer pipe space and the auxiliary pipe space. By the design of each internal rod group, the bending deformation and the torsion strength of each inner member group can not be easily broken without increasing the we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避震前叉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前叉,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避震功能的自行车避震前叉。
技术介绍
现今的自行车在设计时为了增加骑乘者的踩踏效率,多以轻量化为主要考虑,因此,具有避震功能的自行车也多会针对避震前叉进行轻量化设计。目前,要将自行车的避震前叉轻量化,最常见的作法就是减少中空管件的管壁厚度。然而,减少一个避震前叉的管壁厚度虽然能有效减轻重量,却也使该避震前叉的中空管件的抗弯折变形及抗扭转的强度随着厚度减少而降低,导致管件的管壁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发生强度疲劳而产生裂隙,甚至直接断裂,对骑乘安全性有莫大的疑虑。其中,由于该避震前叉的两个内管作为自行车前轮与自行车车架间的连结件,于行车时所承受的扭力、剪力与弯矩是整个避震前叉中最为强劲的,若减少内管的管壁厚度将使行车时内管断裂的可能性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原本由单一个管件构成的各内管替换为以多个杆件组成的内杆件组的自行车避震前叉,使该自行车避震前叉能在不增加前叉整体重量的条件下提升避震器内管的抗弯折变形及抗扭转的强度。本技术自行车避震前叉供前轮设置,并包含转向立管、叉冠件、叉脚单元及两个阻尼单元。所述转向立管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叉冠件连接于所述转向立管的一端。所述叉脚单元连接于所述叉冠件且相反于所述转向立管,并包括两个连接于所述叉冠件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成角度的第二方向上互相间隔的内杆件组、两个分别能滑动的套设于所述内杆件组外且相反于所述叉冠件的外管件、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外管件且相反于所述内杆件组并供所述前轮设置的叉端件,及连接于所述外管件间且相反于所述叉端件的叉桥件。每一个外管件具有供各自的所述内杆件组能滑动的设置的外管空间。每一个内杆件组具有多个连接于所述叉冠件且彼此互相间隔的内杆件、连接于所述内杆件且相反于所述叉冠件并位于各自的所述外管空间的内杆底座,及连接于所述内杆底座且相反于所述内杆件并位于所述外管空间的副管件。每一个副管件具有副管空间。所述阻尼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外管空间及所述副管空间,并用来增加所述外管件相对于所述内杆件组滑动时的阻尼力。本技术自行车避震前叉,每一个内杆件组具有两个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成角度的第三方向上互相间隔的内杆件。本技术自行车避震前叉,每一个内杆件组具有三个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成角度的第三方向上互相间隔的内杆件。本技术自行车避震前叉,每一个内杆件是实心杆件。本技术自行车避震前叉,每一个内杆件是空心管件。本技术自行车避震前叉,每一个内杆件的材质是金属材料。本技术自行车避震前叉,每一个内杆件的材质是复合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叉脚单元的每一个内杆件组具有彼此互相间隔的所述内杆件,使每一个内杆件组的惯性矩相较于单一个的内管件可以大幅增加,能在不增加重量的条件下,提升每一个内杆件组的抗弯折变形及抗扭转的强度而不易断裂。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立体图,显示本技术自行车避震前叉的一个第一实施例;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局部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2中的线Ⅲ—Ⅲ的一个剖视图;图4是一个类似于图3的剖视图,显示本技术的一个第二实施例;图5是一个类似于图3的剖视图,显示本技术的一个第三实施例;图6是一个类似于图3的剖视图,显示本技术的一个第四实施例;图7是一个类似于图3的剖视图,显示本技术的一个第五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本技术被详细描述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1、2、3,为本技术自行车避震前叉的一个第一实施例,该自行车避震前叉包含一个转向立管1、一个叉冠件2、一个叉脚单元3及两个阻尼单元4,且供一个前轮9设置。该转向立管1沿一个第一方向Z延伸。该叉冠件2连接于该转向立管1的一端。该叉脚单元3连接于该叉冠件2且相反于该转向立管1,并包括两个连接于该叉冠件2且沿该第一方向Z延伸并在一个与该第一方向Z成角度的第二方向X上互相间隔的内杆件组31、两个分别能滑动的套设于所述内杆件组31外且相反于该叉冠件2的外管件32、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外管件32且相反于所述内杆件组31并供该前轮9设置的叉端件33,及一个连接于所述外管件32间且相反于所述叉端件33的叉桥件34。每一个外管件32具有一个供各自的该内杆件组31能滑动的设置的外管空间321、一个围绕界定出该外管空间321的外管围壁322,及一个连接于该外管围壁322的底部的外管底壁323。每一个内杆件组31具有多个连接于该叉冠件2且彼此互相间隔的内杆件311、一个连接于所述内杆件311且相反于该叉冠件2并位于各自的该外管空间321的内杆底座312,及一个连接于该内杆底座312且相反于所述内杆件311并位于该外管空间321的副管件313。每一个副管件313具有一个副管空间314、一个围绕界定出该副管空间314的副管围壁315,及一个连接于该副管围壁315的底部的副管底壁3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杆件311的数量是两个,且在一个与该第一方向Z及该第二方向X成角度的第三方向Y上互相间隔。每一个内杆件311实质上是一个实心杆件,且材质是金属材料。每一个内杆件311在该第二方向X与该第三方向Y上的截面形状是呈一个圆形,但不限于此。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三方向Y就是该前轮9于地面滚动时的行进方向。所述阻尼单元4分别设置于所述外管空间321及所述副管空间314,并用来增加所述外管件32相对于所述内杆件组31滑动时的阻尼力。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阻尼单元4包括一个连接于各自的该外管底壁323且能滑动的穿设于各自的该副管底壁316的活塞杆件41、一个设置于各自的该副管空间314且能受该活塞杆件41迫压的减震弹簧42,及填充于各自的该外管空间321与该副管空间314的阻尼油43。可以理解的是,该阻尼单元4的形式并不限于油压—弹簧装置,也可以是气压—弹簧装置或优力胶—弹簧装置等。经由以上的说明,再将本技术的优点归纳如下:一、本技术利用每一个内杆件组31具有在该第三方向Y上互相间隔的所述内杆件311,相较于现今的避震前叉,本技术能在不增加、甚至是减少前叉重量的条件下,将原本单一个构成的中空内管件以多个的所述内杆件311取代,即能大幅增加所述内杆件组31在该第三方向Y上的结构惯性矩,提升所述内杆件组31在该前轮9的行进方向上的抗弯折变形及抗扭转的强度,而不容易断裂。二、本技术利用设置于该叉冠件2与该内杆底座312间的所述内杆件311,相较于现今的避震前叉,本技术不仅能降低该叉脚单元3的风阻,且能轻易的依照特殊的规格或要求,如重量或强度等,变更所述内杆件311的数量、配置、形状与材质,具有达成多样化、客制化产品的潜力。参阅图4,为本技术的一个第二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是类似于该第一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每一个内杆件311在该第二方向X与该第三方向Y上的截面形状是呈一个椭圆形,但不限于此。如此,该第二实施例也能达到与上述该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功效。此外,由于每一个内杆件311的截面形状是呈椭圆形,所以具有不同于该第一实施例的惯性矩,同时也具有不同于该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行车避震前叉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避震前叉,供前轮设置,并包含: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转向立管、连接于所述转向立管的一端的叉冠件、连接于所述叉冠件且相反于所述转向立管的叉脚单元,及两个阻尼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脚单元包括两个连接于所述叉冠件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成角度的第二方向上互相间隔的内杆件组、两个分别能滑动的套设于所述内杆件组外且相反于所述叉冠件的外管件、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外管件且相反于所述内杆件组并供所述前轮设置的叉端件,及连接于所述外管件间且相反于所述叉端件的叉桥件,每一个外管件具有供各自的所述内杆件组能滑动的设置的外管空间,每一个内杆件组具有多个连接于所述叉冠件且彼此互相间隔的内杆件、连接于所述内杆件且相反于所述叉冠件并位于各自的所述外管空间的内杆底座,及连接于所述内杆底座且相反于所述内杆件并位于所述外管空间的副管件,每一个副管件具有副管空间;所述阻尼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外管空间及所述副管空间,并用来增加所述外管件相对于所述内杆件组滑动时的阻尼力。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02 TW 1062029091.一种自行车避震前叉,供前轮设置,并包含: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转向立管、连接于所述转向立管的一端的叉冠件、连接于所述叉冠件且相反于所述转向立管的叉脚单元,及两个阻尼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脚单元包括两个连接于所述叉冠件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成角度的第二方向上互相间隔的内杆件组、两个分别能滑动的套设于所述内杆件组外且相反于所述叉冠件的外管件、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外管件且相反于所述内杆件组并供所述前轮设置的叉端件,及连接于所述外管件间且相反于所述叉端件的叉桥件,每一个外管件具有供各自的所述内杆件组能滑动的设置的外管空间,每一个内杆件组具有多个连接于所述叉冠件且彼此互相间隔的内杆件、连接于所述内杆件且相反于所述叉冠件并位于各自的所述外管空间的内杆底座,及连接于所述内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焜村王骏羚
申请(专利权)人:武顺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